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之孙投降匈奴,辱没了祖辈风采?都因汉武帝听信谗言错下杀手
创始人
2024-06-27 18:05:05
0

原标题:李广之孙投降匈奴,辱没了祖辈风采?都因汉武帝听信谗言错下杀手

世界上最悲痛的事情莫过于让一个人绝望。

01 负面印象

大家认识李陵大多是从苏牧羊的故事当中了解的,当年苏武被流放到北海之地,曾有一位受降匈奴的汉人前来劝说他和自己一道投降。这个人便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

大家在了解苏武牧羊这个典故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误解,那便是投降的李陵是一个叛徒。看看苏武,被匈奴拘禁了整整19年,虽然在匈奴娶妻生子,但是依旧是身在匈奴心在汉,不忘国恩。是一位流传于世,受世人敬仰的忠贞爱国之人。

而来劝他投降的李陵,自己身为汉朝飞将军李广之孙,不说有李广之勇,也应该怀李广之志。但是他偏偏投降了自己爷爷的敌人,并且还“不知廉耻”的来劝解一位守身爱国的有志之士投降。

这其中给人的印象,绝对是将李陵形象,塑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形象。

观史不可片面,尤其是这位李陵,各位历史“喷子”更应该了解其前因后果再做定论。

02 爱憎分明

李琳乃是飞将军李广之后,爷孙三代都为汉朝效力。他爷爷李广因为在征讨匈奴的途中迷失了方向导致被卫青问责,李广认为在战场上迷路,史官肯定会将这件事“添油加醋”的书写出来。他自己一生征战无数,如今年过六旬还在为国出战,可是偏偏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心中忍受不住后世史书的口诛笔伐,于是便引刀自刎。

而李陵的三叔李敢,听闻父亲自刎,便认为是,卫青任意调离李广,才导致了后面的事情发生。因此怒冲冲的前去与卫青对峙,并且还将卫青打伤。作为当事人的卫青以大局为重,并且感念李广的忠烈,便将这件事情给压了下去。但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忍受不了自己的下属,殴打自己的舅舅,便在一次外出狩猎之时将李敢给射杀了。

如此可见李陵这一家人都是“急性子”、敢作敢当,并且爱憎分明。这也导致了他在假意投降匈奴之后,因为汉武帝的“侮辱”而真真正正地,投入了匈奴的怀抱。

03 孤军深入

李陵也继承了他爷爷的军事才能,李广曾经带着一百骑兵用计对峙匈奴大军,并且成功将他们吓跑。而李凌也拥有他爷爷的勇气,不想甘于当时主帅李广利之下,做押运粮草的小官。

于是便请求汉武帝说:“我手下部将皆是虎将狼卒,绝对可以独当一面,请让我上战场正面对抗匈奴,不要让我和部下当区区的运粮队。”武帝看出了他不想屈于人下的心思,便对他说:“你其实是不想做别人的下属吧!我出兵太多,已经没有马匹可以给你了。”李陵见有机会上战场,便一口回绝道:“不用给我马匹,只用给我5000步兵,我便可以拿下匈奴单于的王庭。”

李陵就这样带着区区5000兵马,深入到匈奴腹地,谁知他却遭遇到了单于的主力部队。但是李陵带领的军队并没有“怂”,而是展开军阵,且战且退。

以5000步兵对阵,匈奴8万骑兵而不落下风,但是他是孤军深入,并没有后援。所以在如此实力悬殊的战斗当中,他虽然斩杀了敌方上万人,但依旧免不了落败这一条道路。

最终的结果便是,他带着的5000步兵死伤了2000多人,但是依旧没有溃败,要知道在古代只要战损超过1/10,大多数部队便会溃败,但是在2/5都阵亡的条件下,他依旧坚持着。

