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对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先是他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后又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几天前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党员,忽然变成了人人唾骂的“汉奸”,一夜之间名声扫地。
起因竟然是他去日本期间参观了日本靖国神社。
大家都知道,日本靖国神社供奉着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大多数是在二战中阵亡的日军官兵。这些日本官兵双手沾满了亚洲人民的献血,对亚洲国家来说,他们犯下了滔天罪行,可以说个个都是魔鬼化身。一直以来,靖国神社一直是中日、中韩等国家关系之间的一块绊脚石。
而作为文化部副部长的周而复为什么要参观靖国神社呢?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还要从一本叫《万里长城图》的书说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代,百姓安居乐业,日子一天比一天的好。这时候的周而复有了一个想法,他想写一本书来记录当年的抗日战争。这本书就是后来的《万里长城图》。
尽管周而复参加过抗日战争,亲眼目睹过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恶,但这本书一旦动起笔来,几易其稿,细节之处令周而复还是不太满意。
常言说,故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日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他们为什么面对邻国个个充满杀气,邪气,让人听起来可怕,这些他并不了解。他一直想找个机会去日本收集一些素材、资料,那时候,由于中日关系紧张一直没能成行。
机会终于来了。
1985年,为加深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受文化部委派,周而复带队去日本参加新制作歌舞团成立35周年纪念活动。
活动期间,周而复对日本做了深入细致的了解,他甚至还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找机会去参观一下靖国神社,只有在那里才能得到刽子手的第一手资料。
当时周而复一心想着早日完成自己的著作,而完全忽略了那是一个人神共怒的地方,去那里参观将冒天下之大不韪。
周而复不是没有顾虑。参观之前,他开了个会,邀请大家一起讨论。当时持反对意见者居多,有人劝他还是不要去那个鬼地方。周而复说,我是去参观又不是去参拜,应该不会有事的?后来,还没等大使馆的批文下来,周而复就一个人悄悄走进那阴森森如坟墓般的靖国神社,为了减少影响,他进去拍了几张照片后就赶紧离开了,前后不过二十分钟。
在日本人的字典里,进去靖国神社就是参拜,不存在参观一说。日本方面还利用周而复的影响力做大肆宣传。
消息传到国内,上下一片哗然。国内对周而复骂声一片。《人民日报》也紧急发声: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周而复1985年10月20日至1月12日率对外协会代表团访问日本期间,严重违反外事纪律,丧失国格人格,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开除周而复中国共产党党籍!
听到这个消息,这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流泪了。
尽管周而复对日本曾经的侵略行为,也是深恶痛绝的。尽管周而复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得到靖国神社的第一手材料。可是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无法挽回,周而复的政治生命也就此终结。
周而复1914年出生于南京,1938年参加革命,在延安期间展露才华,写下了很多抗日篇章,后来周总理对他很赏识,把他调到身边工作,他出色地完成了总理交办的各项任务。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毫不避讳谴责蒋介石和国民党的腐败罪行,号召广大青年为革命、为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而努力抗争......
然而这些都不足以抵消他参拜靖国神社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后来的日子里,周而复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万里长城图》创作之中,他希望用自己的文字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后人更深刻地认识到岛上这个民族隐藏在骨子里的兽性和野心,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2001年,中纪委对周而复参拜靖国神社一事进行再调查,最终给出结论:“当年给予周而复处分的依据是他参观靖国神社,根据各个环节的详尽调查取证,原认定的其它问题不再作为处分依据,但参观靖国神社一事仍需要处分,原先的“开除党籍”,改为“留党察看一年”。
这总算是个好结果,周而复终于可以卸下心理包袱含笑九泉了。
2004年,周而复去世,终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