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真相:慈禧支持变法,外国人害了皇上,康有为坑死六君子
创始人
2024-11-02 17:35:25
0

原标题:戊戌变法真相:慈禧支持变法,外国人害了皇上,康有为坑死六君子

杨娇峰谈《走向共和》第43期:

公元1895年4月,乙富子进士在北京参加会试。在等待结果公布的时候,他收到了马关条约即将签署的消息。

一时间,关于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的条约,以及两亿两白银的赔偿,让很多学生愤怒不已,有的台湾学生泪流满面。

随后,康有为写下了长达一万八千字的《上津上书》,联合千余人向“都察院”上书,史称“车上书”。

(这一时期的史实存疑,但史料表明,这次请愿是由上层人士和各地官员发起的,与康有为无关。但康有为的请愿从未付诸实施,而且这封信没有到达光绪帝手中。)

虽然这一请愿后来被朝廷驳回,但不久之后,光绪帝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维新运动,史称“八九八维新”。

杨娇风谈《走向共和》第43期:1898年维新运动的真相:慈禧拥护变法,洋人害皇帝,康有为坑死六君子!

一,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信”,实际上阐述了四个观点。前三项是应对之前的1898年甲午战争,后一项是改革强化:

我们从历史教科书中得知,上访运动是在康有为的领导下组织的,而在后来的维新变法中,康有为也是维新派的领军人物。

其实,这种理解是有偏差的:

当时,康有为似乎从内部太监那里得到了自己中了进士的消息。毕竟考了这么多年,也不容易。所以,他更加担心,如果自己闹事,自己会被禁止进士,甚至可能会危害自己的前途。

而且,在变法过程中,康有为的存在感极低。实际实施改革的部长主要有四位:

一位是光绪帝的老师,一品官员翁同和。他是改革的骨干。接下来是光绪帝点名的杨锐、刘光地、谭嗣同、林旭四位“军部四大臣”——。还有杨慎秀,当时的官职可能是山东监察御史。他还积极参与维新变法,是维新派的领袖。

二,

这些人虽然级别不高,但在当时确实掌握着实权。梁启超曾说“四军大臣”(四张经)“名曰张经,实为宰相”。

而康有为几年级呢?

就是“宰相衙门张敬章”,正经的六品官职,而且还不是专职官员,也没有具体的职位。他后来还吹嘘自己可以直接给光绪帝写信。事实上,他是在吹牛。他还要通过都察院给光绪帝写信。

虽然他有机会与光绪皇帝近距离接触,但他说的粤语普通话对于京城的光绪皇帝来说是完全听不懂的。

网上曝光康有为丑闻的文章很多,这里就不过多强调了。总之,康有为并没有组织公开信。或者是有组织的,但是没有引起轰动,至少不像课本上写的那样。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而且整个维新过程基本上与康有为无关,因为后来1898年的六君子全部去世,而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又自我吹嘘,这使得康有为成为了维新变法的主力。

而且康有为在流亡海外期间,满口谎言,骗取了不少钱财。作为先进思想的代表,他还娶了六位妻子。据《新编古春风塔志》一书记载,康有为年事已高后,为了重拾雄风,尝试更换猩猩的睾丸……

话不多说,我们回顾一下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根据历史教科书的记载,1898年的维新运动侵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于是她制止了这一运动,斩首了1898年的六君子,软禁了光绪皇帝。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三,

首先,第一个真相是慈禧太后支持变法,至少她的言行并没有体现出她反对变法:

要知道,1898年的六君子中,有三位是慈禧后党大臣推荐的。张之洞推荐了杨锐、刘光地,荣禄推荐了林旭。也就是说,杨锐、刘光地、林旭实际上是标准的后方党员,也就是教科书上的“顽固派”。

而且,这六位先生后来被定罪时,并不是盲目改革,而是拉帮结派。至于这个“私有”是什么,我们稍后再说。

光绪帝经慈禧太后批准颁布了《大明诏书》,整个改革过程都报告给了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还曾12次前往颐和园请示慈禧太后的改革意见。整个改革过程是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才得以实施的。

甚至改革中一些过于激进的想法也被慈禧太后纠正,以减少对当权者的刺激,使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要知道慈禧太后虽然权力很大,但是她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的。历次洋务运动都是在她的支持下展开的。在目睹了1884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后,慈禧太后也希望清朝通过改革变得更加强大。这种强清王朝的改革,其要求不亚于光绪帝。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为什么慈禧太后还在变法后期干预变法呢?

四、

一方面,改革确实伤害了一批退伍军人的利益。他们每天都去颐和园哭诉太后。去的次数多了,太后也会动摇的。

另一方面,改良派确实有点幼稚。毕竟他们没有执政经验。有些条款经不起审查。慈禧太后一定要出来纠正他们。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以下几点,这也是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的另一个真相:

正是因为聘用了这两个洋人,才害了维新派和光绪皇帝……

伊藤博文和李提摩太向改革派提出了一项提案,称为“联合提案”。维新派杨慎秀随即将这一建议报告给光绪帝。

有一位老大臣,名叫杨崇义。这个人政治敏感度很高,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提议的严肃性。他还没写出“联姻”两个字,就跑到了颐和园,向慈禧太后报告了此事。

慈禧太后闻言勃然大怒:

五,

正是因为慈禧太后觉得变法再这样下去,清朝就会垮台,所以她赶紧从颐和园回宫,停止变法,并下令逮捕康有为等人。

然而,改革都是为了求强。 1898年六君子的错,只是不善于倡导,不会死在菜市口。而光绪帝顶多是经验不足,不会被软禁吧?

