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日本和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早在中国的唐朝时期,日本就因为羡慕中国的强大,主动向中国靠拢,并派遣了大量的使者到中国学习。这些使者不仅学习了中国的汉字、礼仪、服饰等文化元素,甚至将这些文化传入了日本。于是,在那个时期的日本,实际上成为了中国的一个藩属国,并定期向中国朝贡。除了日本,朝鲜、琉球、南掌、暹罗、尼泊尔等国,曾经也都是中国的藩属国。虽然清朝灭亡后,藩属国的制度也逐渐消失,但这些曾是中国藩属国的国家,至今仍然保留着很多当时的印记。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个唐朝将军墓中发现的铭文,让日本网民感叹:原来我们才是山寨国!
2017年6月,西安博物馆展出了唐朝一位将军的墓志铭,铭文中记录了当时中日韩三国之间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这位将军的名字是祢军,那么祢军到底是谁呢?根据墓志铭的内容,墓主人是唐朝的故右威卫将军、上柱国。其实,祢军最初是百济的一位将军,而百济正是当时古代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古国。百济与北方的高句丽和东南方的新罗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百济与高句丽结盟,企图阻止新罗与中国的交通往来以及进贡。因此,中国在公元660年决定出兵征讨百济。
当时还在百济任职的祢军大将军,看清了局势的变化,趁机发动兵变,并亲手俘虏了义慈王。此举使得祢军成为了中国的功臣。后来,唐高宗为了表彰祢军的功劳,封他为安东都护府帐下将军,除了驻守朝鲜半岛,他还负责代表中国出使日本。正因为有了这段经历,祢军的墓志铭中才记载了许多历史真相,这些真相在其他历史记载中是没有提到的。
中国消灭百济之后,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受到了巨大影响。为了重新恢复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日本决定向中国宣战。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没有意识到中国的真正强大,结果在这场战斗之后,日本受到了沉重打击。然而,这也让日本认识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的实力远远超过日本。因此,为了增强自身实力,日本开始主动向中国的唐朝学习。这段历史同样被记录在祢军的墓志铭中,其中还提到了一句话:“于时日本余噍,据扶桑以逋诛”。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百济的遗民为了逃避灾难,逃到了扶桑,而扶桑就是现在的日本。由此可见,最早称为“日本”的,竟然是百济的遗民,而在中国的国书中,日本曾被称为“倭国”。
通过在祢军墓中的发现,日本人对自己的历史产生了重新认识。也难怪,当日本网民得知这一发现后纷纷感慨:“原来我们继承了百济的国号?我们才是所谓的山寨国啊!”