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企业版“崩了”的教训: 企业应该对技术有“敬畏”之心
创始人
2024-10-28 15:34:37
0

在许多码农为“1024”庆祝时,滴滴的程序员们恐怕开心不起来。

就在10月24日晚上,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陆续出现对滴滴企业版的吐槽:加班到晚上11点的“打工人”想要打车回家时,却发现滴滴企业版“崩”了,要么一直打不到车,要么上车后还在派单,或者直接提示系统异常……

在不满情绪的加持下,“企业滴滴崩了”的话题,硬是在大半夜上了微博热搜。

有些讽刺的是,10月23日的企业出行服务峰会上,滴滴企业版刚宣布“累计服务超55万家企业,已成为一站式企业商旅出行平台”,并坦言“持续加大技术资源投入,让更多企业从一体化解决方案中获益。”

也许10月24日晚上的“崩溃”只是偶发事故,却也揭示了一个既定事实:除了所谓的“商业理想”,企业还要有对技术有起码的“敬畏之心”。

01 宕机的“秘密”藏在财报里

如果是在两年前,“企业滴滴崩了”的事故可能不会掀起太大的声浪,但在“开猿节流”后遗症频发的当下,似乎有必要“刨根问底”。

何况滴滴早有“P0级重大事故”在先。

时间回到2023年11月27日,同样是在打车高峰期的夜间,滴滴APP被曝系统故障,出现了无法定位、显示网络异常等问题,而且持续时间长达12个小时,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基本恢复正常。

坊间迅速产生了不少猜测:有人认为滴滴遭遇了“外部攻击”,有人判断滴滴的“底层系统本身存在有缺陷”,更多人讨论的焦点则是——“滴滴系统崩了,跟之前减员增效有关——把老人都裁光了,剩下的新兵hold不住整个系统。‍‍‍‍‍‍‍‍‍‍‍”

当时就有好事者从滴滴财报中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2021年底,滴滴的员工总数24396人,到了2022年底,员工总数已经减少到20870人,得出的结论是“短短一年时间里,滴滴的裁员比例高达14.4%。”

也有媒体整理了滴滴过去几个季度的研发投入:从2023年三季度开始,在营收增长的情况下,滴滴的运营和销售费用均同比增长,唯有研发投入连续四个季度下滑,侧面印证了降本增效的“侧重点”。

2023年11月的P0级事故后,滴滴曾在官方致歉信中写道:“我们将引以为戒,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刻反思,全力改正,继续努力做好服务保障。”至于滴滴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做了什么努力,对外界来说却是个“迷”。

海豚投研在解读滴滴2024年Q1财报时,根据“营销和研发费用分别环比减少了近5亿,费用压缩力度最大”的数据,猜测“滴滴应当是对外大幅削减了买量、品宣,对内大概率也裁撤了不少程序员”。

到了2024年Q2财报,滴滴的研发费用进一步下降到18亿元,同比下降17.3%。一部分原因是将智能汽车业务出售给了小鹏汽车,但在运营支持、营销和管理费用均同比小增时,研发费用是唯一同比下降的。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宕机往往是一个复杂问题,无法断言是否和降本增效直接相关。

但无可否认的一点,技术作为大厂组织架构中人员规模最大、平均薪酬最高的部门,几乎是人员精简的重灾区;“裁掉高薪的资深程序员,用薪水较低的年轻人替代”,可以说是大厂硬挤利润的常规操作。

尤其是在研发费用占比连续多个季度下滑,宕机频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诸如“减猿增效”、“开猿节流”的合理猜测并不让人意外。

02 重拾对技术的“敬畏”之心

滴滴并不是唯一被吐槽的大厂,阿里、腾讯、字节、网易等都在过去一年里出现过“热搜级”的宕机现象。

比如阿里云在2023年双11过后因多款应用发生故障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同样牵扯出了阿里云半年前被曝裁员7%的“导火索”。

再比如“网易云音乐崩了”的话题在2024年8月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被网友吐槽称“裁员裁到了大动脉”……

