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给大家介绍韩国的老华侨究竟有多爱国。
韩国目前有大概75万中国人,而这其中大概有55—60万是朝鲜族,又有3万人左右是在1949年之前就旅居韩国的华侨。
在韩国旅居的中国人也以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为分界线,在1992年之前就旅居韩国的中国人被称为老华侨,而在1992年建交后才赴韩国工作和学习的中国人被称为新华侨。
相比主要精力放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新华侨,韩国的老华侨具有更强烈的家国情怀。
事实上就东亚诸国而言,虽然韩国的华侨(老华侨)人数最少,但是韩国的这些华侨却最有家国情怀,具有更强烈的中国认同。
01、
早在19世纪就有不少中国人因为各种原因选择定居在朝鲜半岛。
最迟在1914年前后,在朝鲜半岛的首尔、仁川、釜山、木浦、平壤、镇南浦、新义州、元山等地就已经设立了中华商会,甚至在首尔还成立了总管各地中华商会的中华商会总会。
可以说,在韩国被日本吞并之前,中国商人在韩国是非常活跃的;根据韩国学者自己统计,在日本吞并韩国之前,韩国有35%的商业是掌握在华商手里的。
随着1910年日韩合邦,中国商人逐步被日本商人以各种方式挤出了朝鲜半岛;等到了1945二战结束前,绝大多数广东、福建商人已经离开了朝鲜半岛,当时在朝鲜的主要是以山东人为主的小商贩以及手工业者。
事实上这一段时间,由于长期生活在韩国的中国人对中国相当隔膜,许多人在1911年之前就定居在韩国,所以这一时期,在韩中国人的国家意识并不强烈。
在韩中国人的国家意识强烈是在1953年韩国推行了一系列歧视外国侨民的政策之后。
而且这些歧视外国侨民的政策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旅居韩国的中国人。
比如在韩国定居的华侨很难获得永久居留权,而韩国正度规定“居留者”到期可以申请延长3年,但是不保证每次都继续给予延期。另一方面,韩国又严查外国人在韩国居留延期的案件,一旦被查到,延期的外国居留者就会被课以极重的罚金。
同时,当时的韩国法律规定,外国人入籍韩国,必须要有相当的财产或者高等学历,同时还要得到政府高官的推荐,这对于大多数从事小商贩以及手工业的普通华侨来说几乎不可能。
还有,华人无论在韩国生活多久,都不允许在政府、军队等核心部门任职,华人从事房地产、金融、外贸、制造业等利润丰厚的行业也被明令禁止。因此,韩华绝少有从事诸如律师、教授、公务员等职业的,也缺少特别著名的企业家、学者、文艺体育明星以及政界人士,就连20世纪40—50年代韩华们轻车熟路的外贸业,也领不到营业执照,因为这些职业要有韩国国籍才行。
朴正熙政权时期还颁布了《外国人土地管理法》,限制华侨营业和居住的面积,规定外国人不能同时拥有两处房屋,自住房面积不得超过200坪(每坪合3.3平方米),店铺经营面积不得超过50坪。
究其目的,在于限制韩华财产的扩张和不动产投资。当时很多富裕华商不得已将自己的财产转请韩国人注册登记,谓之“寄名”,而最后财产被当地人侵吞者不在少数。
更为过分的是,旅韩华侨的子女只可以在韩华自己建立的华侨学校读书,而不能进入国民学校。不过,华侨学校的学历在韩国社会上得不到承认。
也正是因为韩国政府长达几十年的歧视政策,使得当时没办法离开韩国的旅韩华侨只能采取拥抱祖国的策略,反而使得在韩“老华侨”群体拥有了比其他国家华侨群体更强烈的国家认同。
02、
毋庸讳言,在韩国与中国还没有建交的时代,旅居韩国的华侨想要获得来自祖国的帮助,只能选择“民国政府”。
前面说了,韩国从1953年开始陆续颁布了许多歧视外国侨民的政策,其中一条就是韩国不会颁给非邦交国的侨民“居留证”,而为了继续留在韩国工作,旅韩华侨只能选择“民国”身份。
而败退到台湾去的国民党方面,为了维持“民国”的形象,国民党比1949年之前更加重视各国华侨的拉拢工作,当时各国华侨子女都可以当台湾读大学,并且享受比台湾本地学生更高的奖学金以及更低的分数线。
具体到旅韩华侨,因为韩国政府不允许旅韩华侨进入普通韩国国民学校就读,只可以在韩国华侨自己建立的华侨学校读书,同时韩国还不承认华侨学校的学历,这迫使旅韩的华侨如果自己孩子没办法考入韩国的大学,那么只能让孩子去“民国”读大学。
因为韩国在当时与“民国”是邦交国,所以“民国”大学的学历韩国是承认的,这就使得除了极少数能考上韩国大学的幸运儿,绝大多数旅韩华侨的子女都会选择去台湾读大学,甚至有些华侨把孩子送过去读中学。
尽管当时国民党方面依然蚍蜉撼树一般的鼓吹“反攻大陆”,但是另一方面,国民党也从小学开始灌输“一个中国”的政策,强调国家的统一。
这无疑让那些在台湾留学的旅韩华侨子弟加强了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
尤其是韩国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实行歧视华侨的政策的时候,韩国政府对华侨的歧视以及国民党强调中华的教育,使得旅韩华侨具有相当程度的家国情怀。
这种家国情怀保证了即使韩国后来逐步取消对华侨的歧视政策之后,在韩的老华侨群体也没有成规模的变换国籍,他们依然坚持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对那些企图分裂祖国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
实事求是的讲,因为大多数在韩老华侨子女都是在“民国”接受的大学教育,所以他们在感情上是不太亲大陆的,但是如果有人想企图分裂国家,那么在韩老华侨们就会把私人感情放在一边,只讲大是大非。
比如
2003年,陈水扁在中国台湾省扬言要搞“公投”,为此,“韩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联合总会”予以强烈谴责,还在新罗酒店举行了谴责“台独”的集会。
早在2000年所谓的“总统选举”中,韩国华侨也都清一色的支持国民党候选人。最终陈水扁获胜,当时韩国媒体都报道陈水扁当选的消息传到韩国,在韩老华侨群体都失望至极。
当时,
就有一位曾在台湾留学的华侨表示,“如果民进党一定要搞天怒人怨的事情出来,我自愿加入解放军渡海去完成祖国的统一。“
更难能可贵的是,韩国华侨即便是再移民到美国或者欧洲,也会组成“韩华”之类的组织,保持自己独特的身份认同,形成超越国家的联系网络。这种身份认同一方面体现在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对于“一个中国”的政治认同上。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旅韩老华侨这种强烈的家国情怀,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
参考资料:
《韩国华侨的移民身份认同》,[韩]金纪昊,《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21年第4期;
《旅美“韩华”的文化认同和身份建构》,傅宁,《东岳论丛》2020年第41卷第11期;
《“韩华”及其海外“保产”运动》,傅宁,《理论学刊》2020年第5期;
上一篇:原创 最有血性的一个王朝之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