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的负荆请罪,动机并不单纯,他本质上是逐利者而非忠君之臣
创始人
2025-05-28 13:02:25
0

原标题:廉颇的负荆请罪,动机并不单纯,他本质上是逐利者而非忠君之臣

上学时读到廉颇蔺相如的事迹,总把廉颇的形象和白胡子老头划等号。后来才知道廉颇比蔺相如年轻,在负荆请罪时,廉颇撑死超不过40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

廉颇跻身战国四大名将之列,凭一己之力贡献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成语和“将相和”、“渑池会”等故事,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远超其他三位,搁到现在属于自带热搜的体质。

长期以来,廉颇给人们留下的印象都是积极正面的:有勇有谋、知错就改、忠心耿耿。但实际上,廉颇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心直口快的莽夫,他其实颇有城府,对待蔺相如的态度嚣张也是真的张狂,并非“直率”。

而且他的忠心很成问题,这点从让蔺相如一炮而红的渑池相会可以看出端倪。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想派兵攻打楚国,但他担心赵国会借机出兵捣乱,于是秦昭王约赵惠文王在渑池商谈此事。

赵惠文王纠结坏了,之前因为和氏璧的事就已经把秦国得罪了,这次去能不能活着回来还得另说,他是真不想去啊。可秦国那个霸道劲,不去铁定打你,真正是弱国无外交。没办法,赵惠文王把心一横牙一咬,“我去”。

送别仪式上赵惠文王已经开始担心自己“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可廉颇还给他上了一剂凶猛的眼药。就在其他大臣拽着赵惠文王的袖子哀哀哭泣”大王,不要走“时,廉颇冷冷地来了句:“老大,我掐指一算,你一个来回三十天时间足够。要是三十天以后你还不回来,我就立太子当新王了。”

赵惠文王人还没走,廉颇就已经把他当成死人看待,赵惠文王的内心波动肯定相当剧烈,心脏不好的话此刻就得往嘴里狂灌速效救心丸。虽说廉颇此举的确是为赵国全局考虑,但他不管国君死活的做法未免太不近人情。

总感觉廉颇对待赵惠文王的态度并不像是普通臣子对待君王的态度,更像是雇佣兵对待雇主的态度。雇主出的价足够高就可以豁出命去,万一雇主没钱了人家立马拍屁股走人,不带走一丝云彩。

在渑池会上,知名度并不高的蔺相如站了出来,同秦王据理力争,既维护了赵王的面子,也捍卫了赵国的利益,是一位为国增光的人物。

虽然赵惠文王能够平安归来得益于廉颇在边境陈兵威胁秦国,但廉颇的言行深深伤害了他。他扭头看看廉颇,叹了口气后痛苦地把脸扭回来,再看看蔺相如越看越喜欢,于是回国后就提拔蔺相如为上卿。

这下廉颇相当不高兴,自己昔日上卿的位置被人取代不说,蔺相如的出身也不高,他曾是宦官的门客,连这种人都能爬到自己头上,廉颇出离愤怒。

要知道,蔺相如没有出现之前,廉颇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才是赵惠文王的“最爱”。

当年,英雄盖世的赵武灵王被饿死在沙丘宫,相国李兑把持国政。赵国将领乐毅、剧辛等人受到排挤纷纷逃走。赵国人才的断档让廉颇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刚刚即位的年轻的赵惠文王对廉颇给予了相当的信任。

在秦国实力受损、齐国险被灭国后,赵国的军事实力在七国中跃居老二,偶尔也敢横着脖子跟秦国叫板。秦国一次次发动战争,廉颇始终像门神一样抵抗住了秦国的虎狼之师。

所以看见蔺相如压了自己一头后,廉颇的不满宛若火山喷发。他当众讽刺蔺相如的出身,还四处叫嚣着要狠狠收拾蔺相如一顿。廉颇虽然出身军旅,却并不是个大老粗,之所以如此嚣张是因为他自信赵王离不开他。

到了这时候,按照语文书里的节选,蔺相如从国家大局出发,避免与廉颇起冲突,这样博大的胸怀赢得了廉颇的尊敬,他特意负荆请罪,两人冰释前嫌,因此有了“将相和”的美谈。

其实呢,从君王的平衡角度来讲,赵惠文王提拔蔺相如也有想要制衡廉颇的意图。廉颇手握重兵不说,似乎还盼着自己死,无论于公于私,赵惠文王都得给廉颇点颜色看看。

至于廉颇为何负荆请罪,想必也不是被蔺相如说了几句“国家大义”之类的话所感动。而是蔺相如在公开场合展现出了自己的大度和明事理,自己再闹下去会让别人看笑话。

另外廉颇也有其他的心思,他想要展现自己的心胸气度丝毫不输蔺相如,同时让赵惠文王知道这件事,等于变相跟国君服个软,“我错了,不应该诅咒你老人家,你看我认错态度多好。”毕竟,尊重国君提拔上来的重臣就等于尊重国君了。

支持该观点的证据是廉颇在负荆请罪时将场面搞得很大。要是他真心钦佩蔺相如,想要低头认错,选个没人的时候登门拜访便可,干嘛非得光着膀子背着荆条,弄得血赤糊拉看着蛮吓人的。

