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淡季冷清到四季爆满,山海关靠“友好城市”破局
创始人
2025-09-22 13:03:30
0

2025年9月20日清晨,角山长城脚下的第一缕阳光,恰好落在“龙腾盛世”菊花造型的龙鳞上。

10万余盆菊花沿着城墙蜿蜒铺开,150种珍稀品种里,“国华大典”的金黄与“金龙腾云”的橙红交相辉映,2192件中国传统艺菊典雅多姿,29组大型主题景观让千年关城成了“花的海洋”。

“一花开后,百花杀”的盛景,让「山海关金秋长城菊展」首日便吸引了诸多游客打卡,其中有提着相机的摄影爱好者,有穿汉服打卡的年轻人,还有跟着AI智能伴游逛展的国际游客。

这场持续一个月的菊展,不仅是山海关景区秋季文旅的“重头戏”,更是这座千年关城近年来以文化为核、以创新为笔,构建四季IP矩阵、联动全域力量、迈向“国际长城目的地”的生动缩影。

从“天下第一关”的单一景点认知,到“长城源”研学、《观・山海》光影秀、古城年博会等多元产品集群;从本地居民“旁观者”,到“文旅合伙人”的身份转变;从区域旅游节点,到“240小时免签跨境游”政策覆盖的国际窗口,山海关景区的蜕变,为全国文化遗产活化与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关城方案”。

从看城墙到玩文化,菊花与长城精神撞出火花

山海关景区的文旅突围,始于对自身文化基因的深度挖掘。“我们以山海关古城为核心,深入挖掘山海关长城文化内涵,整合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山海相连、关城一体、产城相融、生态赋能的长城文化公园城市。”秦皇岛市政协副主席、山海关区委书记陈秋华说。

作为万里长城唯一的海上起点、世界文化遗产地,山海关景区曾长期面临“旺季挤爆、淡季冷清”的困境。游客多为“打卡天下第一关、老龙头”的一日游群体,文化体验浅、消费链条短。

“以前来山海关,就怕选错季节。夏天挤爆,冬天冷清,想带爸妈秋天来,都没什么可玩的。”北京游客李女士的吐槽,曾是山海关的“老大难”。

作为长城景区,它曾长期陷在“靠天吃饭”的怪圈:旺季游客扎堆看城墙,淡季景区门可罗雀,旅游收入高度依赖门票。

改变,从“把文化装进季节”开始。

以本届金秋长城菊展为例,山海关景区不仅延续秋季赏菊的雅致氛围,更跳出“摆花+拍照”的传统模式。依托长城这一核心特色地标,景区将菊花“坚韧傲骨”的气质和长城“雄浑不屈”的精神深度绑定,实现自然精致与文化精神的融合。

角山长城的烽火台上,“凤舞九天”造型的艺菊与古墙相映;古城里的“菊花市集”,既有菊花酒、菊花酥,还有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游客做“长城菊纹”剪纸。

与此同时,景区还同步启动金秋长城慢游季,推出“金秋花海寻芳之旅”“长城研学探秘之旅”“关城文化沉浸之旅”“长城漫步揽胜之旅”。

游客赏的不只是花,更是文化,可在赏菊之余,沉浸式感受“长城脚下泛菊香”的文化意境。

把文化玩出花,变一季红为四季火

金秋长城菊展的成功,是山海关“四季IP矩阵”的缩影。

近年来,景区围绕“春舞龙、夏夜宴、秋赏菊、冬年博”的思路,打造了一系列文化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致力于打破“季节困局”。

冬天的“古城年博会”,是山海关的“冬季节庆名片”。2025年以“长城脚下,年味关城”为主题的年博会,让古城13次登上央视。

从“二十三糖瓜粘”到“二十八把面发”,景区把年谣“活”化,游客还可以跟着非遗传承人做糖画、写春联,还能看潮汕“英歌舞”在长城上表演(源自山海关“南兵北戍”的历史渊源),非遗龙灯与海上日出同框的画面,成了社交平台的“顶流”。