这涉及到1898年维新运动的第三个真理:

慈禧太后最初叫停1898年维新运动时,并没有真正下定决心要杀掉六君子,也没有想软禁光绪帝。真正让她下定决心的是荣禄的报告。

当时有传言说,秋季天津阅兵时,慈禧太后和荣禄将扣留光绪帝并废黜他。

不知道这个谣言是维新派自己散布的,还是为了警告光绪皇帝,以便他出台更有利于皇帝统治的新政策。总之,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康有为相信!

康有为信了之后,决定先下手为强,派谭慈同去见袁世凯,目的是说服他出兵包围颐和园,逮捕慈禧太后,为光绪皇帝一统天下奠定基础。猛扑下来。

很多史书和电视剧都说,是因为袁世凯去通知太后,才惹怒了慈禧太后,导致变法失败。

事实上,慈禧太后首先停止了改革。袁世凯从北京返回天津。他越想,就越觉得不对劲。或许他也听说了慈禧太后停止变法的消息,于是他向上级荣氏汇报了谭慈同的情况。鲁。

荣禄一听,觉得这是一件好事,立即跑到北京去通知慈禧太后。这让太后恼怒不已。戊戌六君子几乎连试都没有尝试,就被拖到了菜市场门口。

光绪皇帝也很生气。他根本不知道这一点,但怀疑已经产生了。不管他怎么解释,都解释不清楚。慈禧太后不听。光绪皇帝才是受到指责的人。

慈禧太后很委屈。艾家把你当自己人一样养大,亲手给你换尿布,教你做人做事的道理,还给你整个清朝。你就这样对待你的亲生父亲,居然还联合外人攻打艾家,抓捕他们?

也许光绪皇帝并没有想过通过变法来实现自己的“隐私”,但维新派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还是想通过变法帮助光绪帝夺回实权。当他们发现这个想法失败后,他们想到的就是擒拿“老佛爷”。

没想到老佛爷没能抓住他,反而毁了自己的一生,还连累了光绪皇帝!

我叫杨娇凤。我们谈论的不是《走向共和》,而是这段厚重的历史和有血有肉的人物。第43期到此结束。下一期将会更加精彩。如果喜欢的话请关注一下!

参考:

《清史手稿》、《走向共和》、高阳的《两朝帝师同和》、毛海建的《天朝覆灭》、《从甲午到戊戌》、江明《沉默之神对干棋》、于隐《百年黄昏——重返1898年维新运动历史场景》

相关内容

瑞德智能:公司正积极构建“...
证券日报网讯 瑞德智能9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
2025-09-17 05:04:25
原创 ...
在山东德州的幽深巷陌间,李先生珍藏着一枚别具非凡意义的铜币——中华...
2025-09-17 05:02:33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
2025-09-17 05:02:16
原创 ...
洪武十五年八月,朱元璋的发妻——51岁的孝慈高皇后马氏病逝。这一消...
2025-09-17 05:02:08
原创 ...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波澜壮阔中,《论持久战》作为毛泽东的重要演讲稿,成...
2025-09-17 05:02:02
原创 ...
在古代,流传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这一观念导致了许多女性的才...
2025-09-17 05:02:01
原创 ...
“他好歹也是一位司令,喜欢喝酒就喝点好酒,非得喝那些兑水的假酒,结...
2025-09-17 05:01:57
这个三峡地区重庆段发掘的战...
当江风吹起铺在沙土之上的巨大塑料布时,一具从泥土中清理而出的马匹骨...
2025-09-17 05:01:56
花旗家族办公室拥抱私募股权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即使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高企,花旗集团的家族办公室...
2025-09-17 05:01:48

热门资讯

原创 广... 广东男篮近期进行了多场热身赛,先是与考辛斯领衔的美国肯塔基传奇队进行了四场友谊赛,之后又与澳大利亚劲...
原创 清... 清朝在多个方面相较于明朝展现出的退步,常常在对明清六百年历史的研究中体现出一种明显的对立二元历史观。...
原创 井... 湘赣边界和两广地区的情况颇为相似,自古以来土著居民与客家人之间的矛盾便由来已久。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
原创 禁... 要不是大刀关胜做出背离祖宗的决定,在战败后低头向盗匪头子宋江投降,林冲,原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极有可能...
原创 西... 虽然古语有云“君子远庖厨”,但从西周时期一直到今天,人们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始终未曾减弱。即使是风采卓...
原创 苏... 他是苏联晚期极为罕见的清廉官员,真正做到了远离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模范人物。 他才华出众,却无法抵...
原创 朱... 根据明末清初查继佐所编纂的《罪惟录》记载,朱祁钰的生母吴贤妃,原本是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的妾室。传言称...
兵马俑、咸阳大遗址……36年寻... 许卫红(左)与同事探讨秦手工业技术。人民日报记者 高炳 摄 人物小传 许卫红,1966年生,北京人,...
良渚文化神徽为何是大禹骑龟?重... 《古史中的神话:夏商周祖先神话溯源》是一部溯源夏商周三代祖先神话的创新之作,探讨了鲧、禹、帝舜、仓颉...
原创 戴... ——背负王冠的母子对话揭示了震撼人心的王室继承秘密:戴妃的预言,谁是真正的“命中注定之子”? 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