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余年之奉职,纪封已冠六宫。七旬九岁之流光,叹逝转同一瞬。”
这段话出自乾隆皇帝写给后宫某位妃子的祭文。文中的妃子最早只是一名在乾隆身边侍候的丫鬟,但这名丫鬟却生下了清朝最著名的皇子,而她去世后还留下了一幅极具魅力的画像。她究竟是谁呢? 服侍皇子入宫闱 在清朝,皇帝除了给皇子安排嫡福晋和侧福晋外,还会将宫中的女子——即宫女——作为使女赐给皇子。这些使女负责照顾皇子的生活起居,她们由于经常接触皇子,往往会被皇子纳为妾室。 在雍正年间,雍正皇帝为他的四子弘历指定了一位嫡福晋,这位嫡福晋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富察氏,后来成为了孝贤皇后。弘历与富察氏成婚后,搬入了西二所,即后来的重华宫。几年后,雍正皇帝又陆续将一些使女赐给弘历,其中有一位名叫海氏(珂里叶特氏)的女子,看上去温顺乖巧。海氏原本是内务府的一名包衣女子,父亲是员外郎额尔吉图。 海氏来到弘历身边后,谨慎小心地侍奉这位小主子,弘历见她如花似玉,便将她纳入了后宫,从此海氏成为弘历的侍妾,当时她的地位是格格。 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继位为乾隆皇帝。继位后不久,海氏随富察氏等妻妾一同搬进了紫禁城,几天后她便获得了新的身份——海常在。虽然这个职位地位不高,但这只是暂时的过渡。第二年,乾隆帝便下旨将海氏晋封为海贵人。 诞育皇子入永和 在乾隆初期的几年里,海氏虽然并未成为宠妃,但偶尔会侍寝。终于,海氏在乾隆六年二月,生下了她唯一的儿子——皇五子,名为永琪。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了乾隆最出色的皇子,同时,也成为海氏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虽然海氏在生下永琪后未能亲自抚养他,但永琪的诞生却为海氏带来了好运。在永琪出生后的第六天,乾隆便下旨将海氏晋封为愉嫔,并将她安排在永和宫居住。四年后,海氏被晋封为愉妃,开始在乾隆后宫中占据更高的位置。 更让海氏欣慰的是,儿子永琪逐渐成长为一位出色的皇子。他不仅才华横溢,还精通骑射,这在当时非常罕见。特别是在乾隆失去了两位嫡长子永琏和永琮,且孝贤皇后早早去世的情况下,永琪成为了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选。 半生无宠留迷像 然而,约在乾隆三十年左右,海氏的儿子永琪突患疑难杂症——附骨疽,病痛折磨了他近一年后,永琪最终在25岁时不幸去世,留下海氏无尽的悲痛。 此时,海氏已是年过五十的老妇人,再为皇帝生育已无可能,而且她的容颜和风姿也无法再引起乾隆的宠爱。自此以后,海氏便隐居在永和宫,极少参加宫中的宴会和活动。她常常在庭院中,凝望着远方的天空,寄托着对儿子永琪深深的思念。 乾隆五十七年,海氏在思念儿子永琪26年后终于去世。这二十多年里,海氏几乎没有笑容,脑海中充满的都是儿子英勇的身影。海氏去世后,乾隆下旨,以贵妃的礼仪为她安葬,实际上是追封她为愉贵妃。关于画像的猜测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在位期间,曾命宫廷画师为后妃们绘制过许多画像。其中有一幅画像收藏在法国多勒市美术馆,曾被标注为“嘉妃中年吉服像”。但这幅画像与乾隆《心写治平》中的嘉妃明显不同,也不像其他后宫妃嫔的画像。因此,有些专家猜测这幅画像可能是愉妃的肖像。由于愉妃没有其他画像存世,无法进行比对,因此目前无法确认这幅画像的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