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之所以叫“明十三陵”,是因为这里埋葬着明朝十三位皇帝,这十三位皇帝包括朱棣的长陵的明成祖、献陵的明仁宗、景陵的明宣宗、裕陵的明英宗、茂陵的明宪宗、泰陵的明孝宗、康陵的明武宗、永陵的明世宗、昭陵的明穆宗、定陵的明神宗、庆陵的明光宗、德陵的明熹宗和思陵的明毅宗。
众所周知明十三陵在北京,而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之前的首都并不是在北京,而是在南京。所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并不是埋在北京,而是埋在南京,他的陵墓就是在现南京玄武区紫金山中的“明孝陵”。
而另一个在南京的明惠宗朱允炆他是没有陵墓的,朱允炆在被自己的叔叔朱棣也夺走了皇位后,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同时朱棣也不承认他的皇帝身份,所以他一直都没有陵墓。现在全国各地都声称自己发现了朱允炆的陵墓,数量竟高达50余座,但是到底谁真谁假我想谁也弄不清楚。
还有一位皇帝虽然是朱棣迁都北京之后的皇帝,但他却并没有埋葬在明朝的北京皇陵之中,他就是明代宗朱祁钰。他之所以没埋进“明十三陵”中,是因为他在去世之前被自己的哥哥朱祁镇重新夺回了皇位,后被贬为郕王,既然都被贬了,当然就没有资格埋入帝王陵园之中啦。他是被朱祁镇以亲王的规格埋到了现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中,但是到后来明宪宗登基之时替朱祁钰恢复了皇帝尊号之后,曾经在玉泉山中的代宗王陵就被扩进成了皇陵,也就是现在的“景泰陵”。
当然明十三陵可不仅仅只是埋葬着13位皇帝,同时还埋葬着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和两位太监。那么我这里就简单的为大家接下来这些人都是谁。
皇后
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徐氏:明成祖朱棣的皇后,父亲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的中山王徐达。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张氏: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她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生母,在宣宗皇帝驾崩后,她曾“垂帘听政”治理国家,是一位真正的贤后。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孙氏: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曾是穷苦人家后被宣宗的外祖母看中得以进入宫中,后深的宣宗的宠爱,先被封贵妃,后被立为皇后。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钱氏: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后,她曾在英宗被囚禁于南宫之时陪伴他度过那最危险的七年时光,可谓是相依为命。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皇后周氏:明英宗朱祁镇的贵妃,最开始她是没有资格与英宗合葬的,英宗也从未留下遗嘱让她死后陪葬。不过由于她是明宪宗的生母,最终她得以皇后的身份陪葬裕陵,但是由于其本身不合符于礼制,所以她的谥号只有12个字,而明朝的皇后谥号正常情况下是有13个字。
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王氏:明宪宗朱见深的皇后,浙江衢州人,其生平不可靠。而且由于当时宪宗独宠自己的“保姆”万贵妃,所以并没有被过多的关注。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纯皇后纪氏:明孝宗朱佑樘的生母,其本是一介宫女,后再一个偶然的情况下被宪宗宠辛,后生下孝宗被封为淑妃,但没过多久就被万贵妃所害。后明孝宗登基为帝,追谥其生母为皇后,并将其迁葬至茂陵。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祐圣纯皇后邵氏:明世宗朱厚熜的亲祖母,明宪宗的贵妃。她本来也无资格与英宗陪葬,因其孙子明世宗登基后被追谥为宪宗皇后,并随即迁葬至茂陵。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张氏:明孝宗朱佑樘的皇后,她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最幸福的皇后,孝宗一生独宠于她,后宫中除了她这么一个后妃,别无她人。孝静庄惠安肃温诚顺天偕圣毅皇后夏氏:明武宗朱厚照的皇后,其一生可谓坎坷,由于武宗生性爱玩,又长期住在宫外的豹园,所以一生无子。孝洁恭懿慈睿安庄相天翊圣肃皇后陈氏:明世宗朱厚熜原配皇后,最开始由于她比世宗皇帝过世的早所以在世宗死了之后并没有被合葬于永陵。后明穆宗登基之后,她才被迁葬到永陵。
