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曾是文化部副部长,1985年参拜靖国神社被开除党籍,后来如何?
创始人
2025-07-04 04:33:42
0

1986年对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先是他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后又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几天前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党员,忽然变成了人人唾骂的“汉奸”,一夜之间名声扫地。

起因竟然是他去日本期间参观了日本靖国神社。

大家都知道,日本靖国神社供奉着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大多数是在二战中阵亡的日军官兵。这些日本官兵双手沾满了亚洲人民的献血,对亚洲国家来说,他们犯下了滔天罪行,可以说个个都是魔鬼化身。一直以来,靖国神社一直是中日、中韩等国家关系之间的一块绊脚石。

而作为文化部副部长的周而复为什么要参观靖国神社呢?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还要从一本叫《万里长城图》的书说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代,百姓安居乐业,日子一天比一天的好。这时候的周而复有了一个想法,他想写一本书来记录当年的抗日战争。这本书就是后来的《万里长城图》。

尽管周而复参加过抗日战争,亲眼目睹过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恶,但这本书一旦动起笔来,几易其稿,细节之处令周而复还是不太满意。

常言说,故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日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他们为什么面对邻国个个充满杀气,邪气,让人听起来可怕,这些他并不了解。他一直想找个机会去日本收集一些素材、资料,那时候,由于中日关系紧张一直没能成行。

机会终于来了。

1985年,为加深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受文化部委派,周而复带队去日本参加新制作歌舞团成立35周年纪念活动。

活动期间,周而复对日本做了深入细致的了解,他甚至还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找机会去参观一下靖国神社,只有在那里才能得到刽子手的第一手资料。

当时周而复一心想着早日完成自己的著作,而完全忽略了那是一个人神共怒的地方,去那里参观将冒天下之大不韪。

周而复不是没有顾虑。参观之前,他开了个会,邀请大家一起讨论。当时持反对意见者居多,有人劝他还是不要去那个鬼地方。周而复说,我是去参观又不是去参拜,应该不会有事的?后来,还没等大使馆的批文下来,周而复就一个人悄悄走进那阴森森如坟墓般的靖国神社,为了减少影响,他进去拍了几张照片后就赶紧离开了,前后不过二十分钟。

在日本人的字典里,进去靖国神社就是参拜,不存在参观一说。日本方面还利用周而复的影响力做大肆宣传。

消息传到国内,上下一片哗然。国内对周而复骂声一片。《人民日报》也紧急发声: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周而复1985年10月20日至1月12日率对外协会代表团访问日本期间,严重违反外事纪律,丧失国格人格,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开除周而复中国共产党党籍!

听到这个消息,这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流泪了。

尽管周而复对日本曾经的侵略行为,也是深恶痛绝的。尽管周而复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得到靖国神社的第一手材料。可是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无法挽回,周而复的政治生命也就此终结。

周而复1914年出生于南京,1938年参加革命,在延安期间展露才华,写下了很多抗日篇章,后来周总理对他很赏识,把他调到身边工作,他出色地完成了总理交办的各项任务。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毫不避讳谴责蒋介石和国民党的腐败罪行,号召广大青年为革命、为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而努力抗争......

然而这些都不足以抵消他参拜靖国神社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后来的日子里,周而复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万里长城图》创作之中,他希望用自己的文字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后人更深刻地认识到岛上这个民族隐藏在骨子里的兽性和野心,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2001年,中纪委对周而复参拜靖国神社一事进行再调查,最终给出结论:“当年给予周而复处分的依据是他参观靖国神社,根据各个环节的详尽调查取证,原认定的其它问题不再作为处分依据,但参观靖国神社一事仍需要处分,原先的“开除党籍”,改为“留党察看一年”。

这总算是个好结果,周而复终于可以卸下心理包袱含笑九泉了。

2004年,周而复去世,终年90岁。

相关内容

原创 ...
1986年对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先是他被开除党籍,...
2025-07-04 04:33:42
原创 ...
中共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人,除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两位统帅之外,还有...
2025-07-04 04:33:38
进口古董,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超过一百年的才叫古董~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
2025-07-04 04:33:35
原创 ...
上个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后逐渐开始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合作,然后在一...
2025-07-04 04:33:32
原创 ...
戚继光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渗透下,他从小习武,武...
2025-07-04 04:33:28
原创 ...
1931年4月,中央派遣两名年轻人秘密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位年...
2025-07-04 04:33:18
原创 ...
在世界历史来看,要论扩张速度,要论对领土的不懈追求,恐怕只有俄罗斯...
2025-07-04 04:33:15
原创 ...
“(朱能)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淇国公。”朱能的父亲朱亮在军事方面就...
2025-07-04 04:33:03
原创 ...
近现代我国历史上有一只很出名的队伍,叫做大刀队。很多人会以为这支队...
2025-07-04 04: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俗话说的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言官的劝谏必然是逆耳的忠言,但没有几个人受得了“逆耳...
原创 她... 民国时期,被国民政府军委会授予将军军衔的女性只有7位,她们是中将宋美龄、奇俊峰、巴云英,少将胡兰畦、...
原创 千...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往往伴随着皇后的存在。皇帝掌管着天下,在朝堂之上把握朝政。而皇后则坐镇后方,号...
原创 原... 韩琦是北宋时期的名臣,进士出身,相对比同时期的名臣范仲淹和苏轼,韩琦的仕途算是一帆风顺的,他一生当中...
原创 大... 杜预是三国后期的新星,只因生活在司马氏高压之下,受到父亲的牵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办法出来做官。...
原创 原...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大... 在君主专制的古代社会,法律的施行是否妥当,跟君主、官员的个人素质有密切关系。如果执法者公正严明,政治...
原创 夹... 自古守成之君都给人印象不深刻,唐高宗李治就是一位,他是唐朝第三位皇帝。之所以他能惹人注意,那是他爹厉...
原创 侵... 60多年前,一个日本人在山东济南开了一间私人诊所, 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就连他自己都不愿提起。...
原创 投... 提起明朝时期的肱骨重臣,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于谦、张居正这样的为国为民,居功至伟的栋梁之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