足以看出他是一个带兵出色作、作战勇猛将军。可惜他拼尽全力,依旧因为叛徒的背叛而导致被困,最后力竭被俘。

04 绝望难当

他虽被俘,但是他也想和他爷爷一样假称投降,然后找准机会返回朝堂,或者与大军里应外合攻破匈奴。在这个过程当中,却发生了,一件让他终生感到“羞辱”的事。

汉武帝知道他被俘之后,曾经纠结过一段时间,但还是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去接李陵。但是不成器的公孙敖,却没有接到李陵。因为担心被罚,便抓了一个俘虏,并且从他那里得知,有一个投降的汉朝将军,正在帮他们练兵对付汉朝,而这位将军就信姓李(其实帮助匈奴练兵的是李绪)。

于是公孙敖便“谎报军情”,对汉武帝说:“李陵正在帮助匈奴练兵来对付我们,所以我才没有接到他。”

最终的结果便是,汉武帝大怒,将他满族抄斩,这也让他老家的人,都以他为耻。

如此巨大的屈辱和误解,瞬间便将李陵的爱国之心摔得粉碎。

05 于汉相绝

试问谁还能在听到全族被害后还能效忠与这个“杀手”,我相信从古至今都没有这样的人。这样做是典型的不信任李陵,对他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爷孙三代都是爱憎分明的人,他爷爷为了清白愿意引刀自尽,他三叔“为父报仇”敢打主帅,而他失去了所有的牵挂,绝望到了极点,难道还要愚忠吗?

更何况李陵虽然投降匈奴,但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帮助匈奴对抗过汉朝。这难道不是爱国之心的体现吗?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怪罪他。

如果李陵没有绝望,我相信他一定会回到大汉。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深圳,美食的海洋里,每一条街道都蕴藏着独特的风味。今天,就让我们...
2025-09-02 04:47:56
原创 ...
康熙为何将祖母孝庄太后在宫中停尸37年,还不肯下葬? 在清朝初期时...
2025-09-02 04:35:37
原创 ...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若能很好地使用将会飞黄腾达,如果滥用职权则会害人...
2025-09-02 04:34:57
原创 ...
在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从来就不曾缺少神话。神话,顾名思义就是...
2025-09-02 04:34:26
原创 ...
汉高帝刘邦 据荀悦说法,刘邦,讳邦,字季。颜师古认为“邦”这名字...
2025-09-02 04:34:16
原创 ...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也成为了中国人值得骄...
2025-09-02 04:34:13
原创 ...
在我祖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令人扼腕的往事,至今依旧充满悲剧色彩。...
2025-09-02 04:33:39
原创 ...
5000多年前,世界上便出现了最早的“书籍”,但那只是一块块泥板。...
2025-09-02 04:33:28
原创 ...
在封神中,商纣阵营曾出现过很多拥有法术、法宝的能人异士,如: 擅长...
2025-09-02 04:33:12

热门资讯

原创 元... 蒙古部落最初是没有户籍制度的。1205年,铁木真推行了“千户制度”,这是蒙古户籍制度开端。灭金之后,...
光速下课!勒沃库森官宣解雇滕哈... 北京时间9月1日消息,德甲劲旅勒沃库森官方宣布,主帅滕哈格下课,而距离他上任仅过去了62天。 上赛季...
原创 商... 商鞅变法简单来说抓住了两个字:一个是农,一个是兵。这两个字对统治者来说是最重要的。 商鞅认为,要让...
原创 溥...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是极其不幸的。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囚禁多年的光绪...
原创 皇... 姓氏在中国人眼里是极为重要的,它是一个家族血缘关系的符号和标志,它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历史上的一个重...
隋文帝杨坚:一位“江湖骗子”的...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历史小课堂!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位历史上非常有意思的人物——隋文帝杨坚。说到杨坚,...
原创 百... “回民 支队是支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有他们在,老百姓就能睡安生觉。”农民摄影师赵文岭动情地讲道。 ...
原创 萧... 红颜祸水一词即便到了今日也依旧常常被人提起。在古代人们常认为美人误国,因为很多帝王会沉迷于美色无心朝...
原创 孙... ?1949年,国民党政权彻底陷入一团乱麻的困境之中,国民党重要人物孙科也辞去了行政院院长的职位。同年...
原创 秦... 嬴政也可以叫赵政,可以这么叫,但秦始皇的姓是赢,氏是赵,名是政。 姓在氏之上,姓是血脉源头,氏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