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的谋士和武将绝对是三国迷们最热衷的话题了,例如谋士的计谋、谋士的智力、他们所献的计策啊等等都是三国迷们喜欢拿来对比编排的话题了,在三国中有一位神秘的谋士,他绝对如黑洞般吸引着三国迷,他就是戏志才。
戏志才在三国相关书籍里是很少见的,但是他绝对是很强大的。对于戏志才,我们不知道“志才”是他的字还是他的名?但是小编推测“志才”是他的字,但是在相关史料中没有介绍他的名与字,为什么小编这么推测了?因为在三国时代,人们取名都是单字的名,而字从古至今都是双字,举两个例子一若是单姓如曹操的名为“操”、字为“孟德”;二若是复兴如司马懿的名为“懿”、字为“仲达”。
戏志才应该是一位士族,而非平民,为什么了?第一,古人相交都是有圈子的,如唐代诗豪刘禹锡归隐山林作《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往来无白丁”表达其高雅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了,有身份的人哪怕再落魄,也不会折身下交。第二,别人有圈子那是别人的事情,关与戏志才有何关联?戏志才是曹操手下“王佐之才”荀彧推荐给曹操的,荀彧还推荐过颍川长社的钟繇、颍川颍阴的荀攸、颍川许昌的陈群、颍川定陵的杜袭、颍川阳翟的郭嘉等等,包括戏志才他们都是颍川郡的人,所以小编推测戏志才是一位士族。
在《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记载:“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曹操都说了戏志才死了后,没人可以商讨事情的人了,曹操手下怎么可能没人?曹操怎么可能缺人?曹操只可能缺乏一个才华相当高,而且又值得信赖的心腹手下,由这句话就可以推测戏志才就是曹操所缺乏的这么一个人,而其才华和重用就不言而喻了。
《三国志荀彧别传》中又记载:“戏志才、郭嘉等有,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他和郭嘉一样“负俗之讥”,这个成语什么意思了?“负俗之讥”就是指人放荡不羁,潇洒风流,这对现代人来说是雅事,但是在注重礼法的古人看来,就是行为不检点,甚至目无法纪,例如陈群就以此状告过郭嘉。正是因为行为上的不守礼法,没有良好的名声,所以再汉代察举制与征辟制这样的人才选拔制度下,戏志才没什么作为,不过曹操不是个死板的人,戏志才被荀彧推荐给曹操后,以智谋和策略为特长,终究还是发光放热,被曹操所重用。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中记载:“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郭嘉是谁?鬼才、奇才、军师祭酒,可他也只有等戏志才死了,才有机会推荐给曹操。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记载:“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难道曹操很器重他,死了之后,军国大事莫可与之计者,还不够说明问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