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货高端美妆的标杆,毛戈平近期发布港交所上市后首份财报,交出了营收、净利润双增30%以上的亮眼成绩,84.2%的毛利率更是稳居行业头部。
其凭借故宫百年联名、“骨相化妆法”等东方美学叙事,以及线下专柜体验与线上流量运营的精准配合,成为少数能与欧美品牌抗衡的国货代表。但光鲜数据背后,0.59%的研发投入占比、仅2项发明专利的技术储备,以及对ODM代工的高度依赖,暴露出“重营销轻研发”的隐忧。
财报数据亮眼:高端赛道的“中国速度”
8月27日,毛戈平美妆发布了港交所上市后首份半年报,营收25.88 亿,同比增长31.3%、净利润6.70亿,同比增长36.1%,毛利率维持在 84.2% ,属于行业较高水平。
这一增速远超行业平均,不仅让其跻身国内美妆上市企业TOP4,更以专柜平均月销48.3万元、复购率26.8%的核心指标,刷新了国货高端美妆的增长天花板。
品类扩张与管道重构,毛戈平最大的优势是彩妆基本盘,上半年盈利依旧保持稳固。底妆类产品贡献超2000万元单品2个,彩妆收入14.22 亿元,增长31.1%,抖音3・8 和 6・18 大促双夺冠。
同时,毛戈平也推出护肤品和香氛,其中护肤品收入同比增长超30%。“国蕴凝香”中法建交纪念香水、“闻道东方”故宫联名香氛系列,推动香氛品类成为增长新引擎。
上半年在线收入占比首次突破50%,12.97亿元,增长39%,线下专柜覆盖120城437个网点,3100名美妆顾问团队构建体验式消费护城河。
总体来看,毛戈平的财务状况较为健康,盈利质量较高:84.2%的毛利率超过巨子生物(81.7%)、珀莱雅(73.38%)等其他头部企业,25.9%的净利率更是接近奢侈品行业标准。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增长145.7%,现金储备达 38.9 亿元,为研发投入和产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核心竞争力解析:东方美学的“故事力”与“产品力”
文化叙事对其他国产品牌“降维打击”。顶级IP联名矩阵:与故宫合作推出的“气蕴东方”系列已迭代至第六季,2025年故宫建院百年联名香氛发布会在故宫午门举办。
创始人毛戈平作为《武则天》等40余部影视作品的造型指导,“明星化妆师”的匠人IP让其产品和技术更有说服力,让美妆爱好者们也想拥有“大师同款”的产品。
“换头术”化妆技术通过线下培训、在线教学持续强化品牌专业度。首创的“骨相化妆法”,将东方面部结构研究转化为高光、阴影产品开发逻辑,光影系列产品市占率稳居国货第一。
供应链与管道的精准把控。ODM合作的轻资产模式:与头部ODM厂商深度绑定,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全流程把控,既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又避免重资产投入拖累利润。
专柜配备专业化妆师提供“一对一”化妆服务,客单价超800元,线下复购率达30.3%,显著高于在线24.1%的水平。
隐忧与挑战:研发投入的“阿喀琉斯之踵”
研发投入的行业洼地。根据财报,毛戈平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仅1525.7万元,占营收0.59%,不足行业平均水平3%的1/5,远低于华熙生物的10.22%、贝泰妮4.91%等同行。
专利结构失衡。毛戈平财报中提到的49项专利中,仅2项发明专利——温水可卸眼线粉和持久滋润口红,4项是实用新型专利;43项为外观设计专利,核心技术壁垒薄弱。
ODM轻资产,存在依赖风险。产品开发高度依赖ODM供应商,杭州研发中心虽在建设中,预计在2026年底投用,但短期内难以改变“重营销、轻研发”的行业标签。
销售费用的双刃剑效应
营销投入高企,销售成本高达4亿元人民币,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流量投放、明星代言费用侵蚀部分利润空间。
品牌溢价的可持续性存疑,当前84.2%的毛利率,依赖文化溢价和管道控制力,若研发投入无法支撑产品功效升级,可能面临消费者“智商税”质疑。
个人IP美妆产品是否都面临研发能力质疑?
毛戈平与蕾哈娜Fenty Beauty的IP内核相似。Fenty Beauty以40种粉底液色号的“包容性彩妆”打开市场,毛戈平则以“东方骨相美学”为核心,两者均通过创始人个人IP强化品牌独特性。
其次,二者定价策略相近。Fenty Beauty产品定价20-50美元,毛戈平彩妆200-500元、护肤品400-800元,均瞄准“轻奢”价格带,与传统高端品牌形成错位竞争。
然而,两个品牌都面临研发能力的质疑,缺乏核心竞争成分。研发投入远低于同行,可能导致其在功效护肤赛道逐渐掉队。
未来破局之路:科技与文化的“双重变奏”
短期策略,研发投入的“补课”与“超车”。毛戈平若想补齐短板,要充分发挥研发中心的战略价值,杭州研发中心2026年投用后,若聚焦抗衰、修护等功效性成分开发,提升配方专利、工艺专利的数量,并且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同组建联合实验室,缩短研发周期,则可从源头构建技术壁垒。若想留住用户,不能单纯依靠“化妆技术”来持续吸引消费者。
长期策略,品牌矩阵的“立体化”与“全球化”。未来,毛戈平也可推出子品牌的差异化布局,主品牌MAOGEPING专注高端,未来可考虑收购或孵化专业护肤品牌,迎合大众的需求。
全球化的文化输出方面,可以以东南亚、日韩市场为突破口,复制“东方美学+ 本地化配方”模式,重点推广适合亚洲肤质的防晒、美妆产品。
结语:在“故事”与“科技”之间寻找平衡
毛戈平的财报数据证明,文化叙事+ 精准管道 + 轻资产模式可以打造一个百亿级国货品牌,成为“国货高端美妆第一股”。但在功效护肤时代,仅靠“讲故事”难以维持高端定位 ——研发投入的短板若不能在近几年内显著改善,80% 以上的毛利率未必可以长期保持。
若毛戈平的“东方美学”故事,能与“抗衰黑科技”等技术突破形成共振,其才真正具备与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国际巨头抗衡的实力。这既是中国美妆品牌的突围之路,也是文化自信与科技自信的终极融合。
文:新黄河科技与大健康研究院 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