夏天的“关城夜宴”,则让古城“越夜越热闹”。景区整合《身向榆关那畔行》实景剧、浑锅美食街、国风市集,把“白天看长城”变成“晚上品文化”。游客可以穿着汉服逛市集,在古城墙下看实景剧里的“戍边故事”,再到浑锅店尝一口山海关特色美食,夜游经济占比大幅提升。

数据印证了这一模式的成功。截至2025年8月,山海关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同比增长28%;旅游综合收入达45亿元,同比增长35%,真正实现“四季皆旺”的旅游新格局。

说到底,山海关破的不只是季节困局,更是文化变现的难题。

它把长城的故事,变成了游客能玩、能吃、能体验的产品,让“看长城”变成“懂长城”。这种创新的核心,在于不将文化遗产视为“静态展品”,而是转化为可体验、可参与、可消费的活态产品,让“看一眼就走”变成“来了还想再来”。

正如一关旅游发展公司董事长廖雪梅所说:“我们坚持深挖在地文化,在天下第一关景区推出各项非遗绝活、文化活动,就是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文旅场景‘动’起来,让城市品牌‘火’起来。”

全民共治,以“文旅合伙人”模式激活全域动能

文旅治理的普遍困境,在于“景区与社区的割裂”。政府单打独斗、居民冷眼旁观、商户逐利经营,导致服务质量难提升、发展动能难持续。山海关则以“友好城市建设”为抓手,构建“政府统筹、企业运营、居民参与”的“文旅合伙人”体系,让全域力量成为发展的“共同体”。

据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蒋立彬介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市场稳定工作,出台《山海关区旅游市场秩序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建立县级领导包联机制,划定8个重点区域实行分片管理,统筹旅游、交通、市场、城管、公安等19个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工作落地。

2025年年初,山海关区推进“我爱关城关城有爱”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全区干部群众当好山海关故事的“讲解员”、山海关旅游的“导游员”、山海关形象的“宣传员”。

在此基础上,全区上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市容秩序治理、旅游服务提升、志愿服务、市民文明“五大行动”,各行各业积极践行“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理念深入人心。

菊展期间,古城居民王阿姨每天都会戴着“志愿红”袖章巡逻,看到游客迷路就指路,发现杂物就清理。“以前觉得景区是‘外人的生意’,现在才知道,景区好了,我们的日子才越过越好。”王阿姨说,她所在的“妈妈帮帮团”,正是西城社区组建的特色志愿队伍。

山海关的秘诀,是把“友好城市”的理念,变成了“全民共治”的实践——让居民、商户、企业都成为“文旅合伙人”,一起把蛋糕做大。

在基层,“党建+志愿”成了激活力量的钥匙。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积极投身“我爱关城关城有爱”主题实践活动,踊跃参与古城志愿服务。古城街道全员下沉,累计清理建筑垃圾180余车、杂物150余处,总重量达240余吨。

进入暑期旅游旺季后,志愿者为古城游客提供咨询引导、线路讲解、应急救护等服务工作,让游客在感受关城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也能深切体会富有人情味的山海关温度。

2025年旅游旺季,这些“合伙人”交出了亮眼成绩:988人次居民志愿者服务游客200000余人次,提供景点讲解87000余次、路线指引112000余次,处理遗失物品110件,提供饮用水、创可贴、碘伏、花露水等温馨便民服务4100余次。

更暖心的是,哈尔滨游客在古城摔倒时,居民志愿者郑丽娟、付艳娇第一时间冲上去消毒、安抚,游客发快手致谢,成了最好的“城市广告”。

现在的山海关,不再是“政府干、群众看”,而是“政府搭台、全民唱戏”。景区、社区、居民拧成一股绳,立足“长城文化为核、山地资源为基”,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让绿水青山变成百姓增收的“金山银山”。

景区有了好秩序,居民有了好收入,游客有了好体验,三方都赢了。

从“长城源”到“世界窗”,友好架起国际连心桥

菊展期间,老龙头景区的志愿者小张,用流利的俄语帮俄罗斯游客伊万诺夫解决了问题。“以前遇到外国游客,只能靠手比划,现在景区到处都是中、英、俄、韩、日五种语言的牌子,还有AI伴游,沟通特别顺溜。”小张说。

