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王朝》中雍正去世后,李卫的下场如何?
创始人
2025-06-07 16:03:51
0

根据史籍记载,乾隆三年,李卫病逝,乾隆皇帝按总督例祭葬。可以说,李卫的结局算是比较圆满的,但这其中也是有喜有悲的。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没有交代李卫的下场,如果没有史书帮我们呈现,我想结果也应该是好的。这主要跟李卫为人处世有很大关系。

一、李卫官声极佳

李卫的家庭条件不错,在康熙的时候,买了个小官,他本人是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很聪明,头脑很灵活,朝中官员起草公文奏章,都要读给他听,有不合意的地方,他就口述修改,而且往往能切中问题要害,对此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雍正年间,李卫开始受到重用,历任云南盐驿道(从三品),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直至总督之首。李卫每遇到忠贤遭到不平,就会呜咽、愤恨,甚至拔剑而起,上到朝廷百官,下到黎民百姓,都很爱戴他。

二、李卫拥护雍正非常卖力

李卫的官职,是从雍正年间开始青云直上的,雍正很喜欢他,同样,他本人也全身心效忠雍正,他办事细心牢靠,知道怎么与雍正相处,居功不自傲,十分的低调。另外李卫懂得推行雍正的新政,为雍正推行的吏治整顿贡献很多。

三、不参与核心权力斗争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像年羹尧、张廷玉这些权力核心的重臣很难有善终的、所谓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断掉。李卫有个很大优势,基本是在做地方官,最开始是管理盐政,后来修海塘,管刑狱、河道等,他做的都是对国家经济、税收、财政、治安有大利的事情,做得好,大家都能看得到。参与权力斗争的机会很少,而且注意体察民情,深得老百姓的拥戴,哪个皇帝不喜欢呢?

一朝天子一朝丞,李卫在乾隆年间官位一级级下降,乾隆三年,李卫因肝病死于任上,乾隆皇帝按总督例祭葬。不过在他死后的44年,乾隆南巡时在西湖花神庙无意发现,庙中的神像竟然是李卫和他的妻妾,大怒,命人拆除,并斥责道: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托名立庙,甚为可异”。

不过乾隆最终没有深究,保全了李卫的面子,给后人留下比较好的历史声名。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 在网络上,有许多普通网友对夏朝的存在与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
2025-09-15 13:03:51
张飞被杀之后,为何赵云、魏...
公元221年,蜀汉车骑将军张飞在军营遇刺身亡。这起看似简单的部将叛...
2025-09-15 13:03:34
原创 ...
在苏联的历史长河中,从集体宿舍的简朴共享到私人别墅的奢华独立,这一...
2025-09-15 13:03:32
原创 ...
载沣,这位身处大清帝国末期的摄政王,在他的执政过程中,做出了许多关...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1949年3月,渡江战役迫在眉睫之际,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向党中央...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雪岩的名号,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声名显赫,风光无极。 他凭借商业头脑...
2025-09-15 13:03:20
原创 ...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
2025-09-15 13:03:14
原创 ...
我们都知道在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该...
2025-09-15 13:02:59
山西稷山考古新发现:东周时...
6月1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山西稷山郭家枣园遗址(200...
2025-09-15 13:02:58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一) 在网络上,有许多普通网友对夏朝的存在与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更让人困惑的是,...
张飞被杀之后,为何赵云、魏延、... 公元221年,蜀汉车骑将军张飞在军营遇刺身亡。这起看似简单的部将叛杀事件,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蜀汉政权...
原创 从... 在苏联的历史长河中,从集体宿舍的简朴共享到私人别墅的奢华独立,这一转变不仅代表了建筑风格的改变,更深...
原创 载... 载沣,这位身处大清帝国末期的摄政王,在他的执政过程中,做出了许多关键决策,但这些决策往往带有严重的误...
原创 渡... 1949年3月,渡江战役迫在眉睫之际,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向党中央提出了一个建议。他指出自从第二野战...
原创 “... 雪岩的名号,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声名显赫,风光无极。 他凭借商业头脑与市场洞察力开创出晚清商业帝国,钱...
原创 得...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公元前316年,...
原创 二... 我们都知道在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该条约中,双方约定在未来十年内互不侵...
山西稷山考古新发现:东周时期北... 6月1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山西稷山郭家枣园遗址(2009)东周时期炭化植物遗存分析,认定...
破译马家窑文化,寺洼遗址是钥匙 近年来,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推进,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明化进程逐渐清晰。然而,黄河上游的早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