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年1月9日,金军在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的领导下攻破了北宋的首都东京,成功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随后,宋徽宗、宋钦宗以及皇室成员、王公大臣和数以万计的工匠等共计14000多人被押往金国。
1127年6月12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政权,史称宋高宗。赵构即位后,尊元祐皇后为元祐太后,同时也遥尊自己的生母为“宣和皇后”。元祐太后是宋哲宗的第一任皇后,但因被废除而未被金军掳走。
宋高宗即位后,并没有提出迎回被金军掳走的“二帝”。这一决定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即便请求金国允许,是否能够迎回二帝也是一个问题。而且即使二帝回来了,也会面临一个困扰宋高宗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安置他们。
此时,宋高宗宣称要迎回生母,并且在与金国的谈判中坚持要求迎回生母。是出于彰显孝心,还是作为对金国屈膝的遮羞布呢?
韦氏的早年经历
根据《宋史》记载,韦氏是开封人,祖父名叫韦安礼,年轻时曾进入宫中成为宋徽宗的侍御。另有记载指出,韦氏其实是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身贫寒。韦氏早年随姐姐在丹阳的宰相苏颂家中侍候。当时的婢女通常被称为“女使”,而她们的一切,包括身体,都归主人所有。苏颂看到韦氏年轻貌美,心生欲念。
有一次,70多岁的苏颂让韦氏侍寝,年轻的韦氏因惊恐过度而尿了裤子,苏颂反而认为她是贵人之相,于是将她送到京城,安排她住在道观里。元符年间,宋哲宗挑选了二十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分配给各王,韦氏通过武官李从约的推荐进入端王赵佶府,成为一名侍女。
后来,赵佶继位,韦氏成为了宋徽宗宠妃郑氏的侍女。在这里,她与另一侍女乔氏结为姊妹,并相约“有一人富贵时,不能忘记对方。”乔氏后来被宋徽宗宠幸时,向皇帝推荐了韦氏,才使得韦氏得宠并生下赵构。
然而,韦氏并未受到过多宠爱,除了赵构外,她没有其他子嗣。直到赵构出生时,她才被封为婕妤。宋徽宗退位时,韦氏地位不高,仅为“嫔”级,远远不及郑妃等人。
靖康元年11月,金人要求宋徽宗之子作为人质时,赵构自愿前往,宋徽宗于是加封韦婉容为“龙德宫贤妃”,这仍然只是最低级的“妃”。
十六年的屈辱岁月
1127年,除了赵构幸免于难外,赵宋皇室的其他成员都被捕。韦氏等人被囚禁在开封城南的青城,原本是皇帝祭天的斋宫等建筑,后来,赵构的妻妾和几位女儿被转移至寿圣院关押。
1127年3月27日,韦氏和其他女眷被金军押送北方。金军将宋俘分为七批押送,韦氏属于第二批。在被押送途中,一些宋朝的妃子和公主遭到了金军的侮辱,北宋皇室的女眷们哀声遍野。韦氏一行人经历了艰难的旅程,经过辽西的沼泽地,最终在5月23日抵达金朝的会宁府,并在这里短暂停留。
6月7日,金太宗接见了韦氏一行人,并给她们安排了座位。然而,金太宗退朝后发布口谕,让她们进入“洗衣院”,这并非单纯的洗衣场所,而是金国变相的妓院。就这样,赵构在登基称帝的同时,韦氏等人却在金国受到侮辱。
根据《靖康稗史笺证·呻吟语》记载,宋徽宗、宋钦宗等人被押解到金国后,金太宗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命令宋朝的皇帝、后妃和宗室成员都穿上金人百姓的衣服,并在阿骨打庙举行“牵羊礼”以示侮辱。
韦氏等人被迫在洗衣院忍辱,直到1130年,金朝取消了她们的奴婢身份,但她们仍旧继续待在洗衣院中。1135年2月,韦氏等人终于从洗衣院被释放,并与宋徽宗和宋钦宗等人团聚。
韦氏获释归宋
随着南宋在岳飞的带领下收复了许多失地,宋高宗在秦桧等人劝说下,与金朝达成了屈辱的绍兴和议。1141年,宋高宗力争韦氏南归,但没有提及其他被金囚禁的宋朝皇族。
韦氏在回国前,与她的姊妹乔贵妃道别,两人抱头痛哭。乔贵妃告别时说:“姐姐到了快乐的地方,别忘了我们曾经的痛苦。”韦氏答道:“我永远不会忘记。”
在完颜赛里等人护送下,韦氏等人经过四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于1142年8月回到临安府,并被宋高宗安排住在慈宁宫中。韦氏归国后并没有许诺接回乔贵妃。
韦氏在临安度过了尊荣富贵的余生,享年近八十,直到1159年去世。虽然她未曾直接干预政事,但有两件事与她有关。其一是宋高宗曾多次请求金朝释放宋钦宗,其二是假柔福帝姬案。
关于迎回宋钦宗,宋高宗在初时并不愿意,然而在韦氏的坚决要求下,他最终两次派使者前往金国。宋钦宗在归国前曾恳求韦氏:“如果让我南归,我只愿做个太一宫主,满足于此。”韦氏因此发誓:“若不能接你归国,我就瞎了眼睛。”不久后,韦氏失明,疑与此誓言有关。
韦氏对赵构在岳飞死后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打算出家,终身穿道服,并留下了道服的画像,遗憾的是,这幅画像在后来的岁月中丢失了。
迎回生母:孝心还是屈膝?
韦氏回国后,宋高宗大肆张扬其母归来的喜庆气氛,臣子们为皇帝的“孝心”歌功颂德。然而,韦氏在金国经历了十六年屈辱,她的归国并非光彩之事。宋高宗与群臣对此大力渲染,显然不止是因为孝心。
其实,宋高宗迎回生母更多是作为他向金国屈膝的遮羞布。毕竟,赵构作为新帝,尽管享有荣华富贵,但生母在金国受辱,若不迎回生母,定会受到世人非议。特别是在宋高宗与秦桧选择投降金国,达成屈辱和议之后,韦氏的南归便成为了掩饰这一切的幌子。
最终,宋高宗和秦桧等人在与金朝的谈判中,要求放还韦氏,金国最终答应了。对他们来说,这一行为使他们的投降显得有些许心理上的安慰,认为这是为了迎回皇太后。
然而,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通过欺骗手段获得的东西,终究无法得到百姓的尊敬,这也就是秦桧被永远遗臭万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