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家的丑孩子,从奴隶到将军的传奇——后汉高祖刘知远
创始人
2024-06-29 12:33:54
0

原标题:穷人家的丑孩子,从奴隶到将军的传奇——后汉高祖刘知远

五代十国的许多皇帝都是少数民族,刘知远也是,他属于沙陀族,不但出身于穷人家,长得也不怎么样。他这种出身,这种相貌的男人,一般就是打光棍的命,但是,刘知远不但娶了个漂亮老婆,后来还当上了皇帝。从奴隶到将军,再到皇帝,他用自己的人生实践,证明了命运靠自己掌握的哲理。

从军

刘知远的丑,是出了名的,他长得很黑,不但黑且丑,而且眼珠子还白多黑少。他家境贫寒,老爸老妈没有给他留下任何家底,一切都要靠他自己去奋斗。

史书上说刘知远小的时候性格很内向,沉默寡言,这大概和他的生长环境以及与众不同的容颜有关系,家里很穷,自己又长成这样,他很自卑,自卑的孩子表现得都内向,都寡言少语。

对于刘知远来说,在那个乱世,当兵是个不错的选择。反正各种各样的队伍多得是,只要能吃饱饭,跟上哪个队伍都无所谓。

那时候,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割据太原,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正在招兵买马充实部队的实力,刘知远同村的许多人都到队伍上当兵去了。刘知远也想去试试,又怕人家嫌自己黑和丑,就忐忑地去了,李嗣源需要的是打仗的兵,长得丑俊无关战斗力。

刘知远从马夫做起,进军队的时候是最低等的兵,因为敬业,慢慢脱颖而出。

刘知远属于玩命冲在最前面的那类人。稀里糊涂得了几个军功章,李嗣源觉得这货真不错,人样子丑了些,打仗还是一把好手,就一步步的提升他,后来升为了偏将,和石敬瑭一起共事。

石敬瑭是李嗣源部将,那是官场上的上下级关系,他们之间还有一层更加不一般的关系,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姑爷。石敬瑭长得比刘知远好看多了,不仅仅是长得好,脑子也比刘知远灵光,刘知远不行,他那双白眼珠多黑眼珠少的奇葩眼睛转来转去转半天,也想不通石敬瑭为什么要做某件事,等他想明白了,早就晚了。

一救石敬瑭

刘知远比石敬瑭厚道得多,他这种厚道一方面是天生的,另一方面因为石敬瑭毕竟是他的上级,他必须要对上级领导表现得厚道,才能更好地配合他工作。

那年李嗣源的军队和后梁在黄河岸边打仗,打到德胜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的时候,石敬瑭的坐骑突然出状况了,石敬瑭眼看就要被后梁的追兵赶上了,关键时刻,刘知远骑马赶过来,让石敬瑭换到了自己的马上,自己骑上石敬瑭断了马甲的马。

刘知远没参军的时候就养马,参军之后,又当了很长一段时间马夫,对马的习性太熟悉了,换了马甲有问题的坐骑,他照样把马骑得飞快,而且,还要一边放箭掩护石敬瑭后撤。

他这一举动,不但感动了石敬瑭,也让李嗣源听说这件事后对他刮目相看。

这是舍命相救啊,石敬瑭感动不已,为了报答刘知远的救命之恩,老丈人李嗣源当了皇帝,任命他这个姑爷为河东节度使后,石敬瑭惦记着给刘知远谋了个好职务,让他到自己手下担任一名牙门都校,后来又升任马步军指挥使。

二救石敬瑭

后唐末年,李嗣源逝去后,李从厚继位成为唐闵帝。李从厚准备削弱各节度使藩镇实力,凤翔节度使李从珂起兵造反,争夺李从厚的帝位,国家一片混乱。

石敬瑭趁着混乱也带兵往京城方向赶,名义上是去保护唐闵帝李从厚,其实是想看看自己能捞到什么稻草。还没走到京城,就碰上了从京城逃出来的李从厚。

李从厚一见到石敬瑭,就感觉到见到了亲人,他本来就是想去投奔这个姐夫,想让他替自己打退本来就和他们不沾亲的李从珂。但是他忘了,他之前已经把石敬瑭得罪了,因为对石敬瑭不信任,他削弱石敬瑭的势力,现在却想起亲戚关系来了!

