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陆学者高志凯与台湾学者蔡正元进行了线上对话,这一交流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高志凯发表的激烈言论:即便全台湾2300万人每个人都反对,国家统一也必须实现。这番话被许多网友形容为以最温和的语气说出最狠的内容,引发了强烈反响。那么,为什么高志凯的话能够瞬间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又是什么样的理由支撑了他对台湾问题的立场?
当蔡正元列举出统派支持率低迷的事实时,高志凯并没有回避,而是直接提出了一个跨越大洋的历史例子——1861年美国内战。许多人了解这场战争时,往往只关注其核心是维护联邦统一,但很少有人关注南方邦联的民众态度。如果当时对南方邦联的11个州进行民意调查,结果大概率会显示绝大多数人支持脱离联邦。然而,林肯总统和联邦政府态度坚定,无论民意如何,都坚决以武力捍卫国家统一。这个历史案例,对于理解今天的台湾问题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高志凯的结论也由此得出:无论台湾的2300万同胞是否反对,国家统一的目标都必须实现。他的这一表态延续了他一贯的鲜明风格,直白而有力,毫不妥协。在涉台议题的公开讨论中,许多学者会尽量采取委婉的表述,而高志凯却如此直接地表达不管民意如何,统一必须实现的立场,显得尤为罕见,这也让他的言论成为了舆论焦点。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高志凯为何如此直言不讳?了解他以往的言论风格的人就会明白,这种大胆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他一贯的学术立场。在涉及领土主权和国家利益的问题时,他从不回避,往往直言不讳。比如,他曾主张用高志凯线来替代争议已久的麦克马洪线,明确划定边界;在谈到核政策时,他也清晰表态:中国的核武器是为了应对美国,中国绝不会率先使用核武,但绝不允许对手有机会先开第二枪。每一次的公开发声,都是直击核心,鲜明表达国家立场,不容辩驳。这次关于台湾统一的言论,正是他一贯立场的延续,因触及台湾问题的核心,才引发了更广泛的共鸣。 更为重要的是,这番话戳中了台湾政坛的一个根本问题——部分所谓的唯统派存在虚伪性。多年来,台湾一些政客不断强调要尊重2300万台湾民众的意愿,并把这作为政治博弈的筹码,殊不知这只是为了谋取个人或政党的政治利益。高志凯毫不客气地揭露了这一伪装,指出这些人不过是借口统一之名,实际上是在迎合台独势力,拖延统一进程。他的言论精准地指出了台湾政坛的一种病态:国家统一不是民意投票的问题,而是关乎国家主权和完整的必由之路。 高志凯进一步强调,面对国家统一这一根本问题,任何反对意见最终都会被压倒。这并非空洞的主观臆断,而是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依据。就像林肯通过南北战争捍卫了联邦统一,分裂主义者煽动的民意,根本无法站住脚。这样的民意要么是由叛乱政权长期操控,要么是外部势力有意操纵,台湾的台独势力恰恰具有这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错误引导内部舆论,另一方面依附外部势力寻求支持。 面对这些阻碍统一的势力,高志凯的态度明确且坚定:最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是彻底摧毁它们。这不是主张暴力,而是强调在主权问题上的零妥协。当和平统一的努力遭遇顽固反对时,维护国家完整的决心与必要手段永远不能动摇。回顾历史,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结束了分裂,奠定了国家的基础;今天,中国同样需要以坚定决心维护国家统一,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高志凯的言论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正因为他道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国家统一,势不可挡,这是历史的必然,更是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