原创 文天祥被忽必烈杀害后,他的妻女结局如何?
创始人
2025-07-04 00:33:29
0

1280年春天,被关押1年的文天祥,收到14岁女儿柳娘的来信。她被虏入元宫,成天穿道袍,过女奴生活。至于妻子的遭遇,更是凄惨万分。

收到女儿来信,文天祥大喜过望,他已经1年多没有收到妻女的消息了。

然而,当他打开信,瞬间呆住了。

女儿的境遇艰难,而妻子的遭遇就更不敢想象了。

而且,聪明的文天祥当下就明白了,这封信,是元朝上层故意为之,目的就是向传递一个消息:只要你投降,一家就能团聚。

读完信的文天祥,痛哭流涕,写下《得女儿消息》一诗。

他的心意,在这首诗里也展露得淋漓尽致。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孔明已负金刀志,元亮犹怜典午身。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不要问父亲今生还有什么打算,我们只能来生再续父女情了。

在家与国之间,文天祥坚定地做出了选择,誓死以报国。

这就是文天祥,我们一直敬仰的民族英雄。

他与南宋朝廷的故事,还要从1256年说起。

【坎坷为官】

1256年,21岁的文天祥中了状元,前途一片光明。

当时的皇帝宋理宗,看到文天祥的试卷时,连连称赞:“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

就这样,文天祥有了一个别致的外号——宋瑞。

按理说,这样的文天祥,仕途一片光明。

然而,他的父亲突然去世了。

按照宋制,父母去世,在朝官员必须辞官回乡为父母守孝三年。这里的三年也不是整整三年,而是两年零两个月。

文天祥还没有等到朝廷授官,但他还是回到家中,谢绝一切来往,为父亲守孝。

1259年,文天祥陪弟弟文璧进京赶考。

他的弟弟同样很有才华,一举考中进士,被授予官职。

也正是因为弟弟考中进士,朝廷这才想起来,文天祥的丁忧期,已经满好几个月,于是,也给他授予了职位。

就这样,几经波折,文天祥终于入朝为官了。

只可惜,此时的朝廷已经奸臣当道,像文天祥这样的忠臣,根本没有发展空间,甚至还丢了3次官。

第一次丢官,被免职回乡。

文天祥的第一次丢官,是在蒙古军大举入侵之际。

当时,太监董宋臣只想着保命,建议宋理宗迁都,朝臣们根本不敢有意见,只能听之任之,但文天祥不服气,直接上书:“为统一人心,应当立刻诛杀董宋臣。”

最终,文天祥被免职回乡,太监董宋臣毫发无伤。

第二次升官刑部侍郎,还没坐稳就被罢职。

文天祥是有才能的人,罢免他之后,朝廷又缺了人,于是,他又被重新启用,还升官为刑部侍郎。

但不死心的他,再次收集董宋臣犯罪的证据,一一上奏,却再一次被忽视。

而这件事的代价是,很快,文天祥就被外派任职,后升为尚书左司郎官。

然而,这一次,他官职还没坐稳,朝臣们合伙非议他,文天祥又被罢了职。

第三次制诰讽刺宰相,被弹劾后主动辞官。

被罢官后,文天祥再度被启用为掌理军器监,兼管直学士院。

本来,这一次顺风顺水,也没有什么人来找他的麻烦。可当文天祥看到宰相贾似道居然敢威胁宋理宗,便制诰讽刺。

贾似道很不高兴,找人弹劾文天祥,将他罢免。

这一次,37岁的文天祥心灰意冷,主动辞官回家。

【临危受命,誓死抵抗】

1273年,朝廷无人可用,又想到了文天祥。

这一次,文天祥当上了提点荆湖南路刑狱。

此时的南宋,情况已经很危急了。

而文天祥的官,并不是什么关乎国家存亡的要紧官职,他的主要职责,是治一治当地彪悍的民风。

文天祥很有能力,很快就干出了成绩。

稍有成效后,他又被派到了江西赣州,任务还是一样的,负责整治当地的民风。

1275年,宋廷兵马告急,在各地征兵。

文天祥响应号召,把自家的财产尽数捐出作为军费:

