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为何要赐死功勋卓越的白起?是感性使然,还是出于理性的考量
创始人
2024-06-29 12:33:26
0

原标题:秦王为何要赐死功勋卓越的白起?是感性使然,还是出于理性的考量

公元前257年,白起终年,终于在杜邮一地以赐自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收到秦王的死令时,白起感到非常吃惊,觉得自己并没有犯下什么罪行。然而,他在沉默片刻后,苦涩地说:“我当然该死。在长平之战中,有数十万赵军投降,我虽采取诡计将其全部埋葬,但这足以让我自认罪有应得。”这番话被一些人解读为忏悔,实际上,其中更多可能是自嘲之意。曾为秦王四方征战的白起最终却以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告终,内心自然难免悲凉。他的自杀并非秦王要他死,更多的是因为他心灰意冷。

白起作为一代名将,一生在沙场上拼杀,为大秦扩张疆土立下了无数战功。即便屠杀数十万人,也出于为秦王、为秦国着想。这样一位为国为王的英雄,在理论上不应该遭受王命,在自己的领地被赐死。但事实上,当时的秦国民众也不能理解这一决定,《史记》中记载:“民众也以白起死非其罪,无不怜之,深表怀。”可见秦人对白起表示同情,因为他们认为白起并没有犯罪。为了纪念白起,甚至为他修建了祠堂专门供奉。

白起的死因引起了人们的疑惑,为什么当时的统治者秦昭襄王会如此冷酷地要将他处死呢?这其中有几个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探讨。首先,白起的性格直率而坚决,这在历史资料中得以印证。长平之战后,秦王派遣白起再度出战,但在面对王命时,白起坚决拒绝,并坦言当下攻打赵国的弊端。这样的拒绝态度,尽管在白起看来是坚守原则,但在秦王看来可能被视为对自己的嘲讽,加深了秦王对他的恨意。白起甚至在战局告急时说:“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这番言辞,或许在白起看来是感慨和惋惜,但在秦王看来可能更像是嘲笑。白起这样的直言不讳,使得秦王对他产生更深的不满。

其次,应侯的推波助澜也对白起的命运产生了影响。当时,应侯站出来表示白起对战事的态度并非真心,而是被迫前往,对秦王心存不满。这种说法进一步激发了秦王对白起的不满情绪,最终促使了对白起的决定。应侯的表态使秦王认为白起是对自己不满的,这或许成为了秦王决心处死白起的导火索。

最后,从深层次的国家利益考虑,秦王有可能认为白起的存在会对秦国内外的利益产生威胁。白起曾多次抗命,违背秦国法律,如果秦王宽大处理白起,可能引发国内法度的松懈,秦国的统治秩序可能会受到动摇。此外,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屠杀大量赵军,导致赵国民众对他充满敌意,如果白起仍然活着,对于攻取赵国可能带来更大的困难。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秦王可能做出了这一决断。

总的来说,白起的死因涉及到性格、内外因素以及国家利益等多个层面。他的坚持原则和直率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与秦王的矛盾,而应侯的表态则推波助澜,最终导致了白起的悲剧。深层次上,秦王可能认为白起的存在对国家利益构成威胁,进而做出了这一残酷的决定。

相关内容

更上层楼看中轴
在红桥市场顶层的观坛艺术空间,游客可远眺天坛祈年殿,在露台上欣赏中...
2025-07-25 04:36:39
原创 ...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
2025-07-25 04:33:55
原创 ...
1.秦桧 秦桧是南宋“四大权相”中的一员,而且在这四个人中,他居于...
2025-07-25 04:33:45
原创 ...
西汉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王朝,前面几代君王都是明君。开创了文景之治、汉...
2025-07-25 04:33:35
原创 ...
明十三陵之所以叫“明十三陵”,是因为这里埋葬着明朝十三位皇帝,这十...
2025-07-25 04:33:12
原创 ...
陈胜在大泽乡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在早先时代是不可思...
2025-07-25 04:33:07
原创 ...
东汉时期,历经近200年的历史,期间出现了三位异姓王,他们分别是卢...
2025-07-25 04:33:01
原创 ...
鲁迅先生那可真的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大文豪。 他有着许多让我们耳...
2025-07-25 04:32:57
原创 ...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介绍...
2025-07-25 04:32:54

热门资讯

原创 建... 我们都知道,北京有一个八宝山革命公墓,这里葬的都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人物,包括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革命烈...
原创 隋... 帝将避暑于仁寿宫,术士章仇太翼固谏。——《资治通鉴·隋纪·隋纪四》 这是《资治通鉴》中对章仇太翼劝谏...
原创 传... 对于死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出名古人,大家都对他们十分地感兴趣,他们的冒险故事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
原创 从... 为了更好的施政,清代统治者向来重视继承和吸收汉文化。“孝治”作为汉文化的重要内容,自然深受清代统治者...
原创 这... 一篇短小凝练的《阿房宫赋》向我们讲述了居住在阿房宫中的数万名来自六国各地的美女,她们中的大多数人一生...
原创 印... 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是明朝一项宏大的海上探险活动,其故事不仅仅是关于航海,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
原创 岳... 岳飞因谁而死,史书上早已载明,仅8个字,看完恍然大悟 历史上令人惋惜的将军还是不少的,但是要说最深入...
原创 明... 古时候所称的河套平原是今天鄂尔多斯高原、贺兰山、狼山和大青山之间陷落下去的地带。这里约为2.5万平方...
原创 影... 一、成吉思汗 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
原创 清... 同治皇帝本来有别的年号,却因一件历史事件被改成了“同治”! 年号这种称谓在我国的历史上,主要是封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