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临死前,李善长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冷笑:看看金牌背面写了什么
创始人
2025-06-07 07:02:12
0

自古以来,历代的开国功臣都逃不过被皇帝杀害的命运,只因他们功高盖主,从开疆扩土的能臣成为皇帝稳固江山的障碍。

李善长是明朝开国功臣,他早年饱读诗书、足智多谋,后跟随朱元璋一路出生入死,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巩固天下。但朱元璋自登上皇位后,忘记了往日的兄弟情谊和对出生入死的战友许下荣华富贵的诺言,将众功臣一一杀害,李善长自然也逃不过他的魔爪。

临死前,李善长拿出皇帝昔日赐给他的免死金牌,朱元璋见状笑道:“你看看金牌背面写的啥。”李善长见到镌刻之字后彻底心灰意冷,只得等待发落。李善长在金牌背面看到了什么呢?他生前的贡献有多大呢?为什么朱元璋忍心杀他呢?

伯乐与千里马

李善长自幼聪颖,又酷爱读书,天赋和努力使他逐渐成长为一个才能出众的谋士。

李善长学成之时,正是元朝即将颠覆的时代,中原地区群雄并起,地方豪强都在为成为新王朝的统治者而争取势力范围,李善长空有一身才学,却没有得到任何势力的重用。

原来,李善长一直在滁州发展,他对事物发展的预测十分准确,这使他在当地逐渐有很高的名声,但他从未得到赏识,直到朱元璋的出现。

朱元璋的早年经历十分曲折,他甚至有许多次濒死,朱元璋出生时恰逢元朝政府黑暗腐败,且天灾频繁,频繁的祸乱使靠务农为生的朱元璋一家接连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先后死于瘟疫,失去依靠的朱元璋只得和兄弟分道扬镳,各自谋生,朱元璋当过和尚、乞丐,只为讨一口饭吃,但连年的灾祸使寺庙也难以为继,朱元璋几次都差点被饿死。

在逃亡的过程中,朱元璋耳濡目染到各地农民揭竿而起,心中逐渐有推翻元朝的想法,最终在朋友的邀请下,他选择投奔郭子兴的起义军,从此走上了对抗朝廷的道路。

朱元璋在军队中展现出极高的军事天赋和勇猛的作战风格,这使郭子兴对朱元璋非常赏识,他甚至将自己的养女许配给朱元璋,使朱元璋在军中的地位与日俱增。

常年征战后,起义军中逐渐产生派系纷争,眼见郭子兴与其他元帅的矛盾愈加深刻,朱元璋决定同郭子兴另起炉灶,许多人以他的威名而投奔于他,李善长便是其中一位。

朱元璋先后招募几万精兵,当他率兵南下滁州时,李善长听闻朱元璋正途径此地,便赶忙前来求见,朱元璋素来惜才,他久闻李善长的大名,便欣然接见,两人一见如故。

在两人的初次见面中,李善长向朱元璋提供了许多良策,他引经据典,用汉高祖的事例提醒朱元璋须善待人才,知人善任,这样天下很快就会归顺于他。

朱元璋听后感觉颇有道理,明白眼前这位谋士是个人才,便将李善长留下来掌管文史书籍,此后的表现证明,李善长是当世萧何,他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

巧妙设计夺天下

李善长紧接着跟随朱元璋攻打滁州,他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很快得到信任,不久就参与到重大事务的决策中。

除此以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前来投奔朱元璋,李善长也担任着分辨真假人才、任免职务的工作,以及军队物资的供应和分配,以及军队中大小矛盾的调和也由他来解决,李善长的才能得到了极大发挥。

恰逢郭子兴听信流言怀疑朱元璋欲夺权,便要求李善长转而辅佐自己,李善长深知这次站队的重要性,便百般推辞,朱元璋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从此以后更加重用于他。

李善长不仅是善于运筹帷幄的谋士,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一次朱元璋举重兵进攻鸡笼山寨时,将剩余的少量兵力托付给李善长驻守后方。元军得知消息后欲前来突袭,李善长立即将计就计,在原地设下埋伏,使元军大败而归。

朱元璋攻克城池后,在李善长的建议下,于军内设下严明的军规,使军队不得骚扰平民,这一举动与其他豪强在城中大肆抢掠的行径截然不同,此举使朱元璋治下的百姓都十分信服他,也为日后朱元璋夺得军中大权做了良好的铺垫。

不久后,郭子兴因病去世,他的儿子与亲戚都不及朱元璋的能力,军中人们都只忠于朱元璋,于是朱元璋顺势成为军中一把手。

此后数年中,朱元璋采纳了李善长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军队逐渐强大起来。

中原地区最终形成以朱元璋、张士诚及陈友谅为首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多年的征战后,朱元璋成功将张士诚和陈友谅各个击破,成为明朝开国皇帝。

