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很多帝王都非常重视墓葬文化。中国墓葬是伴随华夏文明诞生而同步发展的,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下葬等都在谱写着中国墓葬文化史。
古代先人非常注重自己去世以后埋葬的问题,他们认为自己去世后是有灵魂的,所以坟墓一定要选择风水好的地方。尤其是皇帝,更注重这方面的问题。虽然自己去世了,但是身份是不能改变的。
百姓不能因为自己去世,而不尊重自己,所以在修建皇陵中,皇帝认为,规模越大,就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地位如何。
所以在平民百姓的眼中,对于见到气势磅礴的古墓都会认为只有皇帝才会配得上,然而在浙江,当地考古学家发现有一个小县令的坟墓竟然也是气势磅礴,建筑规模能够与皇陵相媲美。这个县令到底是谁呢?他的古墓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时光倒退10年,也就是在2010年的时候,当时在江浙的衢州市龙游县中有一个施工地,工人们在干活的时候无意间挖出了几块青砖。
有几个工人没在意,当其中一位岁数比较大的工人认为这青砖来历不简单,也许下面是古墓,根据自己的猜测和推想,他联合几个工人一同把这件事报告了给当地有关文物部门。
得知这个消息后,考古学家也非常重视。于是赶紧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勘探,经过仔细挖掘后,考古学家发现在这个施工地的下面隐藏着规模比较大的古墓,光测量的长度就已经超过了14米,宽是7米多。
考古学家认为这种规模的古墓,一般都是有权有势地位等级非常高的人,如果不是皇上,也有可能是当时朝中某个重要显赫人物。
而且在此之前的挖掘工作中,即使是三国时期的一些皇陵建筑规模也跟这座古墓差不多,可以看得出这座古墓来头真的是不小。
然而在不断挖掘中,考古学家非常失望,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发现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墓主人的身份,直到其中的一位考古学家在不起眼的角落中找到了一枚官印,上面印着“新安长印”,要知道古时候这种官印就是相当于我们现代人的身份证。
根据这个线索,经过仔细分析后,考古学家得知新安长的意思就是在三国时期是新安县的县令,原来这座千年古墓的墓主人竟然是小小的县令,确实让人惊叹这绝不可能啊!
很多人非常疑惑的是一个县令官又不是丞相和皇上,为何会建造这么豪华的陵墓呢?这座古墓的规模跟皇陵差不多,这不是欺君犯上吗?
考古学家猜测,在当时三国时期已经处于瓦解时期,礼仪规矩早就被破坏了,乱世中每个人都会求自保,谁都不会想到这么偏远地区的土皇帝,所以这个县令才会胆大包天私藏官印,而且用有着足够的财力和物力修建豪华古墓,如今这么一看,也没有什么惊奇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