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把古往今来的财富拥有者做了一个排行(帝王除外),无论怎么排,此人都一定不出前三,他就是清乾隆年间的巨贪和珅。相信一提到和珅,人们一定都会想到《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王刚塑造的那个和蔼可亲的胖大叔,每次都能被纪晓岚戏耍得哑口无言。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其实叫做钮钴禄和珅,不仅体貌丰伟,而且还文武双全,精通多种语言,是一个全面型的人才,正因如此和珅也得到的乾隆的赏识,在官场上平步青云,迅速接触到了这个帝国的权力中心。
乾隆在位后期,自以为“十全武功”志得意满,沉溺于个人的奢侈享受,而和珅在整顿财政,敛财积蓄方面可以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在“贪”这方面上是花样百出,不仅将诺大的一个清帝国财政打理的井井有条;也通过创办仪罪银制度,把钱从贪官污吏的手中,不用经过户部国库,就直接搜刮到了乾隆的小金库里,有效地供应了乾隆的奢靡生活和享乐,说和珅是乾隆的养的存钱罐是一点不为过。
经和珅之手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恐怕很多人穷尽一生也达不到他家产的零头,就好比九牛之一毛,大海之一勺。当时的很多人想要巴结和珅都找不着门道,这送礼也自然水涨船高,作为领班军机大臣和紫光阁元勋,放眼朝中可谓实权派第一人,无数的款项也要经他之手方能外流,雁过拔毛,这数十年来他的财富达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
据考证,和珅被抄家后有名录在案的私人财产就包括: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1000两一个的纯金大元宝100个,赤金60000两等和古玩珍宝无数,大约折合白银十一亿两,当时清政府的每年国库收入大约是7000万两,和珅的财产相当于清政府15年的国库收入,还有多无少。和珅当政25年不到,就侵吞了如此巨额的国库收入,如此巨大的数额,涉及面之广,人数之广都是空前的,怪不得人常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在乾隆在位的后二十年中,显然年老怠政,更加地贪图享乐和沉迷于往日功绩。这也给了和珅等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上行下效之下,整个官场一片乌烟瘴气,几乎无官不贪。加上和珅本人出身的才能,几乎整个大清帝国的官僚体系都在他一个人的意志下运转,非过人的精力和才智不可为。
和珅其实也早就清楚乾隆此番用意,在全力当好自己储钱罐的角色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一个很大的危机。眼看乾隆逐渐年老,眼看是撑不了多少时日,和珅能有今日的风头全靠乾隆的一意支持,若是乾隆这个大靠山一倒,被乾隆和独揽大权的和珅压制了这么久的新皇岂能对自己手软?况且自己干的勾当满朝文武谁人不知,这一查可就是崩塌式腐败。
和珅越想越心惊,为了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他转身便去找到了年迈不堪的乾隆,希望这位自己服侍了数十年的主子能够给自己指条明路。乾隆看到和珅匆匆来访,或多或少也猜到了他的用意,于是沉吟片刻后挥毫写下了一道圣旨交予和珅,并交代他非万分危急不可打开。和珅领了圣旨后如获重释,将这道圣旨藏于家中束之高阁,把它当作最后的救命稻草。
1799年,这样君不君,臣不臣的日子过了三年,块就是岁的乾隆皇帝带着“十全老人”和“中国寿命最长的皇帝”两顶桂冠,心满意足地咽了气,在满朝文武的哀嚎中,和珅这个曾经的宠臣更是意识到了山雨欲来,不过一念及有着乾隆遗诏,他内心稍安。果然没过几年,对他恨之入骨的嘉庆皇帝不顾先皇尸骨未寒,直接向和珅伸出了屠刀。
其实和珅早就预料到了有这么一天,在乾隆在位期间他就为自己留了三条后路。一,与皇室联姻。二,向嘉庆示好。可眼下刚登基的嘉庆铁了心要办和珅,前两条都不管用,于是和珅拿出了向乾隆讨来的“护身符”,也就是第三条后路。当和珅忐忑不安地打开那道保命密旨时,赫然发现了让他浑身冰凉的三个字——“留全尸”,原来乾隆早就料到和珅会有这么一天,并给这位宠臣留下了最后一条“明路”,和珅看了密旨后万念俱灰,原来被自己当作救命稻草的护身符竟也是一道催命符,横竖都得随先皇而去。
根据历史记载,嘉庆曾赐下三尺白绫让和珅自尽,倒也算给了这位权倾朝野数十年的“九千岁”一个体面的死法,如果不然,千刀万剐都不足以平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