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雪芹家族为什么会被抄家?因为他们触犯了雍正的两个大忌
创始人
2025-06-14 23:03:45
0

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就是曹家的故事,这一点现在已经人所共知。小说中的人物,在历史上都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比如,贾政的原型是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史老太君的原型是康熙的乳母孙氏,也就是曹寅的母亲,王子腾的原型是曹寅的大舅哥李煦,史鼐的原型是孙氏的侄子孙文成。

小说中,贾家被抄家,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历史上也真实的发生过。曹雪芹正是经历过荣华富贵,奢靡生活,才能在红楼梦中对豪门生活做出那么细腻的描写。

曹家和康熙皇帝之间,有着非常亲近的关系。

曹寅的父亲曹玺是多尔衮正白旗下的一个包衣奴才,多尔衮死后,正白旗被顺治皇帝收编,和正黄旗,镶黄旗并列为上三旗。曹玺也因此进入皇宫大内,担任二等侍卫。

康熙出生后,按例要在上三旗包衣中挑选一位奶妈,曹玺的老婆孙氏,因为长相端正,乳汁醇厚成功入选,成为康熙的“嬷嬷”。

曹寅从小在皇宫内长大,他和康熙年龄相仿,气味相投,很快就和康熙成为好基友。当年智擒鳌拜,康熙挑选了十几个少年伙伴,曹寅就是其中之一。

可以说,曹家的飞黄腾达,荣华富贵,锦衣玉食,都是康熙皇帝给的。但是,康熙皇帝一死,雍正就把曹家给抄家,从天上人间变成了北京平民。

难道真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就真的容不下老爸曾经的亲信吗?

事实并非如此。

曹家被抄家完全是咎由自取,他们触犯了雍正的两个大忌,尤其是第二个,是曹家被抄家的决定性因素。

曹氏家族,世代皇商,小官巨富

康熙二年,曹寅的父亲曹玺,被康熙任命为“江宁织造”,这是曹家飞黄腾达的起点。

江宁织造,在清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务,他隶属于内务府,亦官亦商。

论官,他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并且有品级,一般是正五品起步,但是他属于“内廷官”;论商,他垄断江南丝织业,专门为皇家采购丝绸,织造服饰,利润丰厚。《赘婿》里的苏家干就是这一行。

当年江南有三大织造,分别是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他们都是非常典型的“皇商”。

清朝皇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入关前后。当年大明朝半死不活的,有一些不法商贩在边境上倒买倒卖,一开始只是正常商贸,后来就开始和清军做生意,倒卖战略物资。

顺治年间,八大晋商被邀请到北京聚餐,顺治皇帝亲自封这八家为“皇商”,编入内务府,授予官爵,专门为皇家采买物资,垄断某一行业。

江宁织造这个官职,在朝廷大臣们眼里,不值一提,根本就不入流。级别再高,也只是皇家的奴才。

但是,这个职位却是一个肥缺,所有生意往来,花的全是内务府的钱。相当于国企老总,每天可以过手上亿资金,指头缝里稍微松一点,就够自己吃上几辈子了,典型的小官巨富。

曹玺在江宁织造的位置上干了21年,于康熙二十三年病逝。

6年后,曹寅被任命为苏州织造,2年后转任江宁织造。空缺出来的苏州织造一职,由他的大舅哥李煦担任,并且李煦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30年。

曹寅在江宁织造任上,不仅仅是给皇家采买衣服,做做服饰这么简单,他还承担着三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第一,充当康熙的眼线。

从某种意义上讲,江宁织造只是曹寅的一种公开身份,用来做掩护用的,他的真正任务是将江南的人情风土,社会秩序,经济走向秘密汇报给康熙。

按照清朝规定,四品以上官员才能直接给皇帝写奏折,但是曹寅以五品身份,却能直接给康熙写汇报信,康熙还鼓励他要多写。

第二,充当康熙的接待。

康熙六下江南,其中有4次是在南京居住,有1次是在苏州居住,都是曹寅亲自安排接待。

皇帝出行,自然不比普通人,一切都是高规格,高等级的,曹寅为了接待好康熙,花了大把的银子,当然,这些银子不会从他腰包里掏,花的都是“公款”,这也是曹寅死后,查出江宁织造亏空达23万两银子的原因。

在《红楼梦》里有个著名的建筑,叫“大观园”,这个原本就是为康熙准备的,只不过康熙只住了几天,后来就变成了曹家的院子了。

第三,为皇家创收。

虽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对于清朝的皇帝来说,国家税收并不等于皇帝的个人财产。

这就好比一个公司一样,即便你是公司的老板,也不能随便把公司的钱划拉到自己的私人账户里。

在清朝,皇帝的生活归内务府管,皇帝自己的零花钱叫“内帑”,皇帝要想随意的花钱,得打理好自己的小金库,让它保值增值。

曹寅就曾经想贩卖铜,为此,他特意找康熙借10万两银子,康熙大手一挥就批准了。当然后来这笔生意最亏了,康熙也没有计较。

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在进京述职后返回南京,然后就生病了,得了痢疾。康熙皇帝听说后,立马派人给他送去专门治疗痢疾的药。但还是晚了一步,曹寅去世了。

