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张飞和赵云是三国时期的三大猛将,尤其是张飞和赵云,他们的武力几乎可以代表三国的巅峰,令无数人敬仰。但有一位猛将,曾在战场上一次击败张辽,三次追杀赵云,还两次与张飞硬碰硬,这样的壮举令众人震惊!你知道他是谁吗? 这位猛将,就是被曹操誉为韩信的张郃。 张郃原本是袁绍麾下的四大猛将之一,和颜良、文丑、高览齐名,被称为河北四庭柱。在颜良和文丑死后,张郃顶替他们的位置,成为袁绍军中最强的猛将。官渡之战时,袁绍和曹操激战正酣,曹操派出了张辽挑衅袁绍。张辽是吕布的头号猛将,还曾得到过关羽的指点,被关羽赞誉为武力不逊色于关张,这足以证明他非同凡响。
然而,在这场对决中,袁绍决定派出他的王牌——张郃应战。结果,张辽被张郃打得毫无反手之力。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两人交战五十回合不分上下,但其实五十回合之后,许褚赶来援助张辽。如果张辽真没落入下风,许褚又怎会出手?显然,张辽在这场战斗中处于劣势。 这情形很像虎牢关之战,张飞与吕布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如果关羽没有及时支援,张飞恐怕也会败下阵来。 张郃虽在这场战斗中胜出,但此后他转投曹操阵营,曹操对他赞不绝口,称其为韩信来投。进入曹营后的张郃遇到的第一个强敌是赵云。那时,曹操与刘备在穰山对峙,曹操因刘备阵中有赵云、关羽、张飞等猛将,始终无法取得正面突破。于是,他准备动用计谋对付刘备。 曹操先派军队袭扰刘备后方,逼得关羽、张飞前去增援,再散布谣言,诱使刘备撤兵。最后,曹操在刘备的撤退路上设下伏兵,企图偷袭刘备。张郃的任务,就是负责截击刘备,偷袭并捕捉刘备。 当时,刘备和赵云在遭到许褚、于禁、李典三人偷袭后分散,赵云差点被张郃和高览捉住。幸亏赵云及时赶到,斩杀高览,才救了刘备一命。为了替高览报仇,张郃向赵云发起挑战,但经过三十回合激战,他最终败下阵来,只能选择撤退。 虽然张郃在武力上不敌赵云,但他的军事才能同样出色。败给赵云后,他并没有退出战斗,而是指挥手下占据有利地形,多次打退刘备和赵云的进攻。最终,还是关羽和张飞回援,才把张郃击退。 尽管张郃并非赵云的对手,但他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充满自信,不久后便在长坂坡再次向赵云发起挑战。在这场对决中,赵云带着阿斗在撤退过程中陷入了陷坑,眼看就要被张郃击杀。按常理,这时候赵云已经陷入了绝境。然而,罗贯中的小说描述道,坑中突然出现一道红光,将赵云托出陷坑,救了赵云一命,张郃因而不敢继续追击。 随后,赵云过关斩将,曹操下令不准放箭,要活捉赵云。于是,张郃再次加入了追杀赵云的队伍。这一战,若没有罗贯中巧妙的安排,赵云几乎必死无疑。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汉水之战时,张郃再度追杀赵云。当时,黄忠率军偷袭曹营,却被张郃和徐晃联手围困。赵云及时赶来救援黄忠,张郃和徐晃面对赵云的加入,根本不敢拦截,只能眼睁睁看着赵云和黄忠汇合逃离战场。 黄忠逃脱后,曹操亲自带兵追击,而张郃和徐晃也只能加入追杀行列。眼看这场战斗曹军胜券在握,然而在关键时刻,曹操却做出了撤退的决定,导致曹军崩溃。若不是曹操犹豫不决,赵云和黄忠此战必定败北。 在与张飞的几次交锋中,张郃同样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张飞曾数次与吕布交手而不落下风,令许多人畏惧,但张郃却毫不畏惧,甚至主动请求与张飞对决。可惜的是,尽管张郃勇猛,但与张飞交手时他明显处于劣势。第一次对决时,张郃无法压制张飞,只能选择坚守不出。张飞见此,便使出示敌以弱之计,诱使张郃主动出击。张郃果然中了计,带兵前来攻打张飞。 本以为张郃必死无疑,面对张飞的蓄意伏击,如何能逃脱?但让人意外的是,在遭遇伏击后,张郃爆发出了惊人的战力,与张飞打了五十回合不分上下。最终,张郃选择撤退,而张飞并未追击,足见张郃的强悍。从张郃的战绩来看,他的武力比张辽更强,但与张飞、赵云相比,稍逊一筹。若他全力以赴,最多能与张飞和赵云大战八十回合,打得不分胜负。至于之后的战斗,张郃极有可能选择撤退。毕竟,他是三国时期最为圆滑的将领之一,几乎没有任何武将能在战场上将他击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