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盛唐秘史:为了扳倒李隆基,太平公主到底有多狠?
创始人
2025-06-04 16:03:48
0

历史上,如果非要找出一位排斥皇位的帝王的话,这个人一定是武则天的四儿子李旦!也就是后来的唐睿宗

李旦一生两次登基,第一次登基是在公元684年,但到了690年武则天一纸诏书就取而代之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登基后,李旦被降为皇嗣,可李旦目睹了武则天的不择手段,对政治早已失去兴趣,于是,坚决辞去太子一职,在他的鼎力举荐下,李显才成为太子,而李旦则成为相王

谁能想到,李显登基没多久就被自己的韦皇后给毒死。本来,韦后是想仿效武则天,先垂帘、后夺权、然后名正言顺地成为第二位女皇帝,可由于急功近利,在迫害了“神龙政变”五位功勋人物之后,歪打正着,使那帮效忠李唐的大臣们纷纷依附到李旦门下,这才托起了李旦的二次崛起

说到李旦的二次崛起,就不得不提到太平公主,因为如果没有太平公主,不问世事的李旦根本就不可能会再次介入政治

中宗李显被毒死后,韦皇后秘不发丧,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筹码,她拉太平公主下水,一同草拟中宗的遗诏。韦后拉拢太平公主是为了对付相王李旦,但是,太平公主又怕韦后的实力过强,因此,千方百计将李旦加入到诏书上“辅政”的名字之列。韦后和太平公主各怀鬼胎,只有李旦,是标准的“树欲静而风不止”。

后来韦后决定对李旦下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捷足先登,通过一场宫廷政变就一举清除了韦后一党。这样一来,武则天死后形成的各种势力都分崩离析,只剩下李旦和太平公主了

李显有个儿子李重俊,但是,他发动政变诛杀了武三思之后也被大唐军队所杀。为了能够长期把持朝政,韦后又立了年幼的李重茂为新皇。可是,在李隆基、太平公主政变后的第二天,李重茂就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被太平公主从龙椅上拉了下来。

这么和谐的一家人,又是怎样走向对立的呢?两个字:权力!

李旦二次登基后,对于那些功臣该赏的赏、该封的封,太平公主也因此晋封万户。这应该是唐朝、乃至整个封建历史上公主权势的巅峰,可这种没有任何实权的封赏对于野心勃勃太平公主来说毫无意义,偏偏,作为政变的另一位主导,李隆基不但得到满朝文武的赞赏,还被立为太子。

原本,太平公主认为会是李旦的大儿子李成器成为太子,李成器能力很一般,太平公主还有把握一斗,可李隆基精明能干,与太宗皇帝十分相像,如今他成为太子,就彻底断了太平公主对皇位的非分之想。再加上政变之后,被忽视、无视的感觉包围着太平公主,她的怒火就此被点燃,于是,她开始不惜一切向最高权力发起冲锋

第一招:煽动睿宗,册封皇后。

封皇后和太子有什么关系吗?太有了!

李旦有两位妻子被武则天害死,一位是正房刘氏,她为李旦留下了长子李成器;还有一位是偏房窦氏,他生下了李隆基。太平公主煽动李旦册立刘氏为皇后,这样一来,李成器就成了嫡子,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人选,而李隆基显然成了庶出,太子之位就有些不合适

可太平公主不知道的是,李成器虽然胸无大志,但是,他和李旦一样,经历了家族的自相残杀之后对太子之位毫无兴趣,还是他亲自向李旦推荐的李隆基。

李旦无心功名,但是,他却能洞察一切,太平公主的目的,他心知肚明,但他也没有让公主下不来台。在太平公主提议的第二天,他就突然颁布一道诏书,同时册封刘氏和窦氏为皇后,这样一来,李隆基的太子之位也就有了保障;

太平公主一计不成,又生二计

第二招:发布谣言、太子谋反

太平公主让手下在外散布谣言,说太子李隆基打算谋反夺位。这种做法在武则天时期绝对能收到奇效,但是,到了李旦这,根本就没有效果。可太平公主还是集齐夺位宰相,希望可以集体弹劾李隆基,废黜李隆基的太子之位。这遭到姚元之、宋璟等人的竭力反对,非但如此,这次事件之后,在大臣的请奏中,太平公主反倒被远调到蒲州,没有诏令、不得返京

太平公主找到李隆基哭诉,李隆基对这个姑妈又无可奈何,只好求李旦网开一面。最终,弹劾太平公主的两位官员受到降职,但是,并未收回成命,太平公主只得前往蒲州。而后,他一再给李隆基写信诉苦,李隆基又多次恳求睿宗,这才又将太平公主调回了京师

可她的阴谋并没有就此结束,很快,就又找到一个机会

第三招:利用天象、离间父子

公元712年秋,天有彗星、光芒数丈。太平公主急忙找到一个术士,通过他向睿宗皇帝进言:天有异象,皇位即将出现更迭,这是太子谋反标志。

若换成其他皇帝,难免会信三分,可太平公主遇到的是李旦,对权力十分淡薄的李旦。李旦做出了一个让太平公主和天下人都想不到的事:传位李隆基!按照史料中李旦的说法,他认为他的这个皇位本来就是捡来的,既然现在天意要更迭,干脆,顺应天意、传位李隆基,这样一来还一身轻松。