石敬瑭面对沮丧着脸的小舅子,傲慢地说:那啥,咱们屋里谈谈吧。

李从厚身边的随从脸上带着愠怒之色,这个随从紧随李从厚一起进了房间。刘知远也在现场,他看出了李从厚身边随从脸上的愠色,意识到,此次密谈搞不好就会出大乱子,他悄悄派了自己身边一个名叫石敢的人也跟在石敬瑭身边,防备如果有个万一,让石敢保护好石敬瑭。

石敢属于愚忠莽汉的类型,刘知远对这个出身草根的汉子平时很关照,所以石敢对刘知远一片忠心,刘知远指示他去保护石敬瑭,他就在袖子里悄悄藏了一把铁锤,跟在石敬瑭身后就进了密室,而且进去之后寸步不离石敬瑭。

那次谈话谈得很不友好和谐,没谈几句就崩锅了,李从厚的随从看石敬瑭对皇上毫无诚意,拔剑要砍石敬瑭,石敢挺身而出挡在石敬瑭前面,掩护他撤退。一直守在门外的刘知远发现情况不好杀了进去,幸亏有刘知远派去的石敢保护,石敬瑭毫发无损,石敢却已经战死了。

石敬瑭感激地对刘知远说:幸亏你想得周到,不然的话这次我就没命了。

两次的救命之恩,使刘知远在石敬瑭面前说话比任何一个人都占分量。

位居高官

后来,石敬瑭借助契丹军的力量消灭后唐,建立了后晋,在开封当上晋高祖后,认比他小十一岁的辽国国王耶律德光为父,自称儿皇帝,并把幽云十六州割让契丹。

他这样做没人敢当面说他一个不字,都捧着他宠着他吹捧,只有一个刘知远敢说实话,他跳出来明目张胆反对石敬瑭的做法,他对石敬瑭说:对契丹称臣就已经够丢人的了,还认他们当爹,低三下四给人家当儿子,太过分了;还有,想笼络他们求得辽兵援助,多送些金帛就能达到目的,何必割地呢,割地这事,性质就变了,将来会后患无穷。

刘知远说的有道理,你口头上管人家叫爹叫爷爷虽然也是一副汉奸嘴脸,毕竟只是口头上的,割地卖国是实打实的,幽云十六州是中原通往契丹的门户,把自家的大门口送给了别人,这个家还有什么安全可言,你已经门户洞开,人家想什么时候到你家来串串门拿走点东西,就跟回自己家一样。

耶律德光知道刘知远不喜欢自己,但是,对他的评价倒是很公正。那年契丹支援石敬瑭打退后唐的进攻后,耶律德光出于对干儿子的关心和爱护,曾经对石敬瑭推荐刘知远:这个大将很勇猛,以后不要随意舍弃。

石敬瑭倒是很听干爹的话,对刘知远一直委以重任。在后晋,刘知远的职位是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继位后,他被进封为北平王,拜中书令。他的职位很高,势力很强大,石重贵一直防着他,但是他并没有夺老石家政权的意思。

篡位称帝

后来,后晋灭亡了,不是刘知远直接夺了权篡了位,而是契丹主耶律德光率辽军一路南下,把京城占领了,石重贵成为阶下囚,直接亡了后晋。

当然,刘知远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他倚老卖老,不听中央统一调遣,作战的时候有贻误战机的行为。京城被攻陷后,他又派手下的牙将王峻跑过去向契丹奉表投降,明着是去投降,暗里看看汴京是什么形势,好做下一步打算,充分显示出他老奸巨猾的一面。

王峻回到晋阳后向刘知远汇报,现在汴京混乱不堪,辽军不得人心,人们根本就不服他们的管理,契丹这种马上民族,打仗还行,搞国家管理差远了,凭着他们那点能力,不可能攻占中原。刘知远一听就受到鼓舞,他决定下一步利用人心所向,打出复兴后晋、迎石重贵来晋阳的旗帜,成败在此一举。

复兴后晋的口号很有号召力,将士们热血沸腾。他看准了时机,索性自己称帝。

他在太原称帝建汉后,没有更改年号,而是延用石敬瑭的年号天福十二年,别小看这些细节,很管用,有些事情的成败就在细节上,年号没改,一些后晋的铁杆粉丝们心理上就会接着拼死卖命。

对契丹的抵抗,他采取的是绵中藏针的策略,很少硬碰硬地和他们正面交锋,他看透了这个马上民族没有什么远大志向,他们到处搜刮民财,搜刮得差不多了,就想带回老家去,天气越来越热,这些人也不习惯这炎热气候,都急着想回老家避暑。

再说辽国留下的一些负责治理和留守在中原的官员日子也不好过,经常会遇到小股抗辽地方势力的侵扰,斩杀辽使的事时有发生。

刘知远这个皇帝在对待辽国的政策上,也有明文规定:禁止为契丹括钱帛;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等。

