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破译1个甲骨文奖10万,3年仅一人得到奖励,破译的字简单到不敢信
创始人
2025-06-07 17:02:03
0

提起甲骨文,我们对它的印象往往是晦涩难懂,而且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并无太多关联。

但事实上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大多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它与我们的文化可谓是息息相关。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破解了很多甲骨文字,但还有一些汉字迄今为止仍无法破解,甲骨文的研究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在目前我国出土的许多古文字当中,人们普遍认为甲骨文上篆刻的文字是比较成熟而系统的文字,是中国文字的源头,也是后期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对于甲骨文的破解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人们了解远古时期的历史,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甲骨文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史料。

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字并不用于日常的书写,而经常以占卜的形式来预测未来祸福并希望获得神灵给予的明确指示。

这种记录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的文字既被看成是神灵的一种回应,同样也是甲骨文的雏形。

但我们要知道,用甲骨来进行占卜和刻录并非常人所能操作,往往是由一国的巫师进行解读,一般人没有资格或能力去辨识甲骨上刻录的文字。

所以这种文字最初也只是保留在王室当中,在民间社会中并不普及。在商朝时期,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是用毛笔在竹简上书写文字,用作日常的交流。

相对于甲骨来说,竹简上写字可以随意增加文章的长度,如果发现写错也可以直接用削刀划去后重新书写。

像甲骨文中的删字是册与刀的结合,这也告诉我们最初在纸张普及之前,人们在书写时采用削刀进行涂改。

甲骨文的发现与流传

因为甲骨文字的辨识度和普及度较低,随着商王朝覆灭之后,甲骨文也遭受了灭顶之灾,大部分文字和相关的文献在战火当中都被损毁,这也为后来人们去学习和研究甲骨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那么甲骨文何时何地被人发现的?又是怎样流传到现在呢?

相传在清光绪25年,朝廷官员王懿荣在自家的中药当中发现了一味龙骨药材,在这块骨头上刻满了符号和文字。

因为平时王懿荣就喜欢收集这些文物,同时他也是研究金石学的专家。

看到这些文字后,他当即推断这可能是先古时期的一种文字符号。

于是他找到了这块龙骨的来源,以高价进行收购,王懿荣前前后后收集了大约有一千多块带有文字的甲骨。

王懿荣回家后对这些文字进行一一的排列和辨析,最终确定这些甲骨上的文字是用刀刻的方式记录在上面的,而甲骨上的裂纹则是由高温灼烧所导致的。

王懿荣去世后,其收藏的甲骨流散到各地,他的儿子为了偿还原先的债务,便将他生前所收集的所有甲骨全部卖出。

后来这些甲骨被一个叫刘鄂的人收集,刘鹗在这些甲骨文字基础上又从各处收集了大约有五千多片甲骨。

后来他将这些甲骨文拓印成书流传于世,后世学者也大多是根据刘鹗的这部甲骨文拓本进行研究和学习。

甲骨文的破译之谜

我们知道甲骨文是帝王占卜时所流传下来的文字,想对甲骨文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就不得不去理解甲骨文的措辞方式。

考虑到甲骨文是以占卜为目的而篆刻的文字,因此后人也将甲骨文上的文字大体分为四个意义单元。

它们分别是前辞、贞辞、占辞与验辞。

所谓前辞主要指占卜的日期以及问辞之人;贞辞则主要记录了占卜的具体内容;占辞则是甲骨在被灼烧之后对纹路进行判定而得到的信息。最后的验辞部分,指的是检验结果与先前的预测是否准确。

这其中贞辞的价值最高,他是占卜文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主要破解的对象之一。

为了能尽最大的可能还原文字背后的秘密,中国文字博物馆曾经发布的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凡能破解甲骨文字的,单字奖励10万元。

对存在争议的文字能做出新的解释,在经过鉴定后奖励5万元。

如此高额的悬赏却始终无人问津,这主要由于甲骨文的破译工作十分艰苦,单凭个人的努力很难有新的突破。

破译甲骨文有很多种途径,传统的方式大多从汉字本身的结构出发去探讨文字的进而推断其含义。

例如人们常常将和甲骨文时代相近的青铜铭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发现两者之间的规律从而破解甲骨文。但这种破译方式也有很多的局限性。

