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元朝和其他王朝对比到底怎样?经济上很强,但却把中华文明倒退
创始人
2025-07-04 05:33:26
0

经济上元朝平行地接过了宋朝的经济成就,并且向上发展了。但是从文明角度元朝在中国大历史上成就时较低的。

元朝是在公元1271年建立的,定都大都(北京)。当时中国还没有统一,南宋还在沿海一带苟延,八年后,陆秀夫带着小皇帝从崖山跳下去,文天祥被俘押往大都,元朝这时候才算统一了中国。

中国自古以来的经济可以分为两种,农业和商业。而在这里往往是农业一家独大,商业基本上是小农经济的附庸,正所谓农业立国。要看元朝在经济方面是发展了还是倒退了,主要看农业,其次看商业。

国家统一了,社会稳定了,经过之前的一系列战乱,出现了许多荒田,按理说这应该是非常适合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的。可是现在看来,元初农业的发展和其他朝代初期对比,是不尽人意的。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元统一中国后,农业经济只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而没有快速发展呢?

第一国家虽然统一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灭亡南宋后,忽必烈很快就把目光投向了日本和东南亚。征服日本,可以说是耗资最大的。第一次远征去了十万人,谁说船只有一半都是,投降的宋朝海军。不用自己建造,可是日本海在当时够元朝的财政喝一壶的了,茫茫的大海,黑压压的军队,这就意味着元朝要拉一个数千海里的补给线,这样才能够保证大军的战斗力。

远征越南(当时叫安南),虽然是骑马走路去的,但是越南的交通,也和日本海差不多。到处是热带雨林,沼泽瘴气,森林的海洋,关键是越南人顽强抵抗,战争遥遥无期,这势必又是财政的一笔庞大支出。

第二国家政策的改变。中国历代都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可是到了元朝政策就发生了一点细微的变化,变成了农商并重。这可能和元朝统治者都是游牧民族出身,吃不惯米饭多吃肉有关吧。这就造成了很严重的问题。古代的农业多以小农经济为主,它是极其脆弱的,稍微有个天灾人祸,就会破产,所以少不了政府的大力扶持。现在没了政府的重视,地位变得和商业这个弟弟一样了。农业自然发展的不太好。

更严重的是,土地兼并在元朝加强了,在农业上还存在着万恶的奴隶制(元朝称为驱口),南方北方还存在着不同的农业赋税制度。农民今天种着地,明天可能就会被抓去贵族家做奴隶,今天辛苦耕种的土地,明天可能就会被商人或者贵族强取豪夺。这样怎么能安心种地。农业想得到长足发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第三还有色目人制造的人祸。忽必烈信任重用阿合马、桑哥等色目人。他们把持中央财政,疯狂敛财,导致财政恶化,朝廷腐败。

既然如此,我为么还会说元朝统一中国后,在经济上依然是向上发展的呢?

这里是要是因为元朝所创造的经济成就是和宋朝的成就一样耀眼的。

空前的疆域,各个地区之间的往来。不仅如此,元朝还和其他的四个汉国进行贸易,在西域商人基本上是畅通无阻的,元朝发达的驿站交通。从敦煌到帕米尔高原,都驻扎由政府军,传说马可波罗就是通过这条路前去元大都朝见忽必烈的。

泉州是马可波罗朝见忽必烈后,去的最多的地方。这个城市就像现在的纽约一样,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全世界的商人都渴望来到这里。泉州可以说是元朝商业神话最好的见证。在泉州在沿海的对外贸易口岸中,存在着无以计数的手工作坊(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清初)。各国的商船停泊在港口中,船帆遮天蔽日。

在元朝统一中国后,由于少数民族本身的包容开放,再加上宋朝留下来的经济底子,在经济上元朝是向上发展的。

从文明角度去看元朝统一中国,我觉得这是倒退的。

当然倒退并不意味着元朝统一中国,完全没有为中华文明做出贡献。功还是有的,但是比起过来,似乎过失更为致命。

第一元朝统一中国之后,依然实行不合理的歧视政策。在元朝人民被分为四等。一等为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北方汉人,四等南方汉人。中国已经进入封建制一千多年了,却一朝被蒙古的歧视政策打回奴隶时代。这对于一个文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元朝的歧视政策到现在还被钉在了教科书中的耻辱柱上。