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失,多家企业纷纷开启“降本增效”模式,裁员成了不少企业提升利润的“最佳方案”。以至于为了砍成本,裁员、降薪、减预算等措施一股脑地推出,偏偏缺少了对技术的“敬畏之心”。

有所不同的是,以往降本增效的重心主要是进入到增长瓶颈的业务,宕机的诱因除了精简人员产生的“疏忽”,还包括在容灾、备灾方面的“减法”,譬如缺少双机热备方案、备用机房和多节点集群等应急和防范措施。

这次滴滴企业版的“崩溃”似乎是个例外。

根据滴滴在2024年Q2财报中披露的信息,二季度国内市场的GTV约735亿元,相比上季增长了4.4%,已经属于平稳偏慢的增长。而在利润指标上,国内调整后的利润约23.7亿元,比上季的3%小幅提升到3.2%。

在出行市场趋于饱和的语境下,滴滴想要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进一步改善利润率,必须要找到新的增长场景。

滴滴企业版或许就是滴滴找到的破局点。

按照滴滴企业服务事业群总经理蔡晓鸥的说法,过去10年时间里,滴滴企业版累计服务超55万家企业,覆盖央国企、高新技术、能源、金融等领域客户。倘若能够将企业客户的服务范围从打车延伸到机票、火车票、酒店等全链路,不无打造出新增长曲线的可能。

问题在于,所有的商业理想都是构建在技术和信任地基上的,一旦地基不牢,所有的想象终将停留在PPT上。

正如滴滴企业版10月24日的崩溃所折射出的:最早在社交媒体吐槽的正是京东、快手、字节、百度等大厂的“同学”,因为时间上的原因,很多人在吐槽时夹杂着不满情绪,宁愿放弃报销,也要去其他平台下单。

在2023年11月的“P0级事故”期间,不少网约车司机也曾担心滴滴的系统错误会影响账号、口碑值、提现等功能,一些司机在微信群中看到消息后,连夜开始提现,有人提现成功后才稍稍心安。

信任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信任的崩塌只需要一次小小的意外。宕机的迷雾挥之不去,信任感被过度消耗后,“出走”将是难以挽回的趋势。重拾对技术的“敬畏”之心,将是一个平台能否行稳致远的关键。

03 写在最后

经历过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后,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一个个国民级APP。就像是一个个环环紧扣的零件,任何一个微小的偏差,都可能让整个齿轮停止转动。每一次不可控的事故,都可能让无数人的生活“断片儿”。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习惯用脚投票的用户,可以成就一个个超级APP,也可以被迫离开。作为国民APP的运营者,有责任保障平台的稳定和安全,尽可能降低社会负面影响,眼里切莫只有营收和利润。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午报创业涨超4%站上3000点... 一、【早盘盘面回顾】 财联社9月11日讯,市场早盘持续走强,三大指数下探后快速回升,创业板指站上30...
首开股份连收6个涨停板 累计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于祥明)9月10日,首开股份收盘再封涨停板。自9月3日以来,首开股份股价已...
雷军挥泪斩太子 9月8日深夜,一封来自小米集团职业道德委员会的内部邮件,引发了科技圈巨震。邮件内容言简意赅,直指小米...
农业银行亮相2025年服贸会 央广网北京9月11日消息(记者 徐芳)9月10日至14日,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的2025年...
亿纬锂能中报增收不增利,受累价... 证券之星陆雯燕 在锂电行业寒冬未散、动力与储能电池赛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亿纬锂能(300014.SZ...
金银铂:看涨势头建立 【华通白银网9月11日讯】黄金 (黄金日线图) 受美国疲弱通胀数据和货币宽松预期升温提振,金价仍接...
巨头股价,暴涨!世界首富,一度... 当地时间周三,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同比和环比涨幅均显...
投顾观市:多看少动,等待趋势明... 9月10日,投顾黄林捷在今日市场分析中指出,从上午大盘的走势来看,指数继续维持窄幅震荡的态势。从数据...
电池ETF:9月10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9月10日,电池ETF(159755)融资买入5282.29万元,融资偿还7049.9...
ETF午评 | A股三大指数集... 格隆汇9月11日|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大涨,截至午盘,沪指涨1.12%,深成指涨2.63%,指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