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新赛季将迎来一支新军——美国通用/凯迪拉克车队,这一车队将成为F1阵容中的第11支车队。佩大师、周冠宇与博塔斯等名将,已成为车手席位的热门人选。这标志着F1与美国的联系更加紧密。近日我们讨论了F1的热点知识与相关电影,今天要聊的则是另一个话题——为何起源于欧洲的F1大奖赛,如今在美国设置了三站大奖赛?这些赛事背后与美国的复杂关系,又是如何演变的?
F1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欧洲大奖赛。最初,比赛并未对赛车做出任何限制,但随着1904年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FIA)的成立,出于公平与安全的考量,赛车技术规范逐渐完善,形成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方程式”概念——这是一种统一的技术标准。1950年,首届F1世界锦标赛在英国银石赛道举办,正式宣告了现代F1的诞生。自此,F1赛事深深扎根于欧洲,各大车队纷纷在英国建立基地。然而,近年来,FIA对美国和中东市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2025赛季,美国将独自主办三站大奖赛,成为F1全球版图中最为关键的地区之一。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F1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美国的赛车历史,最初以印第500赛事为主,这项赛事虽然也曾归属于F1,但与欧洲大奖赛并未合并运作。回顾历史,美国早在1982年便曾举办过三场F1赛事,打破了此前由意大利(1957年)单国双赛的纪录。这三场赛事分别为底特律、长滩和凯撒宫大奖赛。其中,长滩大奖赛被称为美国西部大奖赛,赛道全长3.275公里,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是一条典型的街道赛道。该赛道因其海滨弯道和狭窄的超车点而闻名,比赛期间,车手需应对极大的挑战。1976至1983年间,长滩站持续举办,1977年,马里奥·安德雷蒂成为此站的首位冠军,凯迪拉克F1项目的发起人正是安德雷蒂的儿子。
底特律大奖赛同样始于1982年,作为一条街道赛道,长度为4.168公里。由于高温天气常常使赛道表面温度超过40℃,轮胎损耗极为严重,被车手们戏称为“地狱赛道”。首场比赛,迈凯伦车手约翰·沃森从第17位发车,逆袭夺冠,创下了F1历史上最大的发车位次逆转纪录(该纪录第二年被长滩大奖赛的沃森打破)。不过,底特律的赛道条件极为严苛,1986年,车手塞纳的赛车曾因高温起火,车手们对街道赛的安全性提出质疑。最终,底特律因经济问题和赛事安全隐患,于1988年退出了F1赛历。
凯撒宫大奖赛则仅在1981和1982年举办两届,这场赛事由拉斯维加斯凯撒宫酒店的停车场改建而成。虽然此赛道设计上有诸多问题,特别是90%的弯道是直角低速弯,且赛道温度极高,给车手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但拉斯维加斯市场的吸引力使得F1仍希望重返此地。直到2023年,F1终于再次回到拉斯维加斯,经过41年的沉寂,新赛道设置在拉斯维加斯大道旁,成为F1赛事的新地标。
除了拉斯维加斯,迈阿密也是美国的热门赛事之一。自2022年起,迈阿密大奖赛开始成为F1赛历的一部分。这场比赛全长5.412公里,环绕NFL硬石体育场而建,赛道利用了停车场与公园道路组成了半永久性街道赛道。得益于迈阿密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这里已经成为F1最受欢迎的观赛目的地之一。赛事每年都吸引大量明星与粉丝,创造了超过10亿美元的收益,并签下了16年的长期合同,直到2041年。这里的娱乐元素尤其浓厚,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和社交媒体活跃度高的群体。
接下来是奥斯汀大奖赛,官方名称为美国大奖赛,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1950年代,首届美国大奖赛在赛百灵赛道举行,之后赛事地点辗转多个赛道,最终于2012年落户于得州奥斯汀的美洲赛道COTA。该赛道由著名设计师赫尔曼·提尔克操刀,至今已举办了13届比赛。2024年,奥斯汀站的赛事仍然备受期待,将会有一场精彩的冲刺赛。
从这些赛事的演变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目前拥有三场大奖赛,并且有着极高的重视度。为何美国能够独享全球最多的F1大奖赛?答案与2016年自由媒体集团收购F1有关。通过一系列的收购与资本整合,自由媒体集团最终成为F1的主要掌控者,并为F1注入了新活力。借助Netflix纪录片《极速求生》的巨大影响力,F1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有了显著提升。自此,F1逐渐成为美国娱乐化体育产业的一部分,与NBA、NFL、MLB等体育赛事并驾齐驱。
自由集团的战略重点之一,是“去赛车化”,通过娱乐化、电影化以及社交媒体等手段,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和新兴市场的粉丝。比如,F1大电影《极速求生》的成功,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走进电影院,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F1赛事。此外,F1游戏也逐渐成为全球玩家的重要娱乐内容,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体验电影中的车队和赛道。
2026年,随着凯迪拉克车队的加入,美国F1赛事将更加引人注目。凯迪拉克车队的诞生不仅为美国车迷带来了极大的期待,也象征着F1赛事在美国的影响力达到了新高。未来,F1与美国的紧密关系,势必将进一步推动美国赛车运动的发展,甚至可能将美国完全推向赛车界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