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谁不想跟着李世民这样的领导混?
创始人
2025-06-20 13:03:45
0

李世民作为一代大有为的帝王,能够开创中国历史上为人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伟业,自不失为一位英明绝武的领导,必然有可以供后人借鉴学习的地方。

秦王最杰出的地方是什么?答案实在多到使人眼花缭乱,虚怀纳谏、济世安民、安定边疆…在我眼中秦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从不与下属争功。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不与下属争功,首先不可以推卸责任。许多领导一旦做错事,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保护下属,保护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而是绞尽脑汁地推卸责任,把责任和自己撇的干干净净。殊不知是在自毁基业。下属们是在为自己干事业,干事就避免不了犯错,领导就要敢于为下属担责。只有平庸之辈才不会犯错,因为他们永远具备不了做事的能力。领导要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给他们展现能力的舞台。

李世民在年仅二十二岁时,虎牢关一战擒二王受封天策上将,这是李世民前半生最为辉煌的巅峰,堪称个人最为高光的时刻。自此以后,李世民个人再也没有建立过类似的功绩了,可就能因此说李世民再无成就了吗?不,相反往后李世民更是取得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成就。

李世民登上皇位以后,将所有建功立业的机会给予了下属们。李世民自己可以抬不动重物,可以不会带兵打仗,但又有什么影响呢?依然不妨碍敌人最后被灭的结局。大唐的臣子们,他们不会因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感到不甘愤懑,他们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可以建立功绩留名青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灭突厥这种赫赫之功,可以展现自己杰出的谋略指挥,是属于武将们的。实现百姓安居乐业、政事清明,实现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的理想,是属于文臣们的。但是他们所有人的功劳都是属于李世民的。

李世民失去了自己本可事必躬亲的立功机会,收获的是下属们的衷心感谢和拥护,得到的是在中国历史上令无数后来人向往的贞观之治。

高明的领导从来不屑于下属们争功,还要尽心竭力地为下属们创造建功立业的机会,给下属们协调争取资源。下属们的功劳就是自己的功劳,下属们的功劳越大自己的功劳越大。下属们的功劳无法叠加,对皇帝而言却完全不存在这回事,下属们的功劳是会功高震主的,而皇帝不会,皇帝的功绩只会越大越好。

当后世谈起贞观之治的时候,总会为李世民和那些下属们之间的关系所惊叹、折服,房谋杜断的佳话,魏征直言敢谏太宗纳谏如流的佳话…贞观之治是文臣武将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出的结果,共同成就了一代盛世。他们证明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了那个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男人!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毛主席博学多识,对中国古代的历史非常熟悉,经常评价历代名人,如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高祖李渊等历...
原创 北... 厄者,人之本也。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遭遇厄运。“厄”的意思就是险恶、困苦、灾难,而万物相生相克,既...
原创 明... 明太祖朱元璋的时候,中央有21个衙门,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国家管理架构。 从兵部开始,下面有太仆寺,还...
原创 为... 在楚汉战争当中,如果光论个人能力,那么项羽毫无疑问要甩刘邦一大截。 诸侯们却做出了让人意外的选择,很...
原创 张... 提到三国时代,大家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应该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而在东汉群雄之中,最受人瞩目的,莫过于建...
原创 一... “一入九品,便非凡俗”。 这句话,是庆帝在悬空庙遇刺之后,对自己的几个皇子所说。 庆帝这句话的意思再...
原创 “... 1927年,日本在所谓的“东方会议”上,提出了以武力手段率先夺取“满蒙”的国策,为了寻找一个说得过去...
原创 他... 1955年,眼看着新中国首次的军衔评定工作即将进入收尾阶段,可是刘子奇的级别却成了让所有人都头疼的事...
原创 选... 选谁训练开国受阅部队?周恩来想起一人 毛主席很熟悉 1934年11月底红军长征之初的湘江突围战,是中...
原创 周...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在三国的纷争中,周瑜、诸葛亮、司马懿这三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各自书写了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