这下轮到太平公主着急了,她做的一切无非都是在阻止李隆基继位,可现在却弄巧成拙,让李隆基提前继位了。于是,太平公主决定孤注一掷

她先是买通宫女想在李隆基的食物中下毒,却被李隆基的手下发现,刘幽求、崔日用等人竭力劝玄宗诛杀太平公主,可玄宗不忍,想给太平公主一次机会,他用加强宫廷戒备的方式向太平公主传达这一讯息,可太平公主已经歇斯底里,对这种宽容视若无睹

下毒既然行不通,那就直接兵变,由于太平公主预谋已久,不但在朝中有很大的势力,连军中也多有心腹之人。但是,众人密谋时,被太平公主举荐的陆象先和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都坚决反对,薛崇简甚至因此被太平公主打破了脑袋。本来是秘密,闹这么大动静,别人想不知道都难

唐玄宗得到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先将军中太平公主的嫡系给彻底清除,而后又将那些涉入叛乱的文臣全部拘押,最后在南山寺将外逃的太平公主等人一并拿下。太平公主被赐自尽,跌宕起伏的一生就此结束

有句话叫做:做人有多狠,报应来的时候就有多惨!这句话放在太平公主身上最合适不过。武则天生下4子2女,可到最后只剩下李旦和太平公主。如果太平公主没有政治野心,以这种地位和身份、以及李旦父子的宽容之心,她完全可以活成任何她喜欢的样子,可没想到,对权力的追逐和觊觎让她迷失了双眼,也迷失了自我,最终以悲剧落幕

唐朝什么时候最乱?有人说是“安史之乱”,确实,这个直接动摇大唐统治根基的事件影响太大,但是,从705年武则天去世——713年太平公主殒命,这八年时间也是唐朝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应该仅次于“安史之乱”:武三思作乱、李重俊政变、五大臣被诛、韦后母女弄权、唐中宗中毒身亡、李隆基政变、李重茂被废、太平公主谋反......政治事件一桩桩、一件件,层出不穷、屡见不鲜,这种频发程度在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怪谁呢?也许,怪武则天吧,因为在她之后任何一个权势女人都希望像她一样登上皇位、君临天下,这才衍生了这么多的变故来!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在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形容退休官员返回故乡的说法,称为“告...
2025-09-06 13:03:53
原创 ...
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众多的汉奸们为了一己私利,甘愿...
2025-09-06 13:0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形象广为人知,这一场景也成为了许...
2025-09-06 13:03:20
原创 ...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重要性的朝代,却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未能得...
2025-09-06 13:03:08
原创 ...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朝廷中并无实权,他的权力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一系...
2025-09-06 13:02:48
原创 ...
中国有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名称,称为“华夏”。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一个地理...
2025-09-06 13:02:40
原创 ...
前言: 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的某个午后,岷王朱楩正在...
2025-09-06 13:02:38
原创 ...
瓦岗军的五虎将中,单雄信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奇怪的是,《旧...
2025-09-06 13:02:30
2025 湖北旅游及襄阳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 湖北旅游市场全景扫描 近年来,湖北旅游业...
2025-09-06 12:51:13

热门资讯

原创 F... 意大利蒙扎的引擎声又一次点燃了车迷的热情,周五的一练结果让Tifosi(法拉利车迷)集体高潮——勒克...
原创 朱... 改写文章: 衍圣公的历史渊源与复杂命运 衍圣公是孔子嫡长孙的世袭封号,起源于宋朝至和二年(105...
原创 才... 最近莫名地有一股子胡适热,网友要我评胡适与鲁迅谁更牛? 这可真评不了,因为根本不是一类人,两人都是新...
原创 他... 1935年遵义会议带来了中国共产党高层决策格局的一次重要转变,确立了“毛主周辅”的领导模式,即由毛泽...
文化中国行丨14.9亿人次打卡...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韦衍行)“博物馆热”持续升温!5月18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
原创 正... 今天读《资治通鉴》中的名篇《周纪三家分晋》,其中智果关于继承人选的论述令我深感佩服。 周威烈王二十...
原创 克... 在喜马拉雅山脉与喀喇昆仑山脉的褶皱之间,克什米尔这片 19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着印巴两国长达 7...
原创 非... 在非洲大陆,俄罗斯瓦格纳集团的士兵们身着全副武装,行动神秘且高效。近年来,瓦格纳集团在非洲的活动愈加...
磁州窑和水陆画在平凉市博物馆展... 活动现场。 新甘肃客户端平凉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田丽媛)5月17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
原创 清... 晚清政府在割地求和、屈辱求生的过程中,开启了中国近代的耻辱史,如何谈得上对中国版图的贡献呢?然而,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