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3月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深度调整期。根据最新数据,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为12.12亿平方米,同比下滑23.3%;销售额则为11.86万亿元,同比下降26.6%。截至11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已攀升至约5.52亿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0%。
二手房市场同样表现疲软。11月份,全国100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市场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5231元,环比下跌0.62%,跌幅比上月扩大了0.2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二手房均价下降了2.86%。值得注意的是,二手房市场均价已连续9个月呈现下滑趋势。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种种迹象,其实在2018年就已由华人首富李嘉诚精准预言。彼时,他曾向媒体坦言,未来五年房价或将迎来巨变,提醒投资炒房需谨慎,并指出内地许多开发商过度依赖负债扩张的时代即将结束。然而,彼时房地产市场仍处在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之中,李嘉诚的忠告并未引起当时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如今,国内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深刻调整,大量“炒房客”被套牢,而此前盲目扩张的房企也因负债累累,陷入债务危机和烂尾楼的困境。这一切,都与当年李嘉诚的预判不谋而合。
对于仅拥有一套房产的家庭而言,当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低迷及房价的逐步下跌,影响相对有限。然而,对于那些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来说,影响则更为显著。许多此类家庭购房初衷是为了资产保值增值,进行投资性配置。那么,对于这些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而言,未来很可能将面临以下三种严峻局面。
局面一:房价持续下跌的忧虑
过往,人们普遍认为即使房价下跌,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房产也难以幸免。然而,现实情况表明,如今即便是一线城市中心地段的房价也出现松动。以上海为例,2021年中心城区一些老旧小户型房屋单价曾飙升至每平方米10万多元,如今已跌至每平方米6至7万元。因此,无论身处一线大都市还是中小城市,房价泡沫越大的区域,其面临破裂的风险也就越高。手握两套房产的家庭,未来无疑将承受房价持续下跌、资产不断缩水的煎熬。
局面二:房产难以变现的困境
面对房价的持续下滑,许多拥有两套房产的业主会选择及时抛售,以求“止损”。然而,当前各地二手房挂牌量正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尤其在一线城市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后,二手房挂牌量更是激增。
如今,北京的二手房挂牌量已超过15万套,上海的挂牌量更是达到了18万套以上。与此同时,受疫情影响,居民收入普遍下降,许多家庭推迟了购房计划,整体购房需求呈萎缩态势。因此,拥有两套房产的家庭将面临房产难以快速变现的窘境。
局面三:持有房产的成本与压力骤增
许多拥有二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在经历了三年疫情后,收入减少甚至面临失业,深切体会到沉重的还贷压力,举步维艰。此外,与仅拥有一套房产的家庭相比,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其每月的各项费用支出必然更高,即便是空置的房产,也无法减免相关持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