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方氏:明世宗朱厚熜的第二任皇后,她曾经在“壬寅宫变”中救了世宗一命,所以世宗皇帝一直对她宠爱有加,后来她死后并没有和陈皇后一样被葬在别处,而是直接就被先行葬在了永陵。孝恪渊纯慈懿恭顺赞天开圣皇后杜氏:明世宗朱厚熜妃嫔之一,明穆宗朱载垕的生母。穆宗登基之后将其生母追谥为皇后,后迁葬到永陵。孝懿贞惠顺哲恭仁俪天襄圣庄皇后李氏:明穆宗朱载垕做裕王时的王妃,后在嘉靖三十七年就去世了。穆宗登基之后追谥为孝懿皇后,后被穆宗先行葬入昭陵。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陈氏:明穆宗朱载垕的皇后,后在神宗时期葬入昭陵。其生前并不得宠。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李氏:明穆宗朱载垕的贵妃,明神宗朱翊钧的生母,后朱翊钧登基,为其母上尊号为慈圣皇太后,后李氏病死,神宗将其以皇后的身份与穆宗合葬于昭陵。
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媲天毓圣显皇后王氏:明神宗朱翊钧的皇后,她在当时年仅13岁就嫁给了神宗皇帝,并做了皇后。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明神宗朱翊钧的妃子,明光宗朱常洛的生母。她在世时候因为百官都支持她的儿子当皇帝,而不支持神宗皇帝所喜欢的皇三子做皇帝,因此被神宗皇帝迁怒,一生都饱受困难,后更是哭瞎了双眼,死后更是得不到是丝毫的尊敬。后她的孙子明熹宗继位之后,她才以皇后的身份陪葬定陵。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郭氏:明光宗朱常洛做太子时的太子妃,后早逝。光宗登基之后追封其为皇后,熹宗皇帝登基之后将其迁葬庆陵。孝和恭献温穆徽慈谐天鞠圣皇太后王氏:明光宗朱常洛的才人,明熹宗朱由校的生母,万历四十七年逝世。后熹宗登基追封为皇太后,并以皇后的身份迁葬庆陵。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刘氏:明光宗朱常洛的妃子,明思宗朱由检的生母。她可以说死的不明不白,坊间传闻她是被光宗亲手或下令打死的。后思宗皇帝登基为帝后,追封她为太后,并同样以皇后的身份陪葬庆陵。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张氏: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上吊自杀,后被清朝顺治帝将其遗体迁入德陵,与朱由校合葬。孝节贞肃渊恭庄毅奉天靖圣烈皇后周氏:明思宗朱由检的皇后,1644甲申之变上吊自杀,后与思宗合葬思陵。
太子
哀冲太子朱载基:明世宗朱厚熜庶长子,仅存活两个月就去世,葬明十三陵的西山。庄敬太子朱载壡:明世宗朱厚熜庶次子,1539年被立为太子,后于1549年去世,年仅14岁,葬明十三陵的西山。
妃嫔
明成祖朱棣的妃嫔:朱棣的妃子墓有两座,分别是东井和西井,但是里面的妃子多是没有棺椁的,都是为朱棣殉葬的。而历来人们对朱棣的妃嫔到底有多少为其殉葬,暂不得而知,有说十数人,也有说三十余人,总之猜测不断。目前较为可信的是大概是16人,而身份确定的暂时只有丽妃韩氏和惠妃崔氏这二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万氏: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在当时可谓是独宠后宫,由于其十九岁就开始照顾当时只有2岁的明宪宗,所以感情十分深厚,宪宗更是只宠于她。庄顺安荣贞静皇贵妃沈氏:明世宗朱厚熜的妃子,嘉靖十九年被封为皇贵妃,仅次于皇后,一生无儿女。死后被葬在天寿山悼陵。恭僖贞靖贵妃文氏:明世宗朱厚熜的妃子,原是伺候嘉靖皇帝的生母蒋太后的宫女后,被嘉靖帝临幸,封为敬妃,之后晋升为贵妃。死后被葬在天寿山悼陵。靖妃卢氏:明世宗朱厚熜的妃子,原为和嫔,后生景恭王朱载圳,升靖妃。死后被葬在天寿山悼陵。
怀荣贤妃郑氏:明世宗朱厚熜的妃子,是嘉靖十年册封的“九嫔”之首,可以说是早期嘉靖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死后被追封为贤妃,葬在天寿山的孝洁皇后悼陵侧。荣安惠顺端僖皇贵妃阎氏:明世宗朱厚熜的皇贵妃,哀冲太子朱载基的生母。死后葬于天寿山世宗皇贵妃太子墓园。贵妃周氏:明世宗朱厚熜的妃子。死后葬在天寿山世宗贤妃墓。端和恭顺温僖皇贵妃王氏:明世宗朱厚熜的皇贵妃,庄敬太子朱载壑的生母。死后葬在天寿山世宗贤妃墓恭淑安僖荣妃杨氏:明世宗朱厚熜的皇贵妃。其原为宫女,后被世宗宠辛苦,但还没有被册封就因在一场火灾中保护皇帝和尚寿妃而遇难,死后被追赠为荣妃,后葬在天寿山世宗贤妃墓。荣安贞妃马氏:明世宗朱厚熜的妃子。死后葬在天寿山世宗贤妃墓。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郑氏:明神宗朱翊钧的皇贵妃。她的儿子就是明神宗时期最著名的“国本之争”中的皇三子朱常洵。死后被葬在明十三陵中的银泉山。
太监
埋葬明十三陵中的太监一共有两位,但是现在已知的就一位,那就是崇祯帝煤山自尽的时候,跟随着崇祯帝而去的那位宦官王承恩。王承恩可以说是中国近千年当中少数几个有谥号的太监,他被南明弘光帝赐谥忠愍,后清朝顺治帝入主中原后,为他在明十三陵中建祠立碑,石碑刻到“贞臣为主,捐躯以从”这8个字,乃顺治帝亲手书写,后将他迁葬在崇祯陵墓的门外,让他可以世代守护着崇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