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欧洲农业快“断代”!超市靠进口填货架,中国耕地却有保障
创始人
2025-10-26 18:07:44
0

走进阿姆斯特丹的超市,货架上的番茄印着“摩洛哥产”,生菜标注“西班牙进口”,很难找到本地农场的踪迹,而在上海的菜市场,80%以上的蔬菜来自周边县域的规模化农场。

一边是本土农民断层导致的食品进口依赖,一边是耕地红线守得牢牢的粮食自主保障,欧洲农业正遭遇“后继无人”的断代危机,中国却能稳守耕地根基,这背后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25岁的荷兰农民彼得·米登多普对此有着最切身的体会,他每天在自家农场和布鲁塞尔之间奔波,驾驶拖拉机时还在接听关于欧盟农业政策的采访电话。

作为欧洲青年农民理事会主席,他和父亲、兄弟共同经营的农场,是欧洲少数还能实现代际传承的案例。

欧盟超过三分之一的农场管理者年龄在65岁以上,而40岁以下的比例不足八分之一,仅为12%。

年轻农民的“入行难”,首先卡在了土地这道关上,欧盟每公顷耕地成本接近1.2万欧元,在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的荷兰,这一数字飙升至9万欧元,较十年前的5.6万欧元涨幅超过60%。

土地成本之外,资金门槛更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比利时29岁的肉牛养殖户弗洛里安·蓬塞莱吐槽,银行要求的担保额度是父母根本无力承担的。

更让年轻人绝望的是政策的不确定性,这些渴望用无人机巡田、靠AI调控种植的新一代农民,并不奢求无条件的补贴。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决定了任何投入都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预期,而欧盟频繁调整的农业规则,让年轻农民不敢轻易投入资金升级设备。

这种“政策摇摆”叠加经济压力,使得欧洲乡村陷入恶性循环,老年农民退休后土地被大型农场兼并,乡村学校因人口流失关闭,谷仓逐渐荒废,最终只能依赖进口食品填补货架空缺。

欧盟农业食品体系曾在2022年创造9000亿欧元附加值,支撑3000万个就业岗位,如今却面临“后继无人”的结构性危机。

为挽回颓势,欧盟农业委员克里斯托弗·汉森即将公布《农业代际更新战略》,这被视为应对断代危机的关键举措。

战略草案提出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40年将40岁以下农民比例提升至四分之一,同时要求成员国将共同农业政策资金的6%用于代际更新。

这一比例是当前的两倍,若能落实,2028至2034年间青年农民领域可获得超170亿欧元资金支持。

此外,草案还包含最高30万欧元的创业贷款、税制改革、土地政策优化等配套措施,并计划与下月发布的生物经济战略形成协同效应。

但年轻农民和成员国对此充满疑虑,现行政策中3%的预算比例是强制要求,而新提出的6%仅为倡导性目标,这让欧洲青年农业经营者协会担忧部分政府会借机缩减投入。

匈牙利农业部部长纳吉·伊什特万直接批评该战略推翻了此前的补贴共识,危及本国农民生计。

捷克商业和旅游联合会则指出,战略未考虑农民在数字化、碳减排上的前期投入,补贴缺乏针对性。

欧洲农业游说团体也警告,若共同农业政策资金不足,所有提议都将面临现实考验。

当欧洲在政策博弈中纠结时,中国早已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守住了耕地根基,从源头上避免了“代际断档”的隐患。

作为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国耕地保护形成了一套全链条保障体系,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耕地灌溉面积达10.75亿亩,从东北黑土区到长江中下游平原,持续的地力提升让种地更有“钱景”。

中国还建立了与耕地保护直接挂钩的经济奖惩机制,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省份给予奖励,对缺口省份收取补偿,充分调动了地方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在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上,中国的措施更具实操性,针对种粮利润压缩导致的撂荒问题,各地通过代种代耕、土地流转等方式盘活耕地,同时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覆盖范围,让农民“种粮不担风险”。

