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元年,李白接到皇帝的命令进入长安,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是一个积极进取、才华横溢的人,他理想中希望能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人物那样,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然而,入京后的现实让他失望不已。李白并未得到玄宗的重用,反而被一些权臣诬陷、排挤,最终两年后,他被赐金放还,实际上是被赶出了长安。 被迫离开京城时,李白的朋友们为他举行了送行宴。李白在心情郁闷、仕途无望的情况下,写下了这首《行路难》,表达他对仕途艰难的深刻感慨。
《行路难》 金杯中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玉盘里的美食,价值万金。 可我却放下杯子,扔掉筷子,一点食欲也没有;我拔出剑来,四下望去,心中却充满迷茫和空虚。 想要渡过黄河,却被冰封住河道;想要登上太行山,却被大雪封住了山路。 闲时我喜欢在碧绿的溪水旁垂钓,忽然之间,又梦见乘舟飘向太阳和月亮之间。 人生路途难行,艰难困苦,岔路重重,现在的我究竟身在何处? 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渡过那片汹涌的沧海,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 《行路难》原本是李白的三首诗之一,这第一首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在政治路途上遭遇重重困难的无奈与愤懑。这首诗节奏激昂、情感波动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被后人传颂不衰。 在诗的开头,李白的朋友为他设宴送行,表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李白的敬意。李白自古喜爱美酒,按理说,在朋友的盛情款待下,他应当痛痛快快地饮酒作乐,尽情享受这一刻的美好。然而,这一次,李白却异常冷静,他放下了酒杯和筷子,毫无食欲;他站起身,拔出佩剑,四周环顾,心中充满迷茫与困惑。 这四个动作——停杯、投箸、拔剑、顾盼——生动地体现了李白内心的焦虑和痛苦,情感跌宕起伏,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激荡和无所适从。 接着,李白通过冰塞川和雪满山这两个生动的比喻,象征着自己在仕途上遭遇的阻碍和困境。他原本希望渡过黄河,却被冰封的河流挡住;原本打算攀登太行山,却被大雪覆盖的山路所阻。通过这两句,李白不仅表露出自己心中的无奈,也清晰地传达了心茫然的原因——他的人生理想似乎变得遥不可及,前途迷茫。但李白并没有因此消沉。他从历史人物吕尚垂钓和伊尹梦日的故事中得到了启示。吕尚在未遇到周文王时曾在溪水旁垂钓,伊尹在未遇到商汤之前,也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和月亮。通过引用这些故事,李白表达了自己对前途的信心,尽管眼前困境重重,但他依然相信自己会有突破的机会,心中仍抱有希望。 行路难,行路难,诗中反复出现的这一句,节奏急促、跳跃,恰如李白在迷茫中自我对话,急切而又不安。这表达了他面对困境时的焦虑心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即使身陷困境,依然不放弃希望,仍旧渴望走出困境,继续追寻自己的理想。 在最后两句中,李白展现了自己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他相信,尽管眼前道路艰难,充满了阻碍,但总有一天,他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突破一切困难,达到理想的彼岸。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强烈的奋斗精神和无畏的豪情。 通过这首诗,李白将自己内心的苦闷、愤懑与不甘通过诗句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不屈不挠、勇敢追求理想的决心,展示了他充满信心的豪迈气概。这首诗不仅揭示了李白在政治路上的失望与愤懑,更凸显了他心中对未来的坚韧信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