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四回关于陈宫放操这个故事,活画了陈宫这个富于正义感的人物形象。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以献刀为借口终于得以逃脱。董卓四处行文要捉拿曹操,逼得曹操很狼狈。逃难途中,曹操经过中牟县时,被守关的军士抓住了。县令陈宫被曹操救国的忠义所感动,把他给放了,自己还弃官不做,跟着他一起逃难。后来陈宫目睹了曹操杀死吕伯奢全家的经过,认识到曹操的真面目,越来越厌恶他的为人。两人在投宿客店时,曹操先睡,陈宫心想:“我以为曹操是好人,把官都不做了跟随他。没想到他原来是个狠心之徒!今天如果留下他的狗命,必然会为今后留下祸患。”于是陈宫打算拔剑杀了曹操,但是忽然转念一想:“我是为了国家的前途才跟随他到了这里,现在杀了他就是我不义了。不如弃了曹操另投他处去。”想到这里,他插剑上马,不等天明,就往东郡方向去了。
陈宫放操为义,弃操也为义,确是大义凛然!
“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陈宫算是个贤臣,但却是个不善择主的贤臣,他背弃了曹操,却又错投了吕布。
吕布是个见小利忘大义的人,是个有勇无谋之辈,曹操已设下“掘坑待虎”之计以图他:暗中令刘备屯兵小沛,使与在吕布身边的谋士陈洼父子合计谋他。而他仍在梦中。陈宫是忠心于他的,竭尽心力为之设谋画策,他不听从,偏信陈珪、陈登父子的话,屡次上当仍不觉悟。
曹操引兵攻下邳,陈宫为吕布设定好了计谋:“曹操远道而来,攻势不能持久,将军可以把步兵和骑兵都屯扎在外面,我陈宫带领其余部众紧闭城门在内坚守,曹操如果攻击将军,那我就引兵从他背后发动攻击;如果曹操来攻城,将军您就随时准备救应城内。不到十来天,曹操的大军把军粮吃光了,我们就可以一鼓作气大败他们,这就是兵法中所说掎角之势了。”
吕布开始认为“公言极是”,后来妻妾们不让他远出,他就把陈宫进献的计策扔到九霄云外去了,以致被动挨打。曹操大军才得以放沂水、泗水淹没城池,生擒吕布等人。
当徐晃把陈宫押解到曹操面前时,曹操说:“公台啊,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陈宫却不理他这一套,鄙夷地说道:“你这狗贼心术不正,所以我决不跟你混!”曹操说:“那今天的事又怎么样呢?”陈宫大声回答他:“今天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个死嘛!”曹操惜才,还是不忍杀害陈宫的。然而陈宫却根本不理他,径自大步走下城楼,押解他的人倒被他拖着走,曹操起身流着眼泪目送他离开,陈宫却再也没有回一下头。
由此可见,陈宫对曹操是何等憎恶,何等决绝!
陈宫的悲剧在于,事不得其主,纵然正气浩然,智谋出众,也无所作为,到头来只是人头白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