伊万诺夫这次来山海关,不只是看菊展,还预约了“长城源”研学体验。他跟着老师学做明代城砖,还体验了“戍边士兵”的日常,临走前还买了一套“长城模型”当纪念。

“以前只知道中国有长城,没想到能这么深入地了解它,太有意思了。”伊万诺夫的体验,折射出山海关从“长城源”到“世界窗”的国际化转型探索。

在“文旅出海”国家战略指引下,山海关一直在把“长城源”的文化底气,变成“世界窗”的开放格局。

作为河北省首家携程国际版票机落地景区,它用24种语言在海外宣传,口号就是“探访中国万里长城,从老龙头开始”,精准触达东南亚、日韩、俄罗斯、欧美等核心客源市场。

抓住“240小时免签跨境游”的政策红利,2025年旺季前就接待了近万人次国际游客,客源覆盖蒙古国、韩国、日本、泰国、俄罗斯、比利时、意大利、法国、荷兰等国家,逐步成为长城文化传承和对外展示的重要载体,让“长城故事”飘出了国门。

智慧化服务也在为“国际友好”加码。1200多块多语言标识牌覆盖核心景区,含中、英、俄、韩、日5种语言,景观牌扫码就能听语音导览,不怕看不懂;AI智能伴游24小时在线,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和游后的智慧化服务。截至2025年8月已服务1万+人次。

按照规划,到2030年,山海关将创建“国家文旅融合示范区”,打造“长城文化节”国际IP,目标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国际游客占比提升至15%,真正把“长城源”变成“世界窗”。

写在最后

从菊展的一季爆火,到四季的全年精彩;从政府干、群众看,到全民当合伙人;从长城源到世界窗,山海关景区的每一步实践,都在回答文旅行业的核心命题:文化如何从“资源”变为“资产”?治理如何从“被动”变为“主动”?目的地如何从“本土”走向“国际”?

它的答案清晰而坚定,那就是把文化做透、把服务做细、把人心聚齐——用四季IP破解季节困局,靠全民共治凝聚发展合力,以国际视野打开市场空间。

2025年的金秋,角山长城下的菊花还在绽放,而山海关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毕竟,真正的文旅发展,从来不是单点爆火,而是全域共生;不是一时热闹,而是长久繁荣。

(迈点网 邱娟)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长城汽车敦煌寻根:一场跨越千年... “不到敦煌,不知中华文化的厚重与精彩。”2025年9月19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携手央视新闻《中国...
这趟湟源来值了!看水渠、逛老院... 文/扈凤武 清晨,青海读书会的几位老师在刘会长的带领下,驱车前往湟源县,参加丹城读书会的活动。 依照...
【欧洲】布鲁塞尔机场今日再次因... - 文 前 推 广 - 荷兰媒体NOS报道,周日,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再次出现航班延误和取消。昨天,欧...
甘梓含:上海葱油拌面:家的味道 第六季“My Favorite Shanghai·爱上海的理由”青少年外语短视频征集展播活动由上海市...
原创 非... 在东非的坦桑尼亚,生活着大约4万名华人,其中河南人在这里扎根发展。漫步在达累斯萨拉姆的街道上,时常能...
安徽自由行4日游费用预算,黄山... 作为亲历者,我必须为黄山四天三晚的跟团游正名——它绝非传统印象中的“走马观花”,反而是一场融合自然奇...
张家界市慈利县:非遗项目进景区... 9月18日,由慈利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主办的第二届“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文化艺术进景区志愿服务活动...
从淡季冷清到四季爆满,山海关靠... 2025年9月20日清晨,角山长城脚下的第一缕阳光,恰好落在“龙腾盛世”菊花造型的龙鳞上。 10万余...
2025年新疆旅行本地团16天... 2025年新疆旅行本地团16天15晚人均预算4800元,带父母走乌鲁木齐十六天游行程路线,既能饱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