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英国发现洪秀全亲笔信,内容颠覆历史,学者:我们冤枉杨秀清了
创始人
2025-06-15 13:33:10
0

千百年前,一声石破天惊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让我们认识了陈胜吴广,也拉响了底层生活的百姓们第一次挑战封建阶级的序幕,尽管结局不算是理想,但是过程依然让人心潮澎湃。

千百年后,太平天国浩浩荡荡的建立,再一次预示着百姓们的成长,也证明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最不缺乏的,便是血性。

太平天国

抛开战争中的丰功伟绩和结局不谈,太平天国也算是一个微型朝代的缩影,尽管太平天国只从1854年开始到1864年之间,极为短暂的存在了十年,但是其中的尔虞我诈,权谋算计,却也不比任何一个朝代来得简单。

1856年,一场震惊全国的"天京事变",让原本鼎盛繁荣的太平天国第一次出现了矛盾,也让这个固若金汤的国家第一次出现了裂缝,在这场闹剧般的事变中,太平天国的核心执政人物之一东王杨秀清惨遭杀害,而这一切的幕后指使者正是太平天国的首领天王洪秀全。

甚至在东王杨秀清殒命后,杀戮依然没有停止,东王府惨遭灭族,最终受波及被诛杀者高达三万多人。

天京事变

1、功高盖主

如果只是稍微读过一些正史,大多数人也许对杨秀清就不会太了解,因为起码在名义上杨秀清虽然被尊称为东王,却是位居天王洪秀全之下的,而洪秀全才是太平天国真正的领袖。

洪秀全虽贵为太平天国天王,但是实际上在太平天国的鼎盛时期,他的实际权力并不算很大,真正控制国家命脉兵权财权的,主要是二把手东王杨秀清。

洪秀全作为名义上的领袖,主要掌管精神信仰和宗教事务,作用等同于如今的英国女王,是百姓们的精神领袖。因此不难看出来,虽然名义上洪秀全处于优势地位,被人们称为"万岁",但是执行力甚至不如杨秀清。

洪秀全

毕竟太平天国建立以来征战不断,杨秀清掌握着兵权,就有十足的底气与他叫板,且这种权力随着太平天国的发展越来越根深蒂固,到后期已经成为了一种很难以调和的矛盾,这一切都让洪秀全开始不得不重视这位自己曾经最得力的左膀右臂、如今的心腹大患来。

"功高盖主",在历史上频频发生,前有杀人不见血染的"杯酒释兵权",后有大动干戈的年羹尧事件,但是论其核心内容都是一样,君主必须完成兵权的收回,才能够做到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政治集中,对于洪秀全来说也是一样。

而杨秀清难道就不知道"功高盖主"的危险性吗?答案是否定的,多年来作为洪秀全的左膀右臂,他对洪秀全有足够的了解,而征战沙场多年,他也绝对不会对自己的越轨行为不自知。

但是杨秀清却没有任何的改变,这也就已经足够说明了杨秀清的态度。甚至可以说,在杨秀清心中,或许根本就是妄图取代洪秀全的。

杨秀清

2、矛盾升级

也许是看名义上的领袖,自己的上级洪秀全表现得深居简出,杨秀清似乎开始有些膨胀地认为,自己才是太平天国真正的掌权人。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如同随意生长的野草一般开始疯狂地蔓延,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他开始真正的展现出自己的野心来。

杨秀清掌握了军政大权不说,还要掌管日常想刑罚起居,自己看不顺眼的,即使是洪秀全的身边人,他也一并严苛责骂,浑然不给洪秀全面子。

洪秀全忍让,杨秀清甚至开始变本加厉,从前作为太平天国的二把手,世人都称呼他为九千岁,而称呼洪秀全为万岁,杨秀清却感到不满,私下里,他偷偷让人称呼他为万岁。在他心中,自己居功甚伟,自然是比洪秀全更能担得起万岁的称呼的。

杨秀清

《金陵杂记》记载,杨秀清到后来甚至做出了逆贼般的举动——他竟然逼迫洪秀全将他也封做万岁,他称自己夜晚中做梦得天父所托,要求洪秀全退位让贤。这自然是他胡编乱造,但是可以看出到了此时,杨秀清对自己的野心已经毫无隐藏。