与欧洲年轻农民面临的“贷款难”不同,中国通过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业专项贷款等政策,为新一代农民降低入行门槛。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约45%,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新增耕地66万亩。

这种“节流+开源”的模式,让耕地总量实现“南北双增”,从根本上保障了粮食生产的人力与土地基础。

中欧农业的差异并非源于自然条件,而是制度设计的系统性差异。

欧洲拥有完善的农业技术储备,荷兰甚至能将35%的农村发展资金投入数字化与环保创新,但政策的碎片化和资金的非强制性,让技术优势难以转化为从业吸引力。

中国则通过“顶层设计+基层落实”的闭环,将耕地保护与农民收益紧密绑定,既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实现耕地动态监控,又用真金白银的补贴让农民“种粮有钱赚”。

既严格考核压实地方责任,又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职业。

从阿姆斯特丹超市的进口标签,到上海菜市场的本土蔬菜,两种景象背后是两种农业发展逻辑的分野。

欧洲的教训证明,农业代际传承从来不是单纯的“吸引年轻人入行”,而是需要土地、资金、政策形成合力的系统工程,中国的实践则表明,守住耕地根基既要靠制度刚性,更要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粮食安全的核心,终究是“地有人种、种有保障”,这或许就是欧洲正在寻找、而中国已经筑牢的答案。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的登基之路充满了权力斗争和血腥冲突,但也有一...
2025-10-26 05:02:56
原创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名言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其背后有着深...
2025-10-26 05:02:30
广东举办米其林美食节 展现...
新华社深圳10月25日电(记者王丰)24日,金秋的深圳迎来一场味觉...
2025-10-26 04:44:50
原创 ...
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不仅具有远见卓识,更有识人之慧。相比之下...
2025-10-26 04:32:54
原创 ...
古代两军交战时,往往会有专门的士兵扛着军旗,虽然这些旗手手无寸铁,...
2025-10-26 04:31:42
原创 ...
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动荡时期,清政府开始逐渐依赖汉人来平定叛乱,曾国藩...
2025-10-26 04:02:21
原创 ...
是非分明未必是福 中国人最不欣赏那些过于是非分明的人。三国时期...
2025-10-26 04:02:05
原创 ...
提到三国时期的美女,大家常常会想到貂蝉,这个角色大多来源于《三国演...
2025-10-26 04:01:59
马勇:“人努力,天帮忙” ...
10月22日,“85鉴定”40周年大会在贵州遵义汇川举办。 在“传...
2025-10-26 03:55:06

热门资讯

“十五规划”干货来了! 《“十五规划”干货来了!》 ——从“稳得住”到“跑得快”,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已经点火 你有没有发...
比高集团(08220.HK):... 比高集团(08220.HK)发布公告,自2025年10月28日起:周雅致女士及叶耀邦先生已辞任执行董...
不买金镯子改投资黄金 投资者该... 10月以来,黄金国际现货价格在连创历史新高后迎来重挫,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今天能不能买?”“均价9...
原创 没... 自2023年3月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深度调整期。根据最新数据,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
你刷的短视频,标注“AI生成”... 二〇二五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观众体验AI生成杂志封面照片。 罗 伟摄(人民图片) 在微信视频号,...
原创 路... 懂王的话术从“加征150%关税、取消会面(当时压根也没有确定会面)”到“会面未必取消”再到“中国和美...
依依股份:拟购买宠物食品公司高... 10月26日,依依股份(001206.SZ)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取得杭州高...
艾德生物:拟斥资1亿元至2亿元...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艾德生物10月2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和/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
房企化债迎“关键突破”:融创获... 近期,多家规模房企的债务重组迎来重大进展。 融创中国公告称,在本月中旬举行的境外债重组计划会议中,9...
原创 中... 第五轮中美经贸磋商已经开始,但在中国代表刚刚上桌时,美国却宣布启动新一轮调查,这一举动让人不禁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