皇帝的疑心病

朱元璋即位后,将许多功臣封爵赐侯,李善长也被赐予爵位,还被皇帝称赞为当世萧何。此外,他和儿子还被授予免死金牌,李善长被免二死,他的儿子被免一死,李善长一家一时风光无限。

巨大的殊荣使李善长的心气越来越高,他开始在朝堂之中目中无人,十分看不起与他政见不同的人,甚至因一些大臣冒犯他的权威而向皇帝打小报告。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但碍于李善长劳苦功高,且李善长只是作为一介文官,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威胁,便一直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李善长却意识不到自己已经严重越界,将皇帝的恩宠当作尚方宝剑,不断与其他大臣产生矛盾。

当胡惟庸等大批开国功勋因言获罪时,李善长虽与胡惟庸有染,却仍未被治罪,他只认为自己有皇帝做庇护,可以畅所欲言,却不知朱元璋内心已经渐起杀意。

几年后,李善长因病辞官,皇帝厚待于他,给他一个闲职,但李善长仍不肯彻底放权,开始处处维护自己的亲戚。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被牵连到胡惟庸的谋反案中,李善长不但没有及时撇清关系,反而急忙上书求皇帝赦免他们。

朱元璋看在李善长已经老去且忠心耿耿的份上放过了李存义等人,但李善长没有丝毫感谢之意,这使得皇帝心中疑心和杀意并起,李善长的命运变得岌岌可危。

在一次治罪中,李善长的亲戚丁斌因罪被发配,李善长再次向皇帝求情,朱元璋此次并没有顺从他,而是下令立即流放丁斌。

审讯中,丁斌将在胡惟庸家目睹到李存义父子曾与他有过交往,以及李善长曾与胡惟庸商谈谋反、官官相护的往事揭发。

听到此消息后,朱元璋彻底震怒,他立即下令诛杀李善长一族,李善长虽有免死金牌,但皇帝告诉他,他受到的指控太多,每一条都足以得到死罪,免二死是显然不够偿命的。

杀人诛心的是,朱元璋在李善长亮出免死金牌后,冷笑一声:看看后面写的是什么!李善长翻过金牌,只见上面骤然刻着:谋逆不免死!这个开国功臣顿时如五雷轰顶!

李善长一生为明朝的建立与发展鞠躬尽瘁,最终却死于自己的傲慢和皇帝的怀疑,他从未想过即使自己有莫大的功劳和免死金牌,却仍有伴君如伴虎这样的道理。

相关内容

原创 ...
西北大地上,有一座历经千年仍光彩夺目的文化古城——西安。作为陕西省...
2025-09-14 13:42:08
原创 ...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火车站往往象征着城市的现代与宏伟。高铁飞驰如风...
2025-09-14 13:42:07
原创 ...
在广东省北部,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韶关。它宛如岭...
2025-09-14 13:38:38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最近我来到广东省云浮市的新兴县游玩...
2025-09-14 13:38:23
(走进中国乡村)从“晒秋”...
中新社 合肥9月14日电 题:从“晒秋”到“售秋” 皖南古村文旅焕...
2025-09-14 13:37:50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广州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2025-09-14 13:37:32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广州的商业活力...
2025-09-14 13:37:05
2025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与保障中心主任蔡嘉璇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三天...
2025-09-14 13:36:55
原创 ...
1942年,凌少农为了购买布料与日本商人接洽,面对对方疑惑的目光,...
2025-09-14 13:34:17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因平台更新,新增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弹出后,您只需静待5秒钟,待广告消失后,点击右上角的X关闭按钮...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除了关羽、吕布等赫赫有名的将领外,实际上还有许多强悍的武将,他们的能力同样不容小觑,但却...
原创 嘉... 当然可以!以下是对您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本,保持原意的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字数也基本相当: --- ...
原创 建...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南方为什么嗜辣?南方人不一定知... 01 中国嗜辣区传统的形成,主要原因不是祛湿。 因为古时两广、江浙在湿热阴冷上不输我们共知的湘赣鄂黔...
原创 为... 这首诗出自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生动描绘了长安城繁华的景象。诗中的“长安大道连狭斜,青...
原创 南... 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随时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最新文章,也便于与我们讨论和分享。您...
原创 三... 好的,我已经根据您的要求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改写,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 --- ...
原创 大... 文 | 历史求知所 编辑 | 历史求知所 大庆油田的发现,毫无疑问为中国的能源产业注入了强大的...
原创 张... 阅读此文前,真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第一时间接收更多精彩文章,也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