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多聪明过人,为何效忠他人,而不选择1个人带队单干?
创始人
2025-05-28 04:02:47
0

原标题:三国谋士多聪明过人,为何效忠他人,而不选择1个人带队单干?

读三国发现里面的谋士多聪明过人,却都效忠于他人,基本没有选择1个人带队单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讨论讨论这个问题吧。

有1点需要明确,领导和谋士,要求的才能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同样是才华出众的人,有的人适合带领他人,有的人适合出谋划策,有的人适合做具体事务。领导和谋士最大的区别就是“谋”和“断”。

曹孟德曾经给袁绍打了个标签:“好谋无断”。袁绍灭韩馥、公孙瓒,占据冀、青、幽,并四州,地盘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他能够走到这一步还不是因为无数次正确的决断。也就只有曹操有资格这样评价他,对于汉末的大多数诸侯来说,袁绍的成就是遥不可及的存在。

这并不是说“断”比“谋”难得多,但“谋”和“断”毕竟是不同的才能。“谋”是出主意,而不用执行和负责,“断”则是下决断,真正为结果负责。

谋士聪明过人,但未必适合单干。刘宋开国元勋谢晦,作为一个谋士“关十策,晦有其九”,但是在元嘉三年被刘义隆逼的单干以后,只能打一打到彦之这种四流将领,碰到檀道济这种准一流名将被瞬间打成猪头,直接擒杀。三国乱世,没有人会跟着1个不会带兵的人混。

不会带兵倒还是其次,带兵之前得先有兵和资本,而在这些之前还需要一面旗帜,通过这面旗帜收拢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刘备的汉室宗亲就是他的旗帜,这面旗帜给了他足够的号召力,手底下的人当然愿意跟着他。也是因为这面旗帜,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重张旗鼓。

曹操的成功有父辈积累的人脉,也有自己的才能,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好歹立住了脚跟。不过愣是这样,曹操也不称帝,他称帝,无名无份,汉室皇帝必须是刘姓。他若称帝,天下人必群起而攻之,相反刘备称帝则有理有据。

袁绍的失败并不在于他“好谋无断”,而在于他旗帜不够明确,他想当反贼,立刘虞的事没搞成,底下人劝他把皇帝弄过来自己当忠臣,也就是类似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他没这觉悟,真是可惜了。

三国谋士多聪明过人,为何效忠他人,而不选择1个人带队单干?

相关内容

“首发”“首秀”“首展”落...
贝特瑞发布行业首款硅负极专用石墨材料、朗新科技集团发布AI能源大模...
2025-07-17 00:39:49
两大板块短期销售承压,新疫...
7月14日,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泰生物”)发布公...
2025-07-17 00:38:57
机构席位卖出469.57万...
每经讯,2025年7月16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方盛股份(832662...
2025-07-17 00:38:35
原创 ...
7月1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荒漠见证了中国核工业史上最硬核的时刻...
2025-07-17 00:37:48
聚焦主业 紫江企业筹划转让...
7月15日晚,紫江企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上海威尔泰工业自动化股份...
2025-07-17 00:37:48
供应链里看共赢丨从滚烫炉火...
链博会的“链”,是全球伙伴手拉手的纽带。这条看不见的“链”,一头扎...
2025-07-17 00:37:14
原创 ...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经历过一个 经济过热 的时期,彼时豪横...
2025-07-17 00:33:55
原创 ...
文|嘉生 编辑| 木易历史 ?——【·前言·】——? 缅甸殖民时期...
2025-07-17 00:33:50
原创 ...
引言 衣冠南渡的历史背景包括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2025-07-17 00:33:46

热门资讯

原创 毛... 中国人的朋友、《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无论在延安时期,还是建国后,跟毛泽东和周恩来...
原创 武... 说起中国历史,五千年来源远流长,有春秋战国时期诸国并起群雄争霸之壮阔,更有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原创 一... 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苏方获得大胜,苏联方面投入兵力先后将近300万,伤亡112万以上,...
原创 御...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
原创 浅... 文|念初 编辑|念初 引言: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存在时间长达276年,其间经历了宏伟...
原创 从... 众所周知,“智囊”这两个字现在的曝光度非常高,他们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为幕后之人所需提供各种办法、决策...
原创 苏...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溥... “宫女”顾名思义就是在宫中的女子,但她们的身份与地位却远不及皇帝的女人来得光鲜,皇帝的女人是后宫的主...
原创 清... 元杂戏中有一句俗语十分能引起古代读书人的共鸣: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意思是无论是文采斐然还...
原创 唐... 文|古史迹 编辑|古史迹 公元713年,已经是皇帝的李隆基第三次发动第政变。 第一次发动政变为其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