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幕后功臣,此人堪比郭子仪李光弼,身经四朝鞠躬尽瘁
创始人
2024-11-03 16:38:45
0

原标题:安史之乱的幕后功臣,此人堪比郭子仪李光弼,身经四朝鞠躬尽瘁

01 神童第一次退役

李密出生于书香世家,祖上为北魏官员。到了李密这一代,他已经离开了仕途。但李密的父亲李成修却是唐代著名的藏书家。另外,李密才华横溢,聪明才智。六岁时,他已是闻名全国的神童。

又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他有幸参加了一次宫廷宴会,并在会上创作了一首题为《广场上的运动》的诗。这首诗震惊了所有人,给唐玄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隆基,甚至自诩才华横溢的张九龄也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两人年年成为好友。

“方如修义,圆如用智,动如招材,静如满足”。

后来玄宗身边的重要大臣,如贺知章、张说等,都传授给李密各种才能。李密虽然成名早,但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嚣张。相反,他在父亲李成秀的指导下刻苦学习。长大后,他经常周游各地,体察民情。

因为他已经在唐玄宗那里登记了,走入仕途只是时间问题。李隆基将他安排在太子李亨身边,让他担任李亨的侍从。

从此,李密和李亨开始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

安史之乱爆发前,他一直隐居。为什么?这件事也和王忠嗣有关。

王忠嗣九岁就被玄宗养在宫中。长大后,善战,深得玄宗的器重。为贵族时,曾任朔方、河东、河西、陇右节度使。由此可见玄宗对他的宠爱之大。和信任程度。

正是因为他的势力极端,安禄山也非常看重他,试图引诱他加入叛军,但遭到拒绝。之后,王忠嗣写信揭露了自己的阴谋。然而不但没有人相信,反倒是李林甫、安禄山等人陷害他,说他是奸臣,早年就答应过听从太子的。

为什么皇室里没有父子之情?正因为皇权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共享,这种独特性造就了皇帝的冷酷无情。因此,唐玄宗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王忠嗣不顾众人苦苦哀求,无奈饶了自己的性命。他被贬为汉阳太守,不久突然去世。

此事发生后,太子李亨的地位岌岌可危。作为李亨的心腹,李泌成为众矢之的。此时的李密年轻气盛,时常写信批评时事弊病。结果被宰相杨国忠抓住了。据说他写的《情诗》诽谤朝廷。这可谓赤裸裸的文字狱。

由于之前的王忠嗣案,李隆基就已经对太子不满了。杨国忠的所作所为将李密推上了风口浪尖,后来他被贬到湖北蕲州。

遭遇挫折后,李密选择了隐忍,及时退休。此后一直到安禄山之乱,他就没有再参与政治事务,甚至与李亨也没有任何来往。

那么他在做什么呢?他正在潜心研究道教。

道教中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史书中也有很多记载。据说他15岁生日那天出现了彩云,于是有道士宣称他将来要成神。

有人说他游衡山时亲眼见仙,也有人说他有一门高难度的本事——辟谷,也就是说他可以长时间不吃不喝,但仍能保持同样的风采。

这些记载在今天看来不太可信,但至少有一点是值得推敲的,那就是李密的心态至少是非常好的,这一点从他后来的统治生涯中也能看出。

他的一生经历了五次动荡。第一次出世不利,退隐后,在安史之乱时及时出现在李亨身边。那么他是如何力挽狂澜的呢?

02 两个判断扭转局面

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城陷落后,唐玄宗李隆基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

李亨称帝不久,李密就回到了他身边。回国后,李密正式开启了他的救国模式。

李亨虽然称帝,但面临的局面却是一片狼藉。

安禄山的叛军攻占了长安,整个中原都在他们的手中。江南的江山大半都快要消失了。而灵武地方小,兵力更是遥不可及,仅剩几千名士兵。

更可怕的是,中原大地被叛军撕得粉碎。唐军与朝廷早已失去联系,甚至不知道李亨称帝这么大的事情。

兵少将少,士气低落,形势惨淡,李密审时度势,对如何扭转局势做出了两个判断:

首先,他认为叛军不会得到中原人民的支持。

其次,叛乱不可能持续太久。

因为每攻下一座城池,就会遭到掠夺,财物就会被掠回家乡范阳。叛军的这种行为足以表明,至少在思想上,他们还没有想过接管世界,或者说,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接管世界。

这两个判断一做出,李密就制定了平叛策略。他命李光弼、郭子仪两位将领,分别出行关、河东,从背后镇压叛军。

李密断定,叛军骑兵无法跨越长江的天然鸿沟,从北面攻击叛军的河北大本营,就等于将叛军刚刚占领的八百里秦川变成了死地。来遏制他们。

李密提出的战略方针很有前瞻性,但在现实中却会受到损害。

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反击很顺利。在回鹘骑兵的帮助下,战局很快向有利于唐朝的方向发展。