曹寅的儿子曹颙继任了江宁织造,但是他比较短命,没两年就去世了,留下一个遗腹子,就是曹雪芹。

曹颙去世后,李煦又从曹寅的弟弟曹宣那里过继了一个儿子过来,名字叫曹,接着当江宁织造。

这样一来,曹家三代4个人都当过江宁织造这个职位,可见康熙对曹家是多么的关爱。

可惜,康熙去世了,曹家的噩运也就来了。

站队失误,满门抄家,繁华落下

雍正继位后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对曹家下手,主要原因有两条。

第一,曹家亏空严重,大把大把的钱,那可都是皇帝的呀,曹家用着当然不心疼。

第二,曹家站队失误,在九子夺嫡中押宝八阿哥胤禩,而且是“重仓持有”的那种。

首先来说一下“亏空”。

这个问题,在曹寅时期就已经非常明显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接待康熙太费钱,另外,曹家奢侈无度的生活,如流水般的花钱,也是一方面。

康熙四十八年,两江总督噶礼就上奏参过曹寅一本,但是被康熙给压下来了。事后,康熙秘密的告诉曹寅:“你亏空的事,已经被人知道了,你要想办法尽快补齐,我要是不在了,你可怎么办”。

康熙五十四年,曹寅已经去世了,但是还是被人爆出来,曹寅在任上亏空了37万两。康熙就让李煦想办法尽快弥补。为此,康熙特意让李煦担任两淮盐官,这又是一个大肥缺。

李煦用了两年的时间,终于把曹寅的屁股给擦干净,亏空给补齐了。

但是,到了曹接任江宁织造以后,因为年轻,不善于管理,再次出现亏空。

雍正上台后,立刻展现出了他的雷霆手段,他说:

我不能再像父皇那样宽容了,凡亏空钱粮官员一经揭发,立刻革职。

对于曹,雍正一开始还是比较仁慈的,仅仅是责令他限期补齐亏空。但是曹却偷偷的转移家产,并且到北京四处活动,企图为自己开脱罪名。

这让雍正非常的生气,他对曹说:

乱跑门路,交结他人,只能拖累自己,瞎费心思力气买祸受;主意要拿定,安分守己,不要乱来,否则坏朕名声,就要重重处分,怡亲王也救不了你!

雍正五年,曹以骚扰驿站罪名被抄家。

这一年,曹雪芹刚刚13岁,他跟着曹一起回到了北京。曹家在崇文门外还有17间老房子,他们就在那里住下了。

再来说一下“站队”。

这一点,应该是雍正最不能容忍的,什么亏空,什么骚扰驿站,都是烟雾弹。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公开化,不少朝中大臣都纷纷站队,形成了太子党,八爷党。当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以后,八阿哥胤禩就成了呼声最高的人。

为了能保持家族的地位,曹家也选择了主动站队,经过周密分析,他们“押宝”八阿哥。这不仅仅是曹家的分析,朝中绝大多数的大臣,都认为胤禩会继位。

没想到,正是因为胤禩的呼声太高,引起了康熙反感,八阿哥被踢出了候选人行列,最后老四胤禛胜出。

雍正继位后,对曾经的竞争对手都进行了无情的打击,对于他们身后的支持者,自然也是在打击范围之内。

说到底,曹家的没落还是因为卷入了宫廷斗争,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不过曹家好像并没有吸取教训,雍正晚年,他们利用尚存的一丝影响力,拥护太子胤礽的儿子继位,没想到最后继位的是乾隆。

从此以后,曹家就再也没有翻身之日了。

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那样:“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历史百小生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秦穆公是一代雄主,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秦国成为西部诸侯之首。然而,他临死前却做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
原创 他... 建国后,不少的革命将领因为国家的建设需要而离开了部队,他们从事着其他重要的工作,同样为了国家的发展和...
原创 三... 在汉献帝建安年间(196一220年),政权的主持者曹操为了广泛延揽人才,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一...
原创 赵... 赵云和吕布究竟谁的武艺更高,一直是无法讨论出结果的话题。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没有两个...
原创 1... 1952年盛夏,朝鲜半岛战火纷飞。 指挥部内,彭老总神情凝重。 俯身研究着,铺满桌面的地形图。 窗外...
原创 姜... 姜子牙领下封神榜后,为何不立即前往西周,反而是到朝歌去当官? 在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是一个护犊子的...
原创 从... 前言 一个从未打过仗的文官,面对20倍于己的敌军,在长江边上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奇迹。 他没有军事背...
原创 赵...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移交之一,他通过一场酒宴...
原创 走... 张之洞,“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早期是“清流派”领袖,而后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曾长期署...
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 郎秋红 孟含琪: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新华走笔 最近,曾在吉林文化圈流传甚广的一部历史随笔《先生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