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跟中国之间的贸易纠葛这两年闹得挺大,起因就是加方在2024年10月1日突然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的附加税,紧跟着10月22日又对钢铁和铝制品征收25%的关税。这俩决定直接让中加关系雪上加霜,本来两国贸易还算平稳,现在搞得农业出口商日子难过,尤其是那些靠油菜籽吃饭的农户。加拿大农业本来就依赖中国市场,萨斯喀彻温省的油菜籽出口量占大头,中国是他们第二大买家,仅次于美国。结果加方这么一搞,中国那边也没闲着,2024年9月9日商务部就启动了对加拿大油菜籽的反倾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价格倾销和对国内产业的影响,持续了好几个月。
到2025年3月8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正式发公告,从3月20日起对加拿大产的菜子油、油渣饼和豌豆征收100%的关税,对水产品和猪肉加征25%。这个税率一出,加拿大西部农场主们出口直接受阻,油菜籽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农户收入直线下降。萨斯喀彻温省作为主产区,经济支柱就是农产品出口,中国市场份额丢了之后,当地农户只能转种其他作物,有些甚至卖掉农机设备。加拿大整体对华农产品出口在2024年还达到49亿加元,其中油菜籽种子占40亿,现在这些订单基本全泡汤了。中粮集团作为中国大买家,很快就转向其他来源,2025年从中澳采购了5万吨新季油菜籽,价格还低于每吨600美元,比加拿大货更有竞争力。澳大利亚供应商抓住机会,出口量猛增,填补了加拿大留下的空缺。
卡尼上台没多久,就面临这个贸易烂摊子。他急着想缓和关系,2025年9月23日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抽时间跟中方见了面,谈了对华钢铁关税问题,还表示希望在合适时候跟中方高层亲自见面。但中方没给出具体回应,就跟已读不回似的。卡尼在会上强调了想尽快见面的意愿,可中方只说希望加方树立正确对华认知,提供公平非歧视环境。这话的意思很清楚,加方在5G、矿产和钢铁上对中企的限制没变,歧视政策还在,哪来诚意谈合作。加拿大外交长期受美国影响,卡尼想独立调整政策也难,华盛顿那边牵着鼻子走。
加拿大省长们坐不住了,2025年7月22日,多位省长联合发声,要求联邦取消对华关税,改善贸易联系。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戴维·伊比公开呼吁审视关税政策,在争端中让步。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斯科特·莫伊8月26日说,如果他决定,会马上撤对中国电动汽车的100%关税,本省农业太靠中国市场了。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也附和,需要多跟中国互动。这些压力传到联邦议会,卡尼政府口头回应不少,但实际行动有限,没改歧视政策。中方坚持要加方展示诚意,比如取消关税,放开对中企限制,否则合作大门难开。
贸易摩擦根源在于加拿大跟美国步调一致,对华搞保护主义,结果自食苦果。中国市场不是非加拿大不可,转向澳大利亚后,加拿大份额迅速丢掉,农业损失越来越大。2025年8月12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临时反倾销税,从8月14日起以保证金形式收,这下加拿大出口彻底崩盘。农户们收入锐减,部分农场主转行,经济链条断裂。卡尼作为总理,党内和选民批评不断,任期内中加关系没实质进展,一直停滞。
加拿大想两边讨好,嘴上喊合作,行动上离不开美国框架。结果市场被别人抢,损失自担。中国有能力找更可靠伙伴,不必为加拿大农业困境让步。合作欢迎,但前提是尊重公平,加方不改政策,关系短期难转机。加拿大如果继续这样,只会更孤立,经济压力更大。中国这次冷处理,其实是提醒,钥匙在中方手里,加方得先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