“国家养育了臣民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没有一人一骑入卫。我很愿意以身殉国,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将会有听说此事后而奋起的。”

这是文天祥的忠心。

不久之后,文天祥前往浙江,正式加入了抗元的队伍。

昔日文弱书生,在这样的战争时代,也扛起刀枪,保家卫国。

可惜的是,南宋对不起文天祥。

他的计谋,朝廷不肯采纳。

他要抗战,打元军,宋廷却想和谈。

当太皇太后把玉玺送过去给元军大将伯颜时,右丞相陈宜中贪生怕死不想当和谈使者,连夜跑路。

于是乎,太皇太后就册封文天祥为右丞相,让他去和谈。

和谈当场,文天祥察觉到伯颜想要的不是“和”,而是全面占据大宋。而伯颜也感觉到,文天祥非池中之物,一定是这场和谈中的大变数。

于是,伯颜扣押了文天祥。

1276年,在伯颜营中,文天祥得知了宋恭帝赵投降的消息。

小皇帝赵带着文武百官,宣布南宋降元。

伯颜以为,这便是一劳永逸了。

可谁知道,文天祥早就把益王和广王送到南方。

只要南宋皇室还有赵家人在,南宋就不可能亡。

趁着伯颜放松警惕时,文天祥和他的侍客们逃了出来,和两淮军队会和了。

在文天祥的劝说下,益王赵昰即位,也就是宋端宗。

这样一来,在南方又组成了以文天祥为核心的“宋廷”。

其实,当时的宋廷,完全是大势已去,能用的将士寥寥无几,能打的士兵更是少。又因为此前宋恭宗的投降,宋朝士兵的士气,也基本消失殆尽。

文天祥的这一场抵抗之战,几乎是必输局。

或许,从起兵一开始,他就十分清楚。

但正如他此前对伯颜所说的那样:“圣上可降,我不可降,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

这样的文天祥,不战到最后一刻,绝对不会罢休。

扬州沦陷,真州、通州相继失,在元军的压迫下,宋兵一步步南逃。家眷流离失所,为了避免城池失受被抓,宋朝君臣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漂着……

在这个过程中,文天祥的妻女也被元军俘获。

【被俘,各路人马劝降】

1278年,宋端宗赵昰病死在了碙洲(今江门新会)的荒岛上,原来的广王赵昺继位。此时的宋廷,基本已经退无可退,宋军中也出现了一大股想要降元的势力。

12月,文天祥被俘,当场吞食龙脑自杀未果。

1279年的正月,文天祥被关在意见狭小的船仓中。

这天一轮红日照射在海面上,外面正是零丁洋。

他回想起自己散尽家财、丢下妻儿,只为保家卫国。而今,家也好,国也罢,一样都没保住,悲痛地写下了《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

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今被世人传颂。

二月初六,他亲眼见证了崖山之败,刚即位的小皇帝赵昺背着传国玉玺,跳入了海中。

这是南宋的最后一个皇帝。

随同赵昺一起跳海的,还有不少宫嫔、将士。

不久,海面上浮出了数万尸体。

文天祥心心念念的南宋,终究没有保住。

此时的他,不再是南宋子民,而是南宋遗民,只想以身殉国。

可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元世祖忽必烈对文天祥的才能颇为赏识,想要收服他为元朝所用。因此,作为特殊俘虏,文天祥要一路被送到元大都去。

在元大都,文天祥接连经历了许多次劝降。

第一次:留梦炎。

留梦炎年长文天祥17岁,也曾经是南宋的状元,而后一直仕途顺遂,做到了右丞相兼任枢密使的官职。

可当元军逼近临安时,留梦炎认为宋军抵抗不住,直接跑回了老家浙江衢州。后来,元军攻下衢州,留梦炎二话不说,就以“南宋故相”的身份带着百姓投降了。

对于这样的人,文天祥嗤之以鼻,看一眼都嫌多。还没等留梦炎好好说话,文天祥就一番讽刺把他骂走了。

第二次:原来的宋恭宗赵。

宋恭宗赵虽然投降了元朝,但他当时不过是个小孩子。投降后,他便被元廷册封为了瀛国公。来劝降文天祥时,他还只有9岁。

谁能指望一个9岁的孩子拥有行事自由呢?

