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历史的同学都知道,满清政府早在中华民国成立的时候就已经宣告灭亡了。
但是鲜有人知的是,在中国领土上的一处隐秘角落,“大清”竟然苟延残喘到了1993年。
这个隐秘的角落就是“臭名昭著”的“香港九龙城寨”——一个充满罪恶的城寨。
那如同赛博朋克般颓败的城寨为不少暗黑创作者提供了无数思路。
比如,很多热映的电影都是以这个地方为背景拍摄,《追龙》、《功夫》等等。
但是人们最好奇的还是这个城寨的由来,它是如何成为一座罪恶都市,又是如何容纳了满清最后一丝势力?
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座“人间炼狱”。
九龙城寨的历史追溯
最初的九龙城寨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罪恶都市,而是清政府管辖下的一块重要军事据点。
时间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此时的满清统治者已经意识到战略地点的重要性,便选中了九龙地区建设炮台,保护疆域。
后来1942年,英国殖民者侵占了香港地区,为了挽回尊严,九龙城寨并没有被清政府转让出去。
一些清朝官员反而将此地利用起来,用以监视英国殖民者在香港地区的活动,同时坚守在九龙城区练兵,震慑英国殖民者。
结果1898年,贪婪的英国殖民者又凭借着《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新界划为了殖民统治区。
出于面子,清朝仍旧管辖着九龙城寨。
可惜贪婪永无止境在第二年,英国殖民者便跑到九龙城寨将清政府驻扎的官兵都赶跑了。
不过九龙城寨对于英国统治者来说并没有多大吸引力,于是一座曾经重要的战略地点就沦落成了荒城。
二战期间,无数难民、乞丐逃往香港地带,目的地包括了九龙城寨。
一时之间,这处城区竟成了藏污纳垢贫民窟,延续着满清政府的旧制度。
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打算重新收纳香港地区,可惜此时的九龙城寨已经今非昔比,嫌麻烦的英国殖民者也没再管理过这座城市。
同时香港政府和当时的中国政府对这座城市也爱莫能助,九龙城寨彻底成了“三不管”。
于是这座罪恶都市才真正的开始暗黑生长,滋润了不少黑恶势力。
贫民在这里苟且度日,黑恶势力在这里如鱼得水。
现实版的“哥谭市”每日上演着罪恶、欲望。
九龙城寨的消失
九龙城寨的发展是政治使然,巧合的是九龙城寨的消失也是因为政治。
自1982年起,我国便与英国政府就香港问题进行了多番谈判。
经过两年时间,最后中英双方签订声明,举国欢庆香港的回归。
但是香港回归之前九龙城寨必须拆除,于是在多方努力下,1994年,九龙城寨被拆除完毕。
一个罪恶都市的拆除的成果是令人欢喜的。
但是这一成果却令无数欧美人以及日本作者感到气馁,他们觉得九龙城寨的消失实在是太可惜了。
原来这座罪恶都市早就因为独特的暗黑色彩和诡异气息而被各国作者关注,他们将这座糜烂的城市视为人间艺术品,更从中获得了不少未来都市的灵感。
但是在他们关注这座庞大的“恶之花”时却忽略了“人”。
在这座仅2.6公顷的城寨中就居住了将近四万人口,人口密度堪称世界之最。
与此同时,这座城寨也容纳了数以万计的罪犯,环境恶劣。
如果不及时清理这座城寨必定会成为危害一方的毒瘤。
所以拆除才是最佳决策。
不过在人们眼中香港九龙城寨就是满清政府遗留下来的最后一丝势力。
所以也有1993年满清最后一丝势力被铲除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