这还不算,廉颇是在门客的引导下去向蔺相如请罪的。想象一下这种场景,一大群人簇拥着廉颇朝蔺相如家走去,周围老百姓纷纷停下,举起手机一通咔嚓咔嚓乱照。

道歉是件挺没面子的事情,当众道歉更是让人颜面扫地。可廉颇不以为意,看着还挺有兴致,只能说他是在搞一场表演而已,毫无真心。

蔺相如也不傻,搞政治的人没有几个真心朋友,表面过得去就行了。既然廉颇搞出这么大的阵仗,自己也就顺坡下驴配合他即可,毕竟这事对自己没有任何损害。

廉颇消停后赵国的国际形势也是一片大好,秦国有10年左右没有打赵国,老百姓着实过了一段安生日子。内部的安定也为廉颇提供了舞台,只要秦国不派杀神白起来捣乱,廉颇就没有什么可怕的,高兴了在家里呆一段,不高兴了出门右拐打打当年的带头大哥齐国,生活乐无边。

后来赵惠文王病逝,儿子赵孝成王即位。

这是位年轻急躁的主,因为接收了韩国出让的上党地区引发秦昭王的强烈不满,秦国派出40万大军打算狠削赵国一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起初赵军方面的领头人并不是廉颇,他是在4月份秦军开始攻打赵军后才紧急担任统帅的。

在这之前,赵奢曾一度取代廉颇成为赵国最耀眼的将星。原因是秦国攻打韩国时,廉颇和乐乘都认为韩国没救了,千万别派兵,可赵奢拍着胸脯子认为可以救,最后用胜利打了廉颇的脸,从此以后,很多战役都是以赵奢为主帅,廉颇只能靠边站。

无奈赵奢死得早,不然恐怕长平之战的主帅之位仍然轮不到廉颇,廉颇是在一片反对声中开赴长平的。

廉颇似乎有点“恐秦症”,一遇到秦军就打蔫。在长平战场上也是被秦军打得节节败退,最后只能依托坚壁不出。赵孝成王着急了,国家粮仓已经见底,没法打消耗战了,于是屡屡派人催廉颇出战,“廉大爷,咱出去揍秦军一顿行吗?”

廉颇回答“NO”,继续做缩头乌龟。其实他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战略意图告诉大领导,沟通是很重要的,可廉颇的做法是不行动不解释,我就是我,一朵不一样的烟火,从这点上看他虽然为人比较精明,但在政治上还只是入门级选手。

似乎名将都爱犯这个毛病,和廉颇齐名的李牧也是如此。

后来廉颇被赵括替换,长平之战惨败。燕国想要趁火打劫时廉颇挺身而出,因功被封为信平君,并且代理丞相一职,达到了职业盛业的巅峰状态。

结果就在他一心一意攻打魏国时,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继位。一向和廉颇有私仇的郭开说服赵王,让大将乐乘取代廉颇。本来廉颇城都快攻下来了,结果功劳让别人抢了,他的应对方法是“老子不伺候你了”。

说实话,那时候儒家的思想还没流行开来,臣子们在本国受了气完全可以跳槽到其它国家,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可廉颇的做法却是掉头攻击乐乘,这样的性质就不仅仅是“弃国”而是“造反”了。

所以,廉颇本质上是一个趋利避害者,他的国家观念极端淡薄。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冲突时,他选择的是个人利益,始终带着点私人雇佣兵的味道。你给我高官厚禄,我跟着你混,你给不起,我立马转场。

也难怪司马迁在写这段历史时对蔺相如大加赞赏,却对廉颇始终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当然,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问题,廉颇所处的时代人们道德意识没有汉朝强,但不管怎样,他还是不应该主动攻击自己人,终究给别人落下了口实。

相关内容

过敏性鼻炎发作,扛一扛就过...
  过敏性鼻炎如果不接受规律治疗,容易发展成过敏性哮喘。由于鼻腔和...
2025-09-12 21:40:28
原创 ...
三国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宛若璀璨繁星洒落在这片战火连绵的土地...
2025-09-12 21:35:22
原创 ...
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
2025-09-12 21:34:40
原创 ...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很多人都为赵云感到不平。毕竟,赵云跟随刘备...
2025-09-12 21:34:20
原创 ...
引言 《左传》曾有云:“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
2025-09-12 21:34:18
原创 ...
公元前180年,掌控朝政多年的吕后去世,紧接着爆发了诸吕之乱。刘汉...
2025-09-12 21:34:04
原创 ...
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并非所有战将都能像赵子龙那样,既能屡战屡胜...
2025-09-12 21:33:49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 奢香(生年不详,卒于13...
2025-09-12 21:33:38
原创 ...
根据史书记载,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显然是受到了当时仍为皇太子的唐肃...
2025-09-12 21:33:36

热门资讯

原创 成... 我们都熟知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被称为“黄金家族”,但“黄金家族”这一称号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它是如何形成...
原创 为...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君主。虽然他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功绩,但他的过错对中国历...
原创 他... 在三国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勇猛的武将涌现而出,但谁的死最为憋屈呢?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是关羽,这位曾经协助...
原创 原... 张郃,作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不仅在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主的朝廷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因其卓越的军事...
原创 南... 一、宋世祖孝武帝刘骏 刘骏是刘宋第五任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三子,宋明帝刘彧的异母兄,母亲为路惠男。...
原创 日... 近日,俄罗斯的一番言论引发了中国、日本、美国、韩国等多个国家的广泛关注,并迅速在互联网上掀起了热烈的...
原创 古... 《——·前言·——》 “古代猛将们能挥动几百斤重的兵器战斗?这一直是人们心中的谜。”这些传说中的巨...
原创 节... 在当今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一些引人注目的“X二代”们频繁亮相,吸引着社...
原创 刘... 秦朝末期,天下动荡,陈胜与吴广率先举起反抗大旗,点燃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起义。随着秦朝的灭亡,原山东六...
原创 嬴... 秦始皇嬴政身上有不少争议,其中很大一部分源于其生母赵姬的复杂感情纠葛。她与三位男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