赵一来,文天祥就痛哭流涕,向北而拜。

赵也不知道自己该说点什么,待了一会就离开了。

后来,赵北忽必烈送到吐蕃学习藏文、佛经,出家成了佛学大师。

第三次:元朝高官阿合马。

阿合马是理财能手,很受忽必烈重用。在元朝中的地位,基本可以相当于财务宰相。

可是阿合马为人非常傲慢,他本想先威胁文天祥,再用高官厚禄说服他。

谁知道,文天祥一点不给面子,直接来了一句:“亡国之人,要杀变杀!”

结果,阿合马一句话都没说出口,就离开了。

在这之后,元朝又陆陆续续派了许多人劝降,都无果。

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皮肉之苦、每天单独囚禁在深牢中,头戴重枷锁……一般人这样过上半个月,基本都会精神崩溃,什么条件都答应。

可文天祥,还是那句话:不降。

1280年的春天,元廷又打起了亲情牌,让文天祥的女儿柳娘给他写了封信。

原来,文天祥的妻子欧阳氏、两个妾氏、二女儿柳娘、三女儿环娘都被关在了大都,在东宫里当奴隶。

她们整天都穿着道袍诵经,不得自由,受尽侮辱,没办法与外界交流。

至于文天祥其他的孩子,基本已经去世。

他的长子文道生病逝了,次子佛生也不知所踪,长女定娘、六女寿娘在河源病死,四女监娘、五女奉娘也在潮阳战乱中去世。

如今,柳娘和环娘,是文天祥仅存的两个孩子。

元廷的意图很明显,是劝降,更是威胁。

如果投降,一家团聚,皆大欢喜。

如果不投降,你的妻女……后面的话无需说出口,大家都懂。

文天祥深知这一切。

他深爱妻女,可他更爱国家。

早在带兵抗元的时候,文天祥就已经将全家的性命都置之度外了。

如今他再痛,也不肯有负国家。

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首《得女儿消息》。

【不降,从容赴死】

1282年秋天,忽必烈回到了大都,仍旧想要劝降文天祥。可他的朝臣们纷纷表示,此人顽固不化,又非常有号召力,不可为我们所用,一定要杀了。

就在忽必烈犹豫不决时,元朝内部发生了许多乱子,矛头直指文天祥。

最终,忽必烈决定,再给文天祥最后一次机会——他要亲自劝降文天祥。

忽必烈:“汝以事亡宋者事我,即以汝为中书宰相。”文天祥:“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唯可死,不可生。”忽必烈再劝:“汝不为宰相,则为枢密。”文天祥依旧不为所动,答道:“一死之外,无可为者。”(取自《宋史·文天祥传》)

忽必烈一退再退,文天祥依然不动容。

这一次,谁也保不了文天祥了。

1283年的1月,文天祥向南方跪拜,慷慨赴死,终年47岁。

几天后,文天祥的妻子欧阳氏来给他收尸,看见文天祥的面色和生者无异。

我想,大概是被囚禁三年,这一次,文天祥终于圆梦,和他的南宋团聚了。

于此同时,刑场上还出现了十位义士,冒死为文天祥办后事。

在文天祥的衣带里,有一封绝笔:

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南向百拜以死。其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取自《宋史·文天祥传》)

【妻女结局】

文天祥已死,按照道理来说,他的妻女失去了利用价值,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结局了。

但幸运的是,文天祥的弟弟文璧投降了元朝,他保住了文天祥的妻子。

在文天祥死后,欧阳氏和柳娘、环娘继续在东宫里当奴婢,伺候元朝公主。

不久,公主嫁给了高唐王,欧阳氏也就跟着公主一起去了大同路丰,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

