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括死后,赵军实力未减,为何冒着被杀的风险主动投降秦军?
创始人
2025-06-14 09:32:12
0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论述了赵括代替廉颇的理由和赵括失败的原因。当秦军和赵军在上党郡各自集结大兵时,赵国内部,新当政的赵孝成王,年纪轻轻,颇有一番振作的气象;年轻的国君上任,虽然在开始派了老将廉颇出马,但是急于求成的他,不能容忍前线一直僵持不下的局面,因此他把目光转向了同样年轻气盛的赵括身上。毕竟都是年轻人,都想要建功立业,双方有共同的语言和抱负,因此一拍即合。

赵括满怀信心来到上党前线,接替了赵军主将的职位,他一到任,就开始调整部署。《史记》载:“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悉更约束,易置军吏。”言下之意,赵括加强了军纪,改变了廉颇的一些军令,撤换了一批作战不力的将领。赵括的做法,大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气概, 毕竟作为倾向于主动出击军事思想的他,和善于以防守作战而闻名的廉颇之间,理念相差太大,而廉颇的一些老部下,也秉持了廉颇防守的作战意图,这样一来,赵括的作战意图就很难贯彻下去,所以他不得不撤换掉一批高级将领,但这也为他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也许有人说,赵括太着急了,完全可以等一等再撤换将领,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但赵括一个是年轻,不信邪;另一个是等不及,焦急的赵王,不允许他拖拖拉拉。当时的上党郡,赵国全国动员,几乎将身体强壮的成年男子全部拉到了前线,誓死和秦军决一死战,赵括能没有压力吗?

同时,急于打破僵局的赵括,也发现了一个有利的战机。赵括发现,一旦率一支奇兵,突袭秦军后方,切断其粮道,那么就可以将秦军的主力都封堵在丹河的河谷之中,到时赵军再大举攻来,秦军必然不战而逃。

那么谁率兵发起偷袭呢?这一点上,赵括很有胆识,他亲自带队,向秦军后方突袭而来,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在秦军后方撕开了一道口子,此时只等和秦军正面的赵军发起进攻,到时秦军腹背受敌,就不得不四散溃逃,胜利也指日可待。

可当赵括在秦军后方站稳了脚跟之后,前方的赵军迟迟按兵不动。这是什么原因呢?自然是赵括担任主帅不久,没有资历和威望,再加上他一上任就撤换赵军高级将领,让他们心怀不满,所以没有赵括坐镇的赵军大营,无人出击。

这下赵括凉了,史载“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赵括孤军坚守四十余日,最后没粮食吃了,不得不主动突围,被秦军射杀。这里的信息透露出,赵括所带领的军队人数在几万左右,也都是自己的亲信和得力干将,人多了,仅凭他们携带的粮食,再加上抢夺秦军的一部分粮食,是肯定坚持不了一个多月的;人少了,对于虎狼之师的秦军,也不会围困他们一个多月而迟迟攻不下。

所以几万赵军战死,前方还有将近四十万的大军没有遭受什么损失,他们为何愿意主动投降呢?毕竟那些主张按兵不动的赵军将领,害怕战后赵王追究他们的责任;另一方面,他们没有想到秦军如此残忍,敢公然坑杀数十万投降的赵军,本来想免费吃几天俘虏饭,谁知被秦军全部处死。从此赵国元气大伤,六国之中再也没有可以和秦国相抗衡的国家了,慢慢地坐等着灭亡的到来。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从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开始,一直到1912年宣统皇帝下诏退位,满清王朝历经276年。 ...
原创 为... 少年时读史,总觉得晚清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时代,屈辱太多而荣誉太少,悲哀太多而自豪太少。及长,我深入一些...
原创 巅...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一支彪悍的力量,即便它的存在时间短暂,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朝是我国历...
原创 杨... 杨得志专门找李先念协调一事,见李犹豫,便说:你人才济济,放嘛 1975年的一个初秋午后,北京中南海的...
原创 “... 成语“五子登科”出自《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是源自五代后周时,窦禹钧教导孩子...
原创 刘... 蜀后主刘禅,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昏君,没有治国的才能也就算了,甚至还在灭国之际,做出了...
原创 日...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 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臣杨载出使日本,谁料一场外交使命却演变成...
原创 明...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明朝的建立源于农民起义,这也为...
原创 权... 说起北魏的冯太后,咱们不得不感叹一句:这位老祖宗的人生,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 想想看,一个小姑娘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