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桥市场顶层的观坛艺术空间,游客可远眺天坛祈年殿,在露台上欣赏中轴线美景。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记者 李瑶
当夕阳为天坛祈年殿镶上金边,红桥市场五层露台——观坛艺术空间迎来一天中最生动的时刻。游客举着祈年殿造型的慕斯蛋糕,与远处的真实殿宇同框定格。600年历史轻盈地融入当代人的下午茶。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即将迎来一周年。今年夏天,在中轴线及其周边,一批屋顶露台向公众敞开。登上露台,不仅可以远眺近观,打开欣赏中轴线的新视角,还能品茶、喝咖啡、吃美食、看戏剧、听音乐会,甚至打网球。
视角焕然一新,古老历史和现代生活便重新相遇,交相辉映。中轴线、北京城,多了全新的文化展台。
空中消费:中轴有了新视角
中轴向北,距离钟楼仅200米,登上宏恩观西配殿顶层的和木·归餐厅露台,视线与屋檐几近持平,如飞鸟振翅般延展的帝君殿歇山顶仿佛触手可及。微微一转头更是惊喜,巍峨的钟楼近在咫尺。
露台开放不足一个月,旅行博主薄荷专门来直播探店,“朋友们,这个角度的钟楼大家没见过吧?”屏幕前,年轻粉丝内心的传统文化基因被陡然唤醒。
这片露台约200平方米,是700多岁的宏恩观在活化利用中特意开辟出来的。“宏恩观紧邻元明清三代北京城的报时中心,我们在二层开辟露台,让‘晨钟暮鼓’伴食客享受美味,这种体验独一无二。”和木·归餐厅店长万宇林说。
往中轴线中段走,从喧嚣的前门大街拐入小江胡同,一座百年老建筑改造后开办的露台茶馆格外幽静。绿植、木桌、竹椅,体验者压茶饼、点茶,抬眼望去,老式四合院屋檐层层叠叠,青砖灰瓦也有了节奏感。
中轴线两侧开放的露台越来越多:在鼓楼西大街33号,人们喝咖啡、吃西餐,坐拥全景钟鼓楼;位于赵府街20号,共享戏剧社区——金隅金台·共享际的露台同样能看钟鼓楼,而且还是天然的戏剧舞台,素描喜剧、剧本演读等时常上演;在隆福大厦屋顶,偌大的空中四合院里,国际时装秀、文化沙龙轮番登台,景山、北海、国贸CBD……老城新韵尽收眼底。
伴云共建:中轴有了新展台
多彩露台的涌现,让吃喝玩乐更有文化味儿。这是当代人对文化的更高追求,也有赖于市场、治理者等多方共建。
“生活节奏太快了,慢下来。”前不久,东城区启动“微风露台计划”,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向市民游客发出邀请:“到东城的露台坐坐。”
打开《微风露台图鉴之漫享中轴线》,30余处精选露台串联起7.8公里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保护与利用上,我们统筹推进历史风貌保护与消费场景创新,将消费触角从地面延展到更高的露台。”东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实际上,早在中轴线申遗成功之前的2022年,东城、西城都对中轴线上的“第五立面”,也就是屋顶露台进行了整理,一个平缓开阔、壮美有序、视线通达、蓝绿交织的城市第五立面亮了出来。
与云相伴,坐拥绝美风景。商户成为最敏锐的创新者。和木·归日间有“城脊下午茶”、夜间有“星空餐吧”,让钟鼓楼的日夜和而不同;白塔寺耀咖啡推出白塔甜点,捧着“白塔”拍白塔已成标配;当紫龙花园酒店顶层里,健身者做“日落瑜伽”时,或首都宾馆五层露台上,运动者打网球时,云彩正掠过奥林匹克塔、鼓楼、景山万春亭的上方……
“露台让我们更进一步发现了建筑价值。”金隅金台·共享际运营负责人方超说,“这些屋顶以前很少有人上去,现在几乎人人都要登上去看看,它成了中轴线、北京老城的全新文化展示台。”
人们也在露台上获得深度体验。“远处故宫的琉璃瓦在玻璃幕墙上投下流动的光影,这是属于新北京的魔幻现实图景。”登上隆福寺顶层,一位摄影爱好者按动快门。家住鼓楼旁的赵品生大爷也有了指路新乐趣,“别老搁鼓楼外头扎堆儿,往高处走走,景儿更美。”
层楼更上:中轴有了新叙事
更上层楼看中轴,更宏大的文化图景铺展开来。
从福州三坊七巷的活态保护,到正定古城的“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再到今天“向上生长”的中轴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正转化为生动实践。
“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其中的丰富意蕴之一就是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使其融入日常生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了解历史、汲取知识、欣赏艺术的文化生活需要。”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翟佳琪说。露台经济正为这份展示传播注入当代生命力。
随着《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实施,51.3平方公里保护区内,钟鼓楼、正阳门等15处遗产点构成壮阔序列。露台作为缓冲带的柔性利用,既守护景观视廊,又让文化遗产“可进入、可体验”。微风轻拂前门书剑茶书院的露台,法国留学生玛蒂尔德学会了宋代点茶,“当茶沫浮现云纹时,正阳门的雨燕恰好飞过,这比任何博物馆解说都生动。”
文物与人相近,人与古建相亲,现代与古都相融。站在这些“空中会客厅”眺望,故宫琉璃瓦的流光、钟鼓楼的厚重、胡同肌理的绵延尽收眼底。真正的保护不在于将历史建筑封存于神坛,而在于让它走进我们当下火热的生活。这恰是活态传承的最佳注脚。
放眼全球,文化遗产的活化殊途同归:塞纳河畔的咖啡馆露台与巴黎圣母院隔水相望,罗马万神殿旁的屋顶酒吧让罗马柱成为别具风味的风景。
星河垂落,中轴线两侧的露台渐次点亮。当北京向世界讲述这条“理想秩序之轴”的故事,这些悬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露台,正在成为最鲜活的叙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