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心放
晚明大臣、学者、总裁《国史实录》的朱国桢曾说,三代以下能称为贤主的国君,有汉文帝、宋仁宗和明孝宗三人。本文专门聊聊明孝宗朱祐樘能得到这么高评价的原因。
【躲过厄运得以幸存】
朱祐樘的母亲是广西贺县瑶族人,成化年间作为俘虏送到京城被选入宫当宫女,她聪明伶俐,没过几年就通晓汉语,被分配去管理宫中藏书。
与汉高祖刘邦偶遇薄氏的经历一样,有次当朝皇帝明宪宗溜到书房,临幸了聪慧美丽的她,使之有了身孕。
那时万贵妃是明宪宗的专宠,在宫中一手遮天,十分霸道,凡明宪宗临幸过的嫔妃,都要被其折磨致死。
所幸书房位于僻静之处,她躲过了万贵妃的毒手,平安生下孩子。心地善良的门监张敏悄悄将孩子抚养到五岁时,某天趁给皇帝梳头之机,给明宪宗告知了此事。
中年尚无子嗣的皇帝,高兴万分。为了平安抚养孩子,明宪宗听从内阁大臣商铬等人建议,将孩子交给自己的生母周太后抚养,孩子才终于再次幸运地活了下来。但孩子的生母已被万贵妃勒死,张敏也已被迫服毒自杀。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
【继承皇位勤政谋政】
历经大劫大难,好几次都差点儿丧命的明孝宗,当然嫉恶如仇,十八岁继承皇位后,罢免了为非作歹的宦官梁芳、内阁官员李孜省和万安等,清理冒领官俸的僧徒、艺人3000多人。处死了恶行多多曾当过国师的僧人继晓。
由于明孝宗十分注意方法,只是罢免职务,清理闲人,并不大开杀戒,因此他的工作十分顺利,朝廷和后宫的风气逐渐好转。
在剪除邪恶的同时,明孝宗注重选贤任能,大量启用正直贤德之士。他多次强调。选拔官员要以实际政绩为标准。他的身边,很快就聚集了李东阳,谢迁,刘建等一批贤能大臣。明孝宗对他们非常器重,平时都以先生称之,他们的知名度和能力可堪比明仁宗朱高炽朝时的“三杨”。
“三杨”是杨世奇(南杨),以学识渊博著称,擅长政务管理;杨荣(东杨),以才识过人见长,性格刚强且军事谋略出众;杨溥(西杨),以品行高洁闻名,为人朴实正直,廉洁好静,性格谨慎。“三杨”能力互补,共同协力推动了朱高炽朝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明孝宗是个十分勤政谋政的君王,早朝不缺,重开午朝。早朝在明代属于常规制度,通常在凌晨五点左右开始。大臣需提前到场等候。明孝宗严格遵循这一制度,每天早朝必到。
午朝作为补充早朝的制度,史料未明确记载明孝宗开午朝的具体时间和方法。估计明孝宗通过文华殿议政等方式延续早朝的政务讨论,主要目的是提高办事效率,尽快处理未尽事宜。
他力求节俭,从不大兴土木,严格约束皇室宗亲,十分关心老百姓的疾苦,采取各种措施减轻徭役赋税以休养生息。
弘治二年,开封一带的黄河决口,大量房屋和农田被淹,他即刻命令工部官员率领5万人去治理,及时消除了水患。
过了三年,苏松河道由于淤泥堵塞,洪水来后泛滥成灾,老百姓流离失所,他马上派工部官员前去治理,历时三年竣工,从此苏松地区成了鱼米之乡。
由于朝廷和各地官府注重民生,老百姓安居乐业,经济蓬勃发展,史称那个时期为“弘治中兴”。
【夫妻恩爱一生一世】
明孝宗不仅是个明君,还是封建社会里难得的遵循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明孝宗皇后张氏,兴济(今河北青县)人,张氏品行出众,成化二十三年被选为太子妃,明孝宗继位后册立为皇后。明孝宗由于身世坎坷,性格比较忧郁沉闷。
张氏了解夫君的情况后,以自己活泼开朗、率直坦诚的谈吐开导他,用温柔体贴来关心他,使他逐步摆脱忧郁,心情好起来。两人感情如胶似漆,明孝宗平生所爱始终只有张氏一人。
与此同时,张氏还为明孝宗的政务出谋划策,在她的支持和鼓励下,明孝宗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罢免奸臣,清理冗员,发展经济,不断提高国力,使边防也得到了巩固,真不愧为一个贤内助。
[明孝宗发明牙刷】
根据美国牙科医学会、美国牙科博物馆及伦敦罗宾逊出版社《发明大全》(2004年)的记录,明孝宗于1498年发明了现代牙刷雏形:以竹或骨为柄,钻孔植入猪鬃毛固定,形成刷毛与手柄垂直的结构。这一设计后来被公认为首把“功能性牙刷”。
明孝宗为啥会发明牙刷呢?原来明孝宗有牙痛病,太医诊断为食物残渣滞留导致蛀牙所引起,明孝宗安排工匠制作竹柄猪鬃刷清洁牙齿,效果很好。明孝宗为其赐名“牙刷”。此后牙刷从宫廷流向民间。
明孝宗是牙刷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他系统改良并定型的牙刷设计,被公认为现代牙刷的直接起源。但更早的洁牙工具表明,口腔清洁的需求与尝试自古有之,其发明是长期实践累积的结果。
补语:
明孝宗朱祐樘的确算一个有所作为的君主,但有两点遗憾,一是他活在这世上的时间太短,仅仅三十六年。如果多活几十年,明代的历史将被改写。二是没把儿子朱厚照(即继位的明武宗)教育好。这家伙性情恣性,荒淫无度,宠信宦官,继位后的一系列“騒操作”,使得大明的国力一落千丈,滑向了崩溃的深渊。
【作者简介】作者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人。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