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棣迟迟不立太子,众臣苦劝不听,解缙说了三个字让他回心转意
创始人
2025-09-04 11:04:37
0

朱棣在登基为帝后,虽然急需稳定政权,却迟迟未立太子。相比之下,朱元璋在自己登基时,当天便立了长子朱标为太子,朱棣的这一做法在当时引起了朝臣的强烈不满和担忧。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朝中的官员们在永乐元年的三月、四月和九月,纷纷上表请求皇帝尽快册立太子。可是,朱棣并没有立刻回应他们的请求,而是巧妙地找借口推迟,避开了所有的压力。

然而,这一拖延并未让臣子们放弃。最终,解缙的三字建议让朱棣最终决定改变主意。朱棣为何迟迟不立太子?解缙所说的那三字又是什么呢?

朱棣未立太子的决定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自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便确定了立嫡立长的继承制,并将这一制度写入《皇明祖训》,目的是为了避免因皇位继承问题引发皇子间的纷争,导致宫廷惨案。按照这个制度,朱高炽无疑是最合适的太子人选。朝中大臣也几乎一致支持立朱高炽为太子,可朱棣却以“长子智识未广,德业未进”为由拒绝了这一建议,因为他不喜欢朱高炽这个人选。

朱棣本人的性格高大威猛,行事果断,他自信军事实力是帝王最重要的标准。他喜爱沙场,重视战斗力,但朱高炽的形象和性格却与他截然不同。史书中称朱高炽为“胖子”,他体型庞大,走路需要侍从扶持,甚至有些跛脚。这样的外形显然不符合朱棣心中的太子标准。此外,朱高炽热衷文学,沉迷于诗书歌赋,远没有兴趣参与战斗,也不擅长骑射。与之相对,朱棣的雄心壮志希望自己的继承人能在战场上驰骋,维护国家的疆域。

朱高炽不仅性格内敛,缺乏进取心,他的政治理念与朱棣也大相径庭。朱棣希望通过军事征战扩张领土,而朱高炽则倾向于保守、稳妥。朱棣认为,若将朱高炽立为太子,未来恐怕无法守住自己辛苦争取来的政权。

朱棣虽然不喜欢朱高炽,但他并未完全放弃这个儿子。为了改变朱高炽的形象,朱棣曾命令他减肥,但朱高炽对节食毫无兴趣,经常在深夜偷偷享用宵夜,导致体重不减反增。一次,朱棣得知此事后大怒,将为其准备夜宵的厨子处死。为了鼓励朱高炽变得更合适继位,朱棣还让他学习骑射,但朱高炽依旧兴趣缺缺,更喜爱研读儒家经典。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他对其能否继位产生了疑虑,这也是他迟迟未立太子的原因之一。

朱棣在三个嫡子中最偏爱的是次子朱高煦。朱高煦身材高大,勇猛果敢,擅长骑射,而且在靖难之役中屡次拯救朱棣于危难之中。为了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许多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自己的志向和才华,朱棣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是朱高煦为自己建立了赫赫战功。虽然如此,朱棣最终仍未选择立朱高煦为太子,而是坚持选择了朱高炽。

这背后与朱棣自己的上位经历有关。虽然他通过武力夺取了皇位,但他是朱元璋最年长的嫡长子,按照《皇明祖训》上的立嫡立长制度,作为朱元璋的长子,继位是理所应当的。因此,朱棣不敢违背这一规定,尽管他个人更偏爱朱高煦。此外,朱高炽在当时已被朱元璋册立为燕王世子,深得父亲的宠爱,虽然朱棣对他不满意,但为了避免打破祖宗制度,他只能考虑将其立为太子。再加上朱高炽为人谦恭谨慎,始终未犯大错,这使得朱棣难以放弃他。

当时朝中有不同的声音,文臣和武将各有支持对象。支持朱高炽的主要是一些文臣,其中包括朱棣的同母弟周王朱橚和老将顾成,他们曾在靖难之役中为朱高炽和朱棣立下了赫赫战功。顾成尤其坚持认为,立朱高炽为太子可以确保朝廷的稳定。而在支持朱高煦的方面,主要是一些武将,其中一位重要将领邱福,曾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出色,支持立朱高煦为太子。

朝中意见纷纷,朱棣陷入了两难境地。为了更好地作出决策,朱棣决定向当时的名臣解缙请教。解缙以他卓越的才学和声望受到了朱棣的信任。在一次交谈中,解缙提出了三个字,顿时解开了朱棣心中的疑虑。解缙的这三个字究竟是什么呢?