但欧阳氏是中原人,又年事已高,哪里受得了内蒙的寒冷。

在文璧的帮助下,她请求南归,得以回故乡庐陵养老。

1305年,欧阳氏病逝。

女儿柳娘,也因为元朝公主的出嫁,去往了沙靖州,于大德年间去世。

环娘,则跟着另一个公主去了西宁州,据说后来在河州(甘肃临夏)养老。

但是,她们二人都没有生育。

比起文天祥一开始的死亡预期,妻女能够有这样的结局,或许勉强也还算欣慰。

值得一提的是,文璧虽然在宋亡时降元,却也同样值得尊敬。

抗元时,他同样拼死抵抗,国亡时,他以一己之力照顾南宋遗民,在他所辖之地,南宋遗民和士大夫免遭屠戮。

而文天祥未能做到的“孝”,文璧也一一替他完成,安顿文氏宗族,把流落的大妹接回家,照顾病弱的二妹,教养文家子侄……

说真的,在国破家亡的时刻,生和死的选择都很困难。

文天祥,在可以生的情况下,选择了死。

而他的弟弟文璧,选择生,即便遭人唾弃,也要尽心尽力保护所爱。

我想,如果后来的南宋有复兴之一点希望,文璧也一定会像哥哥一样,坚定地选择战斗。

你怎么看待文天祥和他的弟弟?欢迎留言。

关注我,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

相关内容

原创 ...
1986年对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先是他被开除党籍,...
2025-07-04 04:33:42
原创 ...
中共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人,除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两位统帅之外,还有...
2025-07-04 04:33:38
进口古董,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超过一百年的才叫古董~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
2025-07-04 04:33:35
原创 ...
上个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后逐渐开始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合作,然后在一...
2025-07-04 04:33:32
原创 ...
戚继光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渗透下,他从小习武,武...
2025-07-04 04:33:28
原创 ...
1931年4月,中央派遣两名年轻人秘密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位年...
2025-07-04 04:33:18
原创 ...
在世界历史来看,要论扩张速度,要论对领土的不懈追求,恐怕只有俄罗斯...
2025-07-04 04:33:15
原创 ...
“(朱能)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淇国公。”朱能的父亲朱亮在军事方面就...
2025-07-04 04:33:03
原创 ...
近现代我国历史上有一只很出名的队伍,叫做大刀队。很多人会以为这支队...
2025-07-04 04: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中国古代的皇室家族向来都是十分重视后代繁衍,尤其是皇帝本人都很重视生育子嗣问题。清朝的康熙皇帝和乾隆...
原创 历... 很多人认为,贝加尔湖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把贝加尔湖给了俄罗斯,是清朝最早的一...
原创 原... 不知从什么是后期,中国人便对洋人畏惧三分,坚船利炮成了洪水猛兽,一时间在华夏大地上兴风作浪。 鸦片战...
原创 清... 清朝道光年间的时候,一场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正在全国展开。在福建连江县,七品芝麻官郑赞园县令主张清静无...
原创 元... 经济上元朝平行地接过了宋朝的经济成就,并且向上发展了。但是从文明角度元朝在中国大历史上成就时较低的。...
原创 前... 所谓大都耦国,乱之本也。在古代封建皇权社会中,中央权力分散,政令不统一,往往是招致混乱的根源;权力集...
原创 为... 笔者在研究历史时有一个习惯,喜欢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放在一起做对比。尽管发展历程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在...
原创 一... 张居正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老师、辅政大臣、第一首辅,得他相助挽救了明朝的颓势,但万历皇帝也狠他手握权柄...
原创 原... 在明朝长达276年的历史上,不同的时期,明朝藩王和地方官员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 大体上来说,前期...
原创 允... 导语:由于封建历史时期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因此皇室子弟对于皇权是非常渴望的,所以历朝历代的王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