第二在制度上,元朝实行一省制。在时代需要中央集权的时候,元朝却进行放权,这和给自己“放血”差不多,不能说一省制不适合文明的发展,但在那时候的中国,一省制所创造的趋势,是不利于中华文明发展的。事实也证明了,一省制导致宰相权力过大,而元朝又没有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元后期宰相专权正是导致元没能延续百年的重要原因。

第三一个文明中,最重要的文化,元朝在统一中国后,却无情地把他扼杀了。科举制度在元朝基本上是处于废除状态,在元仁宗时期(1315年)才重新开始,时间也有着严格的限制,三年一次,直到元朝灭亡,录取的进士也不过一千多人。

这已经不是文化专制了,在文化专制下文化还能发展,在元朝文化基本上是畸形的,无数的文人没有了升迁的途径,这和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无异,这就是一种文明的倒退,魏晋时期还是乱世,文化还能发展,元朝的文化高压下,文化别说繁荣,连发芽的机会都没有。

文人地位也在元朝的社会地位中处于末端,排在妓女,乞丐后面,这虽然没有正史可靠记载,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元朝对文人的轻视乃至不屑。在上层建筑中,没有容纳汉族士人的位置,这样的顶层设计在中原怎么可能会合理。

即使从两面性上看,元朝统一中国后,中华文明依旧是倒退的,元朝统治者毕竟是大漠来的游牧民族,连文字都是在西征过程中发明出来的,立足中原后,又不能重用信任汉族士人,这些就必然造成元朝对中华文明建设的乏善可陈。

相关内容

原创 ...
1986年对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先是他被开除党籍,...
2025-07-04 04:33:42
原创 ...
中共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人,除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两位统帅之外,还有...
2025-07-04 04:33:38
进口古董,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超过一百年的才叫古董~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
2025-07-04 04:33:35
原创 ...
上个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后逐渐开始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合作,然后在一...
2025-07-04 04:33:32
原创 ...
戚继光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渗透下,他从小习武,武...
2025-07-04 04:33:28
原创 ...
1931年4月,中央派遣两名年轻人秘密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位年...
2025-07-04 04:33:18
原创 ...
在世界历史来看,要论扩张速度,要论对领土的不懈追求,恐怕只有俄罗斯...
2025-07-04 04:33:15
原创 ...
“(朱能)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淇国公。”朱能的父亲朱亮在军事方面就...
2025-07-04 04:33:03
原创 ...
近现代我国历史上有一只很出名的队伍,叫做大刀队。很多人会以为这支队...
2025-07-04 04: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俗话说的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言官的劝谏必然是逆耳的忠言,但没有几个人受得了“逆耳...
原创 她... 民国时期,被国民政府军委会授予将军军衔的女性只有7位,她们是中将宋美龄、奇俊峰、巴云英,少将胡兰畦、...
原创 千...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往往伴随着皇后的存在。皇帝掌管着天下,在朝堂之上把握朝政。而皇后则坐镇后方,号...
原创 原... 韩琦是北宋时期的名臣,进士出身,相对比同时期的名臣范仲淹和苏轼,韩琦的仕途算是一帆风顺的,他一生当中...
原创 大... 杜预是三国后期的新星,只因生活在司马氏高压之下,受到父亲的牵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办法出来做官。...
原创 原...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大... 在君主专制的古代社会,法律的施行是否妥当,跟君主、官员的个人素质有密切关系。如果执法者公正严明,政治...
原创 夹... 自古守成之君都给人印象不深刻,唐高宗李治就是一位,他是唐朝第三位皇帝。之所以他能惹人注意,那是他爹厉...
原创 侵... 60多年前,一个日本人在山东济南开了一间私人诊所, 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就连他自己都不愿提起。...
原创 投... 提起明朝时期的肱骨重臣,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于谦、张居正这样的为国为民,居功至伟的栋梁之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