此时洪秀全也已经忍无可忍,无论是出于自己的尊严还是太平天国即将易主的威胁,他都不能再当一只将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他决定采取手段,诛杀目中无人的东王。

公元1856年6月,洪秀全亲自命令北王带兵偷袭东王府,乱战中东王杨秀清被诛杀,当场殒命,其他亲信也未能幸免于难,史称"天京事变"。

洪秀全

3、冤案翻盘

杨秀清妄图取代洪秀全因此被诛杀,这是千百年来后代一直公认的事实,但是依然存在着一种微小的可能——杨秀清是被冤枉的。

这个猜测的提出主要是因为一封来自英国的洪秀全的亲笔信,写信的正是洪秀全本人,而收信人这是当时英国的使者,信件内容大概如下:

爷遣东王来赎病,眼蒙耳聋口无声,受了无尽的辛战,战妖损破颈跌横。爷爷预先降圣旨,师由外出苦难清,期至朝观遭陷害,爷爷圣旨总成行!

杨秀清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句就是"期至朝观遭陷害",这句话很明显地指出东王杨秀清是被陷害的。正是因为这封信,很多学者推翻了之前的"东王造反论",认为杨秀清是冤枉的,而幕后构陷他的人,这是之前和他有过过节的北王韦昌辉。

因为当时杨秀清是北王的杀兄凶手,所以韦昌辉一直怀恨在心,想要构陷杨秀清,因此在洪秀全面前编造了杨秀清意图造反,大逆不道的种种传言,洪秀全捕风捉影信以为真,因此下令诛杀东王。

不管如何,杨秀清死后,洪秀全如同失去了左膀右臂,太平天国也越来越显出颓势,甚至可以说,东王的死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最鼎盛时期的落幕,只能感叹一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了。

古人以笔墨为光阴着色,通过书画刻下历史这只庞然大物的足迹,让后人对流走的时代与世事有可追寻。但这些描摹的足迹中交杂着作者的个人观点与目之所及的有限认知,完整的、真实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模样,需要更宏大的视野才能窥度。

《资治通鉴》就是史书中的拓宽器,教人以更深、更广的视角明鉴更真实、更准确的历史,助人培养全面、客观的大智慧。

纵观过往与未来的毛润之就对《资治通鉴》格外钟情,多年间书不离手,晚年时床头最醒目的仍是翻烂的《资治通鉴》著本,贴身护士孟锦云对毛润之与之热情讨论书中观点的情境一直记忆犹新。

《资治通鉴》里有不可错失的大智慧,值得一读,也值得深解,为此我们真诚向读者推荐这本书。但我们不推荐市面上的释义、标注版本,那些经过所谓学者添油加醋、被错乱的现代新式思想曲解的《资治通鉴》已失去本身的深度与意义。

我们推荐仅配字译的原本,只有这样最原汁原味作品才能保留真实的历史和深刻的哲思,才能将想象空间留给读者,才配得上真正的史学爱好者。

这部原本《资治通鉴》已热销1.8万部,剩余数量不多,现在活动价只要38元。爱书的书友不可错过,点击下方链接即可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朝代按顺序是唐、宋、元、明、清,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取代了明朝,成功入主中原,统治了中国...
原创 三... 根据您的要求,我已对文章进行改写,保持了原有的语义,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 --...
原创 蜀... 在蜀汉初建之际,刘备的麾下人才济济,不乏智谋超群的谋士,如庞统、法正以及诸葛亮等;同时也有武艺高强、...
曹操:乱世枭雄的治世雄心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曹操(155年—220年)是一个极具争议却又无法忽视的存在。他以宦官之后崛起于乱...
原创 虛... 上个世纪,一名僧人跨越时代坚持弘扬佛法,无数弟子慕名而至在他座下禅修,他便是虚云禅师。 虚云禅师12...
原创 一... 1912年,袁世凯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一职。彼时,身为记者的梁漱溟也在现场,他惊讶地留意到,袁世凯对这...
原创 商... 商鞅和吕不韦同为秦国的相国,并且都被封为列侯、封君。那么,究竟谁的级别更高呢? 尽管商鞅和吕不韦在权...
原创 关...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量达八十二斤,堪称一柄非同寻常的武器。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小说中,对这一武器的刻...
原创 康... 清朝皇室拥有庞大的私有土地,包括粮庄、银庄、瓜菜果园等,其中的数量令人惊讶。根据乾隆时期的《大清会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