但公元757年,由于唐肃宗收复京城心切,集中兵力收复长安、洛阳,当时逼近叛军老巢的李光弼不得不参加。

但无论怎样,收复长安都是安史之乱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攻守阵地发生变化,唐军开始占据主动,唐朝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刻。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李泌无疑是唐肃宗最大的精神支柱。在帮助李衡渡过难关后,他再次选择了退役。

由于有安史之乱的教训,宦官开始受到重用,后来成为监军。当时,李辅国是李亨最信任的太监。

李密深受唐肃宗器重,早已成为李辅国的眼中钉。深知官场危险的李密没有接受任何官职,而是选择尽快接受。

公元757年底,李密隐居南岳烟霞峰。这也是他的第二次撤退。

03 三重归来,辉煌谢幕

李必印退休后的工作就是继续执业。他修建了“端礼室”,不仅用于读书,还用于藏书、讲学。该书院也是我国最早有历史记载的书院。

在这种情况下,李渔请回了在父亲李亨危难之际帮助过他的李密。他任命李密为翰林尚书,李密完成了他的使命。返回长安后,他提出加强边防的十五项措施。

不幸的是,他的才华引起了时任宰相元载的嫉妒,以重才之名,将李必外调任都督之职。

李密深深明白他的意思,于是第三次远离朝堂。

后来元载被处决后,李密再次回到北京,却被另一位宰相张衮排挤。此后,他远离了动乱的京城,定居杭州担任刺史。

等到他第五次回京时,已经是唐德宗在位了。

德宗在位期间,发生靖远兵变,长安被占领,德宗逃亡。关键时刻,李密再次站出来。他向唐德宗推荐名将李胜,提出先北后南的策略,先消灭叛军根据地。靖远,然后收复长安。

这次德宗听了他的建议,叛乱终于平定了。

两年后,李密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相关内容

原创 ...
掼蛋那可是智力和策略的较量呢。在牌桌上,炸弹用得好不好常常能决定胜...
2025-08-19 00:34:37
原创 ...
1975年1月,蒋介石在临终之际,邀请伟人访问宝岛,想要完成多年来...
2025-08-19 00:33:44
原创 ...
高句(gōu)丽(lí)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
2025-08-19 00:33:29
原创 ...
在夺位的巨大风浪中,忽必烈凭借强大的武力成功击败了阿里不哥和联军,...
2025-08-19 00:33:27
原创 ...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出于国共合作抗战的需要,中央同意将南方八...
2025-08-19 00:33:19
原创 ...
前言 他们,曾是一个泥腿子、一个莽夫和一个毛头小子。 然而,就是...
2025-08-19 00:33:13
原创 ...
战国时代,绵延两百五十余年,群雄并起,齐、楚、燕、韩、赵、魏、秦,...
2025-08-19 00:32:52
原创 ...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元朝末年的政治家与军事家脱脱。他后人称为元朝...
2025-08-19 00:32:44

热门资讯

洞察2024丨全球变局 乱纪元... “反国家行为”“企图煽动内乱”…… 首尔时间2024年12月3日22时27分 在毫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
流失海外40年西周文物回家了 ... 流失海外40年西周文物回家了 国家文物局成功追索被盗流失的西周丰邢叔簋文物流失海外 青铜器
原创 清... 在清朝,有一个职位的权力甚至超过了皇帝,在整个清朝历史上,只有2个人当过,这个职位就是摄政王。 一...
东魏佛造像碑2-1:刘海龙分享... 东魏佛造像碑2-1 上海观复博物馆造像馆巡礼之五 刘海龙分享 上海观复博物馆位于上海陆家嘴城市新地标...
原创 9... 在中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之中,才子佳人、英雄少年层出不穷,其中花木兰、杨家女将都是名镇沙场的巾帼英雄,...
夏商文明考古重大突破!“考古中... 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安阳殷墟遗...
原创 南...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断流的国家,在曾经拥有者最为强盛的国力和最辉煌的历史。与此同时,我们的...
虽与“古旧”打交道,复旦文博考... 1984年春,正值全国文博人才特别稀缺之际,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复旦大学招收了第一届两年制文博干部专修...
原创 孝... 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核心,通常情况下也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中国历史上很少出现大一统...
原创 宋... 宋嘉树,是财力十分雄厚的中华民国实业家,更加突出的是:他与夫人倪桂珍养育的六个子女,个个都非常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