解缙出身书香门第,才思敏捷,从小便显示出卓越的才华。成年后,他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深得朱元璋的宠爱,并逐步晋升至内阁首辅之位。虽然他初时支持立朱高炽为太子,但朱棣依然犹豫不决。见朱棣疑虑重重,解缙提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但朱棣未受启发。接着,解缙说出了“好圣孙”三个字,这让朱棣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最终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

这三个字背后的含义是,解缙认为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是极具帝王潜力的未来接班人。朱棣十分看重朱瞻基的成长,因为在他心中,朱瞻基有着像自己一样的英武气质。因此,尽管朱高炽的表现未必符合朱棣的期望,但他相信朱高炽的儿子将来能够继续自己未完成的事业。

解缙的支持不仅仅体现在这三个字上。在其他场合,他也为朱高炽站台过。例如,在一次宴会上,他看到一幅父子相亲的画作后,立马作诗称赞父亲的偏爱,这让朱棣深思并意识到自己在过去偏爱朱高煦而忽视了朱高炽。最终,解缙的帮助成为朱高炽登上太子之位的重要推手。

然而,随着朱高炽即位,解缙的命运却发生了剧变。朱高煦出于嫉妒,开始暗中陷害解缙。最终,解缙被朱棣贬为远离朝廷的职务,甚至在后来的阴谋中,他被陷害致死。

尽管如此,朱高炽在位期间并没有辜负解缙的期望。他以仁爱、睿智的治国理念,很快恢复了政局的清明,并有效平衡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成为一位千古明君。

相关内容

甘肃6天5晚美食推荐,甘南...
甘肃6天5晚美食推荐,甘南玩六天人均需要多少费用 家人们,甘肃这片...
2025-09-04 08:52:23
广东旅游团报名五天四晚游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我总感觉内心缺失了一块宁静与美好的拼图。直到...
2025-09-04 08:50:50
国庆期间去四川成都玩4天花...
国庆长假来临,许多人选择去四川游玩,感受那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
2025-09-04 08:50:41
多所学校建设提升工程加速 ...
记者3日从福州城投集团所属市城乡建总获悉,福州第七中学扩建提升项目...
2025-09-04 08:47:23
董路:我早就说过中国人短时...
董路:我早就说过中国人短时期内踢不了复杂足球
2025-09-04 08:42:53
孙继海:20多年来中国球员...
孙继海:20多年来中国球员的水平不断下降!
2025-09-04 08:42:52
U23亚预赛-王钰栋拜合拉...
北京时间9月3日消息,U23亚洲杯预选赛D组首轮比赛正式开赛,中国...
2025-09-04 08:41:05
搭上算力顺风车 A股基金业...
数据来源:Wind 安仲文/制表 证券时报记者 安仲文 在算力赛道...
2025-09-04 08:38:14
铁龙物流跌1.79%,成交...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9月3日,铁龙物流跌1.79%,成交额...
2025-09-04 08:37:25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唐朝的历史上,除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一些汉族将领如神勇的薛仁贵、名将郭子仪以及万人敌李晟等外,还有...
原创 隋... 文/一度历史观V 隋炀帝明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为何被黑的那么惨?你怎么看 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
1398年朱元璋逝世,同年浙江... 1398年暮色沉沉之际,明太祖朱元璋与世长辞。恰在帝王驾崩之时,浙江某处传来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这个...
原创 秦...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页面上的“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方便地获取未来类似的内容,同时也能参与讨论...
原创 知... 相信很多人在古装影视剧中都曾听到过这么一句话:七品芝麻官。这话让不少生活在现代的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这...
原创 三... 我想应该会有不少人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吧,里面基本上都是在围绕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个人争霸的故事。...
原创 此... 这个女子非常伟大,她的丈夫是新四军高级将领,在皖南事变中不幸牺牲,她化悲痛为力量,继续义无反顾的为祖...
原创 从... 在超级牛人张居正担任首辅期间,明朝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尤其是“一条鞭法”制,更使得危机重重和...
原创 唐... 创立大唐盛世。 唐太宗19岁跟随父亲于太原起兵,29岁继位为皇帝,在位23年,开启了大唐盛世,626...
原创 九... 宋江是个伪君子,李逵则是真正的小人,吴用常凭小聪明做事,鲁达是个智慧过人的人物,武松则是个名副其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