后来语言学家唐生周先生与杨庭硕先生开创了历史人类学的破译方式。

现如今在新旧方式的综合使用下,人们对甲骨文的破译工作又前进了一步。

自从中国文字博物馆颁布这项奖励声明三年来仅有一人靠一个“蠢”字,拿走了10万元奖金。

而这个破解“蠢”字的人就是复旦大学的古文字研究专家蒋玉斌。

蒋玉斌认为甲骨文中所说到的屯字其实就是现代汉语当中的蠢字,按照常规理解的,“屯”与“蠢”这两个字并无任何的联系。

在古书《周易》当中,屯被解释为新生的事物,有出生和开始的意义。而蠢字作为一种象形字,则是由一个春字和两个虫字构成,人们认为这也代表着冬眠的蜇虫在春天到来之际破土而出以获得新生的愿望。而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蠢字所代表的愚昧的含义,实则是后人添加上去的。

蠢字在古汉语当中并非是愚钝之意,相反却包含了新生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将甲骨文当中的屯字用蠢字代替后,无论是行文逻辑还是语言逻辑上都能说得通。

如今随着出土资料的不断增多和电脑信息技术的发展,甲骨文字的整体研究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未来,甲骨文背后所隐藏的秘密也将逐一被人们所发掘。

相关内容

原创 ...
2026年新赛季将迎来一支新军——美国通用/凯迪拉克车队,这一车队...
2025-07-03 08:37:21
原创 ...
2025年7月4日,F1英国大奖赛迎来了如火如荼的角逐。在这条历史...
2025-07-03 08:36:52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通...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迎来重大喜讯,如今已顺利通水!这一工程的竣...
2025-07-03 08:36:17
原创 ...
从秦始皇开始,我国一共经历了495位皇帝,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皇帝诸...
2025-07-03 08:34:03
原创 ...
闲聊三国事,三国有趣事,与君共享之!欢迎大家的观看,本篇文章为大家...
2025-07-03 08:33:53
原创 ...
大清道光晚年,皇位的竞争者就只剩下了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皇四子...
2025-07-03 08:33:52
从身份标识到文化记忆 ——...
中国姓名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应该是一种身份标识。《说文解字...
2025-07-03 08:33:48
原创 ...
公元219年,42岁的吕蒙,死在了孙权的内殿中。 因为吕蒙死的时候...
2025-07-03 08:33:26
原创 ...
弘晸(zhěng),这位清朝阿哥的命运与明朝建文帝的幼儿朱文圭命运...
2025-07-03 08:33:25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在江苏南京,有一位蔡先生,他手中持有一枚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一钱四分四厘。蔡先生的父亲,是一位痴迷于...
回顾清华才女不顾家人反对,嫁非... 1996年,在北京有房有车的清华才女王丽红,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嫁给非洲小伙,不管家里人如何劝...
从阿根廷到美国,全球文物归还狂... 哇塞,最近的国际文物归还浪潮可真是接连不断呀!前一家刚刚敲响了还文物的大钟,后一家就紧跟着登场。先是...
原创 为... 最近武汉的疫情有了好转,在全国人民共同的关注与帮助下,全国的疫情得到了有效好转,而我们迎来这场战役的...
原创 最... 武状元,首先想到的是苏乞儿,但是那都不是真实的。科举武举,是为了选取军事方面的人才的考试科目,开创于...
原创 雍... 无论雍正本人的感觉如何,不仅兄弟们对他的成败、失落看得清楚,就是世人也看得很清楚。他的成功之处多多,...
原创 中... 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和东周(公元前770...
原创 权... 当我们在谈论明朝皇帝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当然是他们手中的权力——掌生杀予夺、握万民万疆的皇权。...
原创 唐... 唐朝的国土面积在其历史上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在鼎盛时期,唐朝的疆域面积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规模。具体来说...
原创 项... 生逢乱世,相机而起;勇冠三军,叱咤风云;引兵北上,逐鹿中原,问鼎咸阳,裂土封王,最后却以乌江渡口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