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有12个陆地邻国和7个海上邻国,总共20个邻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曾与我国关系密切的3个邻国逐渐消失。今天,我国的邻国数量增加到21个,其中包括14个陆地邻国和6个海上邻国。那么,为什么在失去3个邻国的情况下,我国的邻国数量反而增加了呢?增加的又是哪些邻国呢? 首先,我们失去的第一个海上邻国是南越。 二战结束后,受到外部大国干预,多个国家纷纷分裂成两个制度迥异的国家。例如,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朝鲜分裂为韩国和朝鲜,而越南也经历了分裂,形成了北越和南越两个部分。
南越,全名越南共和国,成立于1955年,面积154,300平方公里,人口1626万,首都为西贡(即现在的胡志明市)。南越与北越相邻,西面与老挝和柬埔寨接壤,东面则与我国南海相邻。 越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68年,长期以来曾是我国的一部分或者附属国。1884年,法国入侵越南,将其变为殖民地。1939年,二战爆发后,法国因战败迅速投降,导致其对越南的控制力急剧下降。日本趁机占领了越南,试图将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二战期间,越南在胡志明的领导下积极抵抗日本的侵略,同时,我国也与日本展开了艰苦的战斗,最终与盟国一起打败了日本。战后,越南成立了北越。尽管越南已经独立,但法国依然不甘心放弃,试图恢复对越南的控制,并扶持末代皇帝保大。越南为此爆发了长达九年的内战,最终,北越在我国的支持下,成功驱逐了法国。 1954年,日内瓦会议决定将越南分为南北两部分。1955年,南越通过公投废除了保大皇帝,成立了越南共和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度介入越南战争,支持南越与北越作战,但在北越在我国的支持下顽强抵抗,并最终成功迫使美国撤出。1975年,南越彻底沦陷,南越消失,越南实现了统一。 接下来,第二个失去的邻国是锡金。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东接不丹,西邻尼泊尔,北界我国,南面与印度相邻。锡金王国由蓬楚格于1642年建立,位于我国西藏南部。由于国力较弱,锡金长期受到邻国尼泊尔的威胁,为了自保,它曾成为我国的藩属国。1700年,尼泊尔的廓尔喀军队入侵锡金并攻占了首都拉达孜,锡金国王逃亡至我国西藏。乾隆帝得知此事后,派遣福康安和海兰察率兵将廓尔喀军队赶出锡金和西藏。 尽管锡金国力较弱,得到了清朝的庇护,但随着清朝衰落,锡金失去了强有力的保护。1861年,英国迫使锡金签订条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锡金王国由英国派驻的专员进行管理,国王成为英国的傀儡。 二战后,印度独立并逐步扩张,意图取代英国的霸权,控制曾经由英国统治的领土。1947年,印度迫使锡金与其签订《维持现状协议》,并派遣专员干预锡金的内政。尽管锡金对印度的霸权表示不满,但由于国力弱小,锡金只能默默忍受。印度最终通过强力手段控制了锡金的外交、经济和国防,并最终于1975年派兵强行吞并了锡金。尽管锡金曾向我国求助,但由于当时我国面临北方的战略压力,未能介入,锡金最终未能抵抗印度的吞并。 第三个失去的邻国是苏联。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退位,俄国帝国解体。随后,俄罗斯国内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派别,分别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临时政府和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苏维埃。1917年11月,工人阶级党派联合其他左翼力量,发动十月革命,成功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俄。 十月革命后,苏俄与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地结成了军事和政治同盟,斯大林时期,这些地区成为自治共和国,并最终加入了俄罗斯联邦,形成了苏联。 二战期间,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战后,苏联与我国保持了较好的关系,特别是在工业建设方面,苏联给予了我国大量帮助。然而,到了1960年以后,由于意识形态和政策分歧,两国关系逐渐紧张。苏联一度成为全球与美国并肩的超级大国,其军事力量甚至超过了美国,但由于经济问题,尤其是轻工业发展滞后,苏联的经济结构失衡,国内矛盾日益加剧。最终,苏联在1991年解体,分裂成多个独立国家,其中与我国接壤的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因此,虽然我国失去了南越、锡金和苏联这三个邻国,但通过苏联解体后新增的四个邻国,我国的邻国总数反而增加了一个,达到了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