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A股再次上演探底回升,盘中超4200只个股上涨,但市场情绪却异常躁动。 大盘指数稳在3900点附近,白酒板块突然发力,皇台酒业涨停,迎驾贡酒涨超7%,贵州茅台也收涨2.24%。
与此同时,全场成交量严重萎缩,节后首日融资买入500亿的狂热场景不复存在。 这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让投资者彻底分裂:有人高呼“牛市回归”,有人悲观“缩量必跌”。
白酒的护盘逻辑,老牌资产的防御价值觉醒
白酒板块的异动并非偶然。 近期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公开表态增持茅台,释放了长线资金抄底信号。 从基本面看,龙头酒企的业绩韧性凸显:茅台、五粮液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逆势双增,茅台增速达13.5%。
关键的是,板块估值已跌至历史低位,中证白酒指数动态PE约25倍,低于近10年中位数水平,部分龙头股息率超过3.5%。
白酒的上涨背后,是资金从高估值科技股向防御性资产切换的明确趋势。 2025年春节后,五粮液、汾酒等酒企通过“控货挺价”策略成功去库存,部分区域百元价位产品动销增长超10%。
秋季糖酒会即将召开,这一行业风向标事件进一步催化市场对消费复苏的预期。
”
缩量背后的市场真相,资金正在等待时机
与白酒的火热相反,全场成交量骤降。 历史数据显示,A股成交额跌破5000亿元时,往往对应市场情绪冰点。
本轮缩量原因复杂:科技股回调导致资金观望(如半导体板块三日净流出超400亿)、季度末流动性收紧、以及外部政策不确定性加剧。 缩量未必是坏事,地量常出现在市场底部区域,说明抛压衰竭。
值得玩味的是投资者行为的变化
节后首日,融资资金疯狂追涨科技股,单日买入500亿;当前股价回调20%后,反而无人问津。 这种“追涨杀跌”的模式,暴露出散户情绪化交易的弱点。 事实上,部分机构正在悄然布局:中央汇金三季度增持白酒ETF,北向资金8月净买入白酒股超20亿元。
分歧点,避风港还是下跌中继?
市场对白酒板块的争议激烈。 乐观者认为,白酒作为“老登资产”代表,估值安全垫深厚,且政策端已有暖意,新华社曾发文强调“禁酒令不应一刀切”。
中秋旺季临近,宴席消费复苏有望带动300元以下大众价位白酒动销改善。 但悲观者指出,高端白酒库存压力仍未彻底化解,500元以上价格带产品倒挂严重,部分渠道库存仍需时间消化。
成交量萎缩同样引发两极解读
一部分观点认为,缩量意味着市场缺乏新资金入场,反弹动能不足;另一部分观点则指出,当前缩量类似2020年5月的地量见底信号,后续一旦放量,可能触发强势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