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女子,竟能在伦敦法庭上承认操控了全球最大的比特币洗钱案? 2025年9月29日,化名“张雅迪”的钱志敏摘下面具,眼含泪珠供认不讳,这场涉及近500亿人民币的骗局,彻底撕开了虚拟货币洗钱的黑幕。
钱志敏的骗局始于2014年,当时她以“花花”的化名在天津注册了“蓝天格锐”公司。 她精心设计了双重伪装:一方面在实体办公室展示实力,另一方面用比特币概念制造高科技光环。 公司推出了十款理财产品,包括所谓的“治霾神器”和“生命环”手环,瞄准中老年投资者。
这些产品承诺每天每份投资可获得约160元分红,合同到期回报率高达3倍。 一位64岁的投资者杨飞回忆:“她讲比特币是数字黄金,预测中美会有贸易战,我们都被忽悠了。 ”数据显示,蓝天格锐在2014年至2017年间吸收了430亿元资金,平均每个受害者被骗走33万多元。
钱志敏的洗钱操作利用了比特币的匿名性。 2014年到2015年,她投入11.4亿元购买了6.1万枚比特币,将私钥刻在金属片上藏于U盘。
在英国,钱志敏试图用比特币购买价值2350万英镑的豪宅,这一交易触发了反洗钱警报。 2024年4月,她在约克被捕,而温简早在2024年3月因洗钱罪被判6年8个月监禁。 英国警方最终冻结了这批比特币,按2025年9月市价计算,价值已飙升至493.5亿元。
中英两国在此案上展开了司法合作。 伦敦警方依据《2002年犯罪收益追缴法》冻结资产,但返还程序复杂。 英国检察署表示,需等民事追偿程序推进到特定阶段后,才会与中国接触。 截至2023年,受害者仅收到不到本金13%的清退款,总额仅28亿元。
跨国追赃面临法律障碍。 英国法律允许无人认领的资产由警方和内政部分走一半,这意味着受害者可能最多只能拿回240亿元。 2024年4月,2500名受害者向中国公安部提交联名信,律师团也已向英国高等法院申请民事追偿。
虚拟货币洗钱已成为经济犯罪的新趋势。 类似案例中,犯罪分子通过境外交易平台兑换比特币,再用“混币”技术混淆流向。 钱志敏案暴露了监管漏洞,比特币的跨境流动性使得追赃难度倍增。
此案预计庭审将持续12周,中国办案警官将赴英作证,受害者通过视频参与。 但法律程序漫长,许多老人仍在等待他们的养老钱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