契丹本来在中原就没有根基,人生地不熟的,不断遭到中原人民抗击,他们很快就主动退了出去,刘知远把自己的都城迁到了开封,改名字为暠,国号大汉,改天福十三年为乾祐元年,正儿八经地做起了后汉的皇帝。

他这个皇帝说好当也好当,说不好当也不好当。百废待兴,国家被契丹人掠抢的已经没有一点家底了,只要去做,就会有成绩。但是,国家穷成了这样,军饷都成了问题,他想收买人心犒赏给他卖过力的将士,都不知道该到哪儿去筹钱。

刘知远的老婆李皇后是他刚参军当马夫的时候在营地附近的村里一见钟情的一村姑。成为皇后了,她依然保持着村姑的质朴和善良,建议老公,不要靠搜刮老百姓的钱犒劳军队,把宫里现有的财物凑凑,用来犒赏将士们,不但得民心,也让将士们更加感动。

她主动把自己的私房钱都捐出来。刘知远属于比较听老婆话的皇帝,按照李皇后的建议去做,果然效果不一般。

耶律德光北撤了,残余势力还在,刘知远站稳了脚跟后,举兵南下,一路驱赶辽军残部,稳定了中原局势,消除了安全隐患。

后续乏人

刘知远在位的时候,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命运没有给他更多的机会。因为他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还没来得及大展宏图,身体就出现了状况。

刘知远当上皇帝的那年腊月,他最宠爱最看好的太子开封尹刘承训病死了,本来身体就不太好的刘知远伤心过度,病倒后再也没有爬起来,第二年正月,就病逝了,死的时候也不过五十四岁。

皇位留给了二儿子汉隐帝刘承祐,这个十几岁的小皇上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根本不懂得怎样当皇上,又不听别人的劝告,没过两年就把老爸辛辛苦苦创建的后汉王朝葬送了。

相关内容

更上层楼看中轴
在红桥市场顶层的观坛艺术空间,游客可远眺天坛祈年殿,在露台上欣赏中...
2025-07-25 04:36:39
原创 ...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
2025-07-25 04:33:55
原创 ...
1.秦桧 秦桧是南宋“四大权相”中的一员,而且在这四个人中,他居于...
2025-07-25 04:33:45
原创 ...
西汉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王朝,前面几代君王都是明君。开创了文景之治、汉...
2025-07-25 04:33:35
原创 ...
明十三陵之所以叫“明十三陵”,是因为这里埋葬着明朝十三位皇帝,这十...
2025-07-25 04:33:12
原创 ...
陈胜在大泽乡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在早先时代是不可思...
2025-07-25 04:33:07
原创 ...
东汉时期,历经近200年的历史,期间出现了三位异姓王,他们分别是卢...
2025-07-25 04:33:01
原创 ...
鲁迅先生那可真的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大文豪。 他有着许多让我们耳...
2025-07-25 04:32:57
原创 ...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介绍...
2025-07-25 04:32:54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随着清宫剧的热播,清朝皇帝这个职位成为了每个男人的终极梦想。 无论是出于对皇帝的爱慕,还是对权力的追...
原创 远... ?最近有外国的报道说中国的夏朝其实是不存在的,中国的文明也只有商朝后面的3000多年,看到这个新闻我...
原创 建... 我们都知道,北京有一个八宝山革命公墓,这里葬的都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人物,包括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革命烈...
原创 唐... 众所周知,唐朝实行“两都制”:以长安为西京,以洛阳为东都。唐朝前几代皇帝都有频繁前往洛阳或长住洛阳的...
原创 隋... 帝将避暑于仁寿宫,术士章仇太翼固谏。——《资治通鉴·隋纪·隋纪四》 这是《资治通鉴》中对章仇太翼劝谏...
原创 传... 对于死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出名古人,大家都对他们十分地感兴趣,他们的冒险故事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
原创 从... 为了更好的施政,清代统治者向来重视继承和吸收汉文化。“孝治”作为汉文化的重要内容,自然深受清代统治者...
原创 这... 一篇短小凝练的《阿房宫赋》向我们讲述了居住在阿房宫中的数万名来自六国各地的美女,她们中的大多数人一生...
原创 印... 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是明朝一项宏大的海上探险活动,其故事不仅仅是关于航海,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
原创 岳... 岳飞因谁而死,史书上早已载明,仅8个字,看完恍然大悟 历史上令人惋惜的将军还是不少的,但是要说最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