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常给人一种外表热情、内里却深藏心机的印象。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各国的形象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取决于历史行为与现实手段共同构筑出的整体气质。作为日本的邻国和长期对手,中国与俄罗斯如今从日本那里得到的态度,可谓天差地别。面对俄罗斯,日本虽有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的执念,却始终谨小慎微;但面对中国,日本却从政界到右翼媒体频频挑衅,甚至在台湾问题上不断试探红线。静夜史认为,这样鲜明的差异,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呈现出中俄两国在东亚力量结构中完全不同的位置,也让中国人在看到俄罗斯教训日本时,心中涌起一股复杂到难以言喻的五味杂陈——既有压抑,也有尴尬,更包含警醒与愤懑。
日本民族性格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特质,那就是畏威而不怀德。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其近代史上的两大事件息息相关。 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本宣战,以雷霆万钧的八月风暴击溃关东军,俘虏近60万日本士兵。这些战俘被送往西伯利亚的苦寒之地承受劳役,死亡人数巨大。这种近乎毁灭性的惩罚,在日本集体记忆中留下了对北极熊的深层恐惧。反观中国,作为日本侵略的最大受害国,战后却出于复杂原因,对300万日本战俘和侨民实行了以德报怨的宽容政策,让他们吃住无忧并顺利遣返。但是,这样的善意并未换来感恩与反省,反而在某些日本人的叙事中变成了中国软弱的象征。 历史的惯性延续至今。面对日本的挑衅,中国的应对逻辑已相对固定:外交部强烈抗议、军方严厉警告、媒体开展批评。这些做法从国际规则角度来说无可挑剔,但对于一个只看实力的对手而言,容易被误解为雷声大雨点小。日本右翼政治人物,比如高市早苗,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甚至放话要在台海冲突时采取所谓自卫行动,正是抓住了中国在国际体系下的谨慎态度,认为挑衅虽然会有风波,但不至于引来致命反击。 然而,俄罗斯的剧本完全不同。它不需要长篇外交声明,只要想敲打日本,官方媒体就会直接播放1945年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影像资料。这样的做法,相当于当众撕开日本极力淡化的历史伤疤,狠狠打击其试图成为正常国家的幻想。不需要多余的言辞,却一击即中,让日本迅速想起被武力压制的恐惧,因而不得不收敛姿态。相比之下,中国方式更偏向文攻,俄罗斯则是人狠话不多,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对于中国人来说,俄罗斯的这些行动表面看似出气,但深层却带来三重尴尬。 第一层尴尬在于:日本对中国挑衅却对俄罗斯噤声,本身就是一种赤裸裸的蔑视。它反映出一个现实:虽然中国的整体国力已远胜俄罗斯,但中国在日本眼中的使用武力意志远远弱于俄罗斯。这种由历史形成的优越感延续至今,让日本在面对中国时总是底气十足,而俄罗斯每一次成功震慑,都像无形中扇了中国一巴掌,让人感到憋屈。 第二层尴尬:俄罗斯绝不是中国的英雄式盟友。现在中俄之间的合作只是因为共同受到美国压力的暂时抱团,而不是发自内心的互信。作为历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对中国崛起最隐隐担忧的国家,俄罗斯不可能真心替中国出头。它打日本只是为自身的地缘利益服务。当中日矛盾激化时,它顺势敲打日本,不仅能满足其长期的对日敌意,还能借机向外界暗示:在东亚真正能让日本闭嘴的是俄罗斯,而不是中国。这种潜移默化的对比,是对中国权威的一种暗中削弱。 第三层尴尬:俄罗斯实际上是在利用中日紧张关系浑水摸鱼。它希望看到中日矛盾升级,这样中国的大量战略精力会被牵制在东部,从而帮助俄罗斯减轻西线压力,并提升自己在中国面前的战略价值。未来,俄罗斯完全可能拿这种对日强硬作为筹码,在能源、军售、中亚等问题上向中国要价。换言之,它趁机打造反日溢价,将自己包装成东北亚的关键力量。 因此,俄罗斯对日本的震慑,短期或许让一些人觉得解气,但长期来看弊大于利。这不仅掩盖了中国自身面临的核心矛盾,也让部分人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战略依赖幻觉。但真正的解决办法,从来不是依赖别人的主持公道,也不是寄望俄罗斯替我们报仇。中国必须进行一场彻底的战略觉醒,让自己成为日本真正恐惧的对象,而不是需要他人代为出手的国家。 首先,中国必须建立超越口头的行动可信度。外交抗议必不可少,但每一次挑衅都应有明确的狠辣后果,让日本意识到踩线的代价绝非一句批评那么简单。可以采取精准经济制裁、法律追责,甚至军事层面的更深入压迫与实战化演练,用对方最能感受的方式建立威慑。 其次,中国应更加主动地使用历史资源。我们拥有远比1945年影像更庞大、也更具冲击力的历史证据。关键是要主动出击,在国际舆论场上点破日本试图掩盖的军国主义历史,让其每次想扩大军事影响时,都难以逃离历史阴影,让我们成为它绕不开的历史审判者。 再者,对俄罗斯必须保持清醒,不可过度依赖。中俄关系确实重要,但根本战略力量只能来自自身。必要时,中国甚至可以在某些方向与俄罗斯展开强硬竞争,以此向日本与国际社会展示:东亚的主导力量不是俄罗斯,而只能是中国。国际尊重从来不是依靠恳求换来的,更不是靠他国施舍来的,而是在关键时刻凭实力赢来的。日本如今的双标态度,是照见中国战略短板的一面镜子;而俄罗斯的强硬表演,则像是一剂让人清醒的药。中国若想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跨越日本这一关。只有当我们能用让日本听懂的方式——实力的方式,让它感受到比面对俄罗斯更强烈的震慑时,今天的一切五味杂陈才能真正消散,我们才能成为日本在午夜梦醒时最不敢触碰、最深刻畏惧的天敌。这条路艰难,但却是大国崛起必走的成人礼。 文中若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是静夜史,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