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李氏宗亲“寻根” 超630册族谱汇展“李氏故里”隆尧
创始人
2025-07-27 20:03:02
0

中新社邢台10月18日电 (裴国荣 张鹏翔 潘志方)“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这些泛黄的族谱藏着故土的根与情,更藏着中华文明的代代传承。”世界李氏宗亲总会秘书长、台湾李氏宗亲总会秘书长李建国18日称。

当日,伴着秋雨,李氏先祖昙公诞辰2337周年暨全球李氏中国·隆尧2024年祭祖典礼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举行。800多位海内外李氏宗亲参加祭祖大典,并带来630多册李氏族谱交流展览。

被誉为“唐尧圣地、李氏故里”的隆尧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战国名将李昙因功被封为赵国柏人侯,葬于柏人城西(今隆尧县双碑乡)。李昙生四子,四子李玑在此繁衍生息,成为柏人望族,史称“赵郡李”;长子李崇,西去陇西,子孙繁衍为“陇西李”。

“隆尧作为李氏重要发源地,自2018年承办全球李氏恳亲大会以来,每年10月海内外李氏宗亲都会齐聚这里恳亲祭祖。”隆尧县赵郡李氏宗亲联谊会会长李占杰说,为加强交流,追溯“来路”,此次特意汇集了海内外630多份李氏宗亲族谱进行展览。

10月18日,超630册族谱汇展“李氏故里”隆尧。与会嘉宾参观李氏族谱展。王铄 摄

“谱牒是民间社会赖以辨析血脉、认祖归宗、凝聚家族、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传统文明习俗记录与仪典证据。”李占杰说,630多册族谱集中展示,是李氏族谱历年展出最多的一次,有些族谱记载了40多代,尤显珍贵。

“目前,中国李姓人口超过1亿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原执行会长、姓氏与家谱文化学者王大良说,中华传统文化是由每个姓氏支撑起来的,姓氏文化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更好被当代借鉴。(完)

相关内容

5盘大逆转,烂柯杯32强赛...
逆转与命运——2025烂柯杯16强赛的光与影 2025年7月2日,...
2025-07-27 08:37:51
诡异!中超半程冠军为何突然...
北京时间7月26日消息,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18轮比赛展开争夺,...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在汪峰和森林北前往日本旅游的同一时刻,46岁的章子怡则在社交媒体上...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说到明朝的历史,除了历代皇帝那些事儿,大家平时谈论最多的可能就是锦...
2025-07-27 08:34:15
聚焦朱子文化周丨纪念朱子诞...
■南平广播电视台:余华尊 ■建瓯融媒 聚焦朱子文化周 今天上午,2...
2025-07-27 08:33:52
原创 ...
1862年,这一年清朝可以说刚刚挺过亡国的危险。在这之前英法联军攻...
2025-07-27 08:33:50
原创 ...
众所周知,日本和我们国家一衣带水,从唐朝到当代一千多年的时间,两个...
2025-07-27 08:33:45
原创 ...
说起清代的翰林院,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清水衙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
2025-07-27 08:33:43
原创 ...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臭名昭著的暴君,臂如夏桀,这位夏朝时期的君主在位期...
2025-07-27 08:33:39

热门资讯

原创 光... 在清朝末年,光绪皇帝与慈禧之间的关系,不说是势同水火,也差不了多少,但生活中光绪皇帝管叫慈禧“亲爸爸...
原创 晴...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脾气不太好,死在他手里的功臣和大臣有很多。偏偏朱元璋还是个有自知之明的皇帝,...
原创 元... 毛主席曾在《沁园春·雪》中写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两个...
原创 为... 得国这件事,所谓正与不正,就看人民群众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卷入。 在权力更替的时候,如果人民群众的参...
原创 中... 我国修建的铁路时代并不久远,从詹天佑修建的第一条人字形铁路算起,我国的铁路才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
原创 清... 清朝罕见老照片:为何这些嫔妃都很“丑”?那是因为你没看过漂亮的 众所周知,清朝时期,皇后嫔妃基本全是...
南京大学著名学者莫砺锋受聘担任... 10月21日,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10月1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了聘...
原创 溥... 狼狈苦图谋,为奸两不羞。阴风同德殿,奴气辑熙楼。暴雨秋知了,皇袍小沐猴。匆匆一幕剧,贻笑却千秋。——...
原创 拥...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熟悉《百家姓》的朋友自然知道这是姓氏的排名,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姓氏有两万多种,...
原创 在... 导语:清朝末期,溥仪被逼退位。可是当时那些人还算是比较有人性,让溥仪继续居住在紫禁城里,革命党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