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名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古今历史,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生,最重要的便是学习和交友。 关于秦人的祖先,目前所知的主要是女脩以及其后代大业和大费伯益。事实上,嬴秦的始祖女脩和大业并非母子关系,他们生活的时代相距较远,彼此之间的世系传承因年代久远、史料缺乏而难以还原。女脩到大费的家族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从五帝时代颛顼到夏禹时期的嬴秦部族。
一、秦人的祖先——少昊说 普遍的观点认为,颛顼出自东夷族,而东夷族的初祖是太昊。颛顼部族是由太昊族中的颛顼和须句两个小部落结合而成,因此被称为颛顼。随着颛顼部族逐渐强大,他继承了少昊的领导地位,最终成为夷夏大联盟的领袖,位列五帝之一。 女脩是颛顼的后代,她的生活时代应早于颛顼继黄帝之后的时代。既然秦人的母系来自于颛顼部族,那父系则应来自少昊部族。因此,秦襄公所说的自以为主少昊之神便是源自少昊部族。少昊部族和颛顼部族一样,也是从太昊部族分化出来的。少昊部族位于东夷的西部,正因为如此,少昊也被称为西帝,象征西方的金德白帝。 在少昊的部族中,伯赵氏被视为其重要的家族之一。伯赵是白鸟氏,与秦人同属一个血脉。从此可以推测,秦襄公自称主少昊之神,实际上是少昊部族的后裔。研究学者还指出,在《左传》中提到,秦襄公之所以主少昊之神,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来自少昊之后的部族。 由此可见,秦人的母系源自玄鸟氏的颛顼部族,父系则源自伯赵氏的少昊部族,这两个部族可能在古代一直保持着婚姻和文化的交流。 二、秦人祖先——伯益说 关于大业是否就是皋陶的问题,一直有争议。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大业和皋陶是两个人而非同一人。史书记载,大业娶了少典的女儿女华为妻,生下了大费,而大费就是伯益。皋陶和伯益都曾辅佐舜帝和禹帝,且两人在历史中的地位都极为重要。 大业和皋陶之间并不是父子关系,尽管两人同为辅佐舜、禹的贤臣,但在不同的历史记载中,皋陶与伯益的地位并不相同。皋陶的族地在曲阜,属于少昊的故土,而伯益的族地则位于今天的山东莱芜,也就是嬴水流域一带。 值得注意的是,皋陶和伯益并不是同一个姓氏。皋陶的姓是偃,而伯益的姓则是嬴。史料表明,皋陶并未像伯益那样被封姓嬴,说明他与伯益并无直系父子关系。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提出,皋陶与伯益是两个不同的家族。 皋陶族与伯益族都属于少昊的后代,虽然两者属于不同的姓氏,但依然存在着深厚的亲缘关系。根据史学家郭沫若的说法,偃姓和赢姓很可能起源于同一部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分化成两个支系。因此,虽然皋陶和伯益的姓不同,但两者的血脉关系依然非常密切。 三、秦人祖先——大业说 大业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解释。有学者认为,业字的形状像是带有锯齿的木板,象征着一种稳固和工艺,可能大业因此得名。大业的事迹在史书中并没有详细记载,但他被认为是秦人的最早男始祖。 根据史学家的研究,大业的儿子大费被认为是嬴姓的祖先,并且封地位于赢地。大业也应该有自己的居住地,许多学者认为他生活在古邺城,该城址位于今天河北临漳县西南,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邺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历史重地,先后属于齐、晋、魏等国,最后成为秦国的一部分,直到汉代。古邺城与商代的殷墟相邻,显示出秦国与商族之间的紧密关系。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秦人的起源和秦文化的发展。 四、伯益始封地 《史记》记载,大禹即位后,皋陶去世,随后推荐了伯益作为新的辅佐者。伯益担任了大禹的摄政,直到大禹去世。他的封地有许多历史记载,包括费、嬴、秦等地。据《史记·秦本纪》记载,伯益最初被封于费地,之后又被封于嬴地,而最终在秦地得到了封邑。这些封地可能是因为伯益的三子恩成继承而来的。 伯益辅佐禹帝治水有功,娶了姚姓王女为妻,这种联姻进一步加深了伯益与华夏部族之间的联系。他的封地和受封的历史,奠定了秦国发展的基础。而秦国的封地,也成为日后秦始皇的祖籍地之一。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伯益作为秦人的祖先,他的封地对于秦文化的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