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玄宗为什么在开元二十四年之后就再没有去过东都洛阳?
创始人
2025-07-25 21:04:30
0

众所周知,唐朝实行“两都制”:以长安为西京,以洛阳为东都。唐朝前几代皇帝都有频繁前往洛阳或长住洛阳的记载,武则天称帝后更将洛阳定为都城,唐玄宗登基后也曾经五次巡幸洛阳。但奇怪的是,唐玄宗在开元二十四年之后就再没有去过东都洛阳。这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史料记载分析,唐朝皇帝频繁前往洛阳或长住洛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北周、隋、唐三朝都是崛起于关中,对关(函谷关)东地区的影响力都比较弱。为了加强对关东地区的统治,隋唐两朝将洛阳营建为关东最重要的政治中心,皇帝通过亲临洛阳来加强统治。

第二,随着唐朝的统一和强盛,关中地区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长安的人口在高峰时更是多达百万。可是关中地区当时的粮食产量并不足以供应如此多的人口,导致关中地区在隋朝和唐朝中前期经常出现粮食短缺的问题,自然灾害发生时还会出现饥荒。

为了解决关中粮食短缺的问题,隋朝和唐朝前期的皇帝经常到洛阳“就食”。因为皇帝离开长安前往洛阳时会有大批皇亲国戚、朝廷官员、宫人士兵以及百姓商旅跟随,所以关中粮食短缺的问题可以得到缓解。基于以上两个主要原因,唐朝皇帝经常去洛阳,唐玄宗也是如此。

然而从开元十八年(730年)开始,导致唐朝皇帝经常前往洛阳的两个原因都出现了变化:首先,经过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的苦心经营,唐朝对关东地区的统治越来越稳固。于是洛阳对稳定关东统治的作用逐渐降低,武则天在晚年重新定都长安就反映了这点。

再加上唐玄宗对洛阳的观感不太好(唐玄宗的幼年苦难都是在洛阳遭遇的),个人感情上就不太喜欢洛阳。既然唐朝对关东的统治已经稳固,关中的粮食短缺问题也得到了缓解,唐玄宗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之后就再没有去过东都洛阳,还以此作为政绩向高力士显摆。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卓... 富家千金卓文君为什么会选择与穷酸才子司马相如私奔? 明明卓文君的父亲已经放话“不分一文钱”,为何最后...
原创 将... 在封建社会,君王和臣子的界限分明的就像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所说的那样:君王就该像是狐狸和狮子,既要狡猾...
原创 5... 中国人非常讲究认祖归宗,不管是活着的时候还是已经去世了,回到故乡找到亲人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是没...
原创 明... 米·左琴曾在自己的书中《一本浅蓝色的书》中说过:“历史的第一页是从互相猜忌、搞阴谋和耍手腕开始的。”...
原创 日... 十九世纪末。 日本,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岛国,经过明治维新的洗礼,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他们学习西方...
原创 明... 引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原创 3... 建国后,中央政府鉴于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对于边政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关注可以说是有增无减,但这一时期的边政...
原创 狄... 武则天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祖籍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 武则天于武德七年(624年)生于...
原创 此... 如果说在三国之中,哪个地方会引起魏蜀吴三方势力的混战,那么这个地方一定是荆州。荆州位于三国势力的交叉...
原创 孙... 庞统是三国时期著名谋士,和诸葛亮齐名。不过,和诸葛亮不同,庞统曾经被孙权弃用。东汉末年,庞统初任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