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正、副总统同时发声,“与中国的关税战并非不可避免”。美国人果然色厉内荏,特朗普一顿情绪输出后,还是得回到与中方的谈判桌前。
(特朗普发怒过后,还是想跟中方谈谈)
当地时间10月12日,中方关于加强稀土管制的公告发了三天后,特朗普政府整体都冷静下来了。
先是由美国副总统万斯暗示,美国并不愿意打这场关税战。
万斯称,中方应当选择理性的道路,并声称,特朗普手上的牌很多,但如果中国愿意理性一点,美国也会如此。
紧接着,特朗普也在其社交媒体发文,以所谓“对中国好”的口吻,声称“美国想帮助中国,而不是伤害中国”,以暗示可能会取消对中国加征的关税。
显然美方已经露怯,但碍于“全球第一强国”的面子,他们没法把话说得那么明白,只能是各种拐弯抹角,以看似警告、实则服软的口气希望中方收回成命,同时避免真的与中国打起这场贸易战。
万斯和特朗普的表态处处都透露着所谓的,“是美国在给中国机会”,但实则是在求中方给个对话机会,这正是美方给出的台阶,他们希望中方能够顺着台阶下来。
不过就中方的一系列表态来看,我们出台这几项措施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有备而来的。
(万斯称,特朗普手中很多牌)
12日当天,商务部发言人答记者问,其中提到,中方事先已就措施可能对产供链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充分评估,并确信相关影响非常有限。同时措施出台前,已向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通报。
也就是说,美方可能早就知道了我方会出台这些措施,难道特朗普手底下的人没跟他汇报过?
发言人还提到,这是中方依据法律法规,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行为,反观美方,长期以来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对华采取歧视性做法。
特别是在9月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后,短短20多天,美方持续新增出台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
将多家中企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和特别指定国民清单;通过穿透性规则任意扩大受管制企业范围,影响数千家中国企业;无视中方关切,执意落地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
(马德里会谈刚结束,美方就针对中企下手)
发言人这话也基本解释了我方为何会出台这些措施,正是因为美方在马德里会谈结束后,又开始针对中企下手在先,并非特朗普口中的,“中国这是在针对全世界”。
显然特朗普政府又开始不长记性了,中方放宽了对美稀土出口后,他们似乎觉得自己又行了,在中美经贸谈判氛围一片向好之际,又开始打压限制中企,那我们自然也要让他们长长记性。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透露,他们自得知这一消息后,便迅速联系中方,试图与中方通电话,但中方拒接了。
很显然,我们这次的态度坚决。
无论是拒接美方电话,还是发言人的表态,都说明我们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美方若是不改变错误做法,仅是口头上呼吁谈判,又说一套做一套,那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精力陪美方折腾,更不可能会下这个台阶。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在发言人话里,还提到了“已经充分评估,并确信相关影响非常有限”,这话虽然指的是产供链,但同样也可以针对美国政府。
我方早已看透了特朗普政府的本质,不过就是纸老虎,喊得再凶,但其实手里没有什么筹码。
(美贸易代表透露,中方拒接电话)
特朗普一顿情绪输出,喊完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现在不照样冷静下来了?
中美贸易战的代价也是美方无法承受的,特朗普政府心里很清楚这点。
跟特朗普在其社交软件上“随时官宣”不同,我方出台的政策已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和评估。这场交锋揭示了一个本质:特朗普的贸易讹诈不过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在中方坚定的意志与完备的预案面前不堪一击。
从虚张声势的关税威胁到如今寻求对话的暗示,特朗普政府的姿态变化已然说明,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任何单方面的霸凌行径终将反噬自身。
中国的回应之所以冷静而坚决,正是因为我们早已看清:在这场博弈中,时间与道义站在更有战略耐心、更遵守国际规则的一方。
美方若真心希望“避免关税战”,那么关键不在于给中国设置台阶,而在于必须用实际行动拆除自己设置的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