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的第一届领导班子,成员有哪些呢?你能认出其中的几位吗?
黄埔军校的原址是清朝时期的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的旧址,后来为了支持北伐战争,帮助统一中国而建立。黄埔军校的建立,真正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挽救当时的危机,就像孙中山先生在开学典礼上所说的那样:“我们开办这个学校,是要培养出一批革命军,成为革命军的骨干,只有有了这些革命军,我们才能够成功!”正如孙中山所言,黄埔军校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许多黄埔毕业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那么,这些黄埔的名将背后,都有哪些授业恩师呢?而黄埔军校第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你又知道哪些呢?
黄埔军校成立于1924年,第一届的军校总理是孙中山先生。虽然孙中山先生是总理,但实际上黄埔军校的具体运作并没有由他亲自处理,所有的工作都由第一届校长蒋介石负责。蒋介石从黄埔军校的筹备到招生等各项事务都全程参与,尽管当时他的资历还不算太深,但他在许多方面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这也让孙中山非常看重他。
在黄埔军校的领导团队中,蒋介石的好朋友戴季陶担任了政治部主任。不过,后来因为在黄埔军校中的一些争议,戴季陶和蒋介石之间最终必须作出选择,最后戴季陶为了维护友情,主动选择退出了职务。
作为军校的战术总教官,何应钦是蒋介石的校友。当黄埔军校成立时,何应钦听到消息后立刻赶来支持蒋介石,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凭借他独特的眼光,何应钦最终成为蒋介石的心腹之一。
教练部主任由李济深担任,他曾是保定军校的优秀毕业生,并因其高学历与出色的能力,被邀请担任黄埔军校的教练部主任。而教育长兼教练部副主任是邓演达,他与李济深一样,也是保定军校的毕业生。教授部主任则是蒋介石的好友王柏龄。为了提升黄埔军校学员的战术水平,军校还聘请了一位来自苏联的外国顾问,作为外援。
黄埔军校的校长办公厅主任是陈诚,他一直是蒋介石的亲信。后来,陈诚之所以能被蒋介石看重,主要是因为他在棉湖战役中的英勇表现。在这场战役中,蒋介石亲自上阵,而陈诚则操作火炮,连续发射三炮,每一炮都命中目标,成功打击了敌人的气焰,这也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
最后是陈果夫和陈立夫两兄弟。两人都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的高材生,回国后,陈果夫成为了黄埔军校招生委员会的委员,陈立夫则担任了办公厅的机要秘书。值得一提的是,陈氏兄弟是蒋介石好友陈其美的侄子,这也意味着几乎所有的黄埔军校领导成员,都和蒋介石有着深厚的私人关系。可以说,黄埔的领导班子,很多都是蒋介石的亲信,任人唯亲,或许用“任人